体育课堂教学应把握好“放”与“收”论文_李广海

体育课堂教学应把握好“放”与“收”论文_李广海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城实验小学 256651

体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真正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大胆放手。教师大胆放手不是不要教师,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和评价者,更重要教师还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关键时起着适时收手的作用,和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须遵循适度“放”与“收”的原则,达到导与讲、教与练的有机统一,使课堂教学趋于合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所说的“放”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放”意味着给学生充分的的学习空间、时间;意味着让学生在尝试中有个性地自主探索学习方法;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发现问题;意味着学生有自主选择、自主练习的权利。

1.放之有“纲”。“放”不是指体育教师放手不管,任其自流,而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放。一方面在学习目标和思维方式、练习方法上加强指导;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思想教育上的正确引导。比如,凡学生自己能够掌握、学懂的地方要放;学生自练虽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集体、小组合作练习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地方要放;某一知识、技术技能或某一问题,经教师点拨后需要加深理解或需要完善、巩固时要放;对某一问题,学生求同多,求异少,学得过死时,教师点拨后要放;为了调节学生情绪,培养主动性、创造性和互相交往的能力,如游戏教材、准备操教材、复习教材等,就可以给学生较大的自由。这样,教师放手让学生在自练过程中去思考、分析、质疑解难,并通过一个个具体步骤和层次,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进未曾到达过的知识境界,实现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达到教学目标。

2.放之有“情”。“放”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追求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兴趣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3.放之有“法”。教师在研究教法、改进教法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变学生“学会”为“会学”,授学生以“法”,从而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技能的道路上练有所得,学有所获。比如,教师在给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时,让学生自己通过正误对比,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有目的地去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做要比教师直接把问题的答案交给学生要好得多。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思维起着主动作用,学生真正理解了,掌握技能将更准确、扎实。同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可以独立地学习有关新的知识,对知识运用起来就会“准、快、活”。

4.放之有“度”。新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放”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有“纲”是根本,有“情”是关键,有“法”是保证,要把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前,在一些学校的新课程体育教改实践中,有人把“放”当成“时髦品”,大家只肯定活跃的课堂气氛,否定严格的课堂纪律;不分场合地肯定学生个性的极度张扬;教学中有章不循,有纲不依,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放弃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不作全面的分析,简单地以学生喜欢不喜欢、主动不主动,来肯定或否定一堂课,认为这就是新课程的学习形式。

二、一堂高效成功的体育课,还必须处理好教学过程的另一方面“收”

“放”是前提,“收”是目的。 “放”要科学合理,“收”要有效、有力。

1.收要围绕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所谓“收”,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疑难问题,教师进行必要的归纳和纠正,从而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术技能准确、系统、完整。收的根据主要有两个:一是体育课标上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是教材中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的困惑难解之处。比如,当学生对某个技术动作的理解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通过收的办法处理,或疏通思路,或传授学习和练习方法,或就某些方面进行必要的讲解,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为主,不可节外生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偏差需要教师纠正时,要针对问题的症结指出正确的方向和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主,不可引伸发挥;学生锻炼缺乏应有的方法,练习的技术动作不协调,不正确,需要加以控制时,教师要通过示范、讲解,开阔思路,以达到教学目标为主。

2.收要照顾到点和面的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据教材的份量和难易程度,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依据课标向学生提出适当的教学要求,使学习目标控制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上,而经过努力又是可以达到的水准上。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高有低,这就决定了他们接受新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快慢不一致。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育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搞好分层教学,并在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速度以及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使之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收要有高度。一堂体育课对教师来讲可能有几个教学重点,对学生来说可能会遇到几个难题。教师收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上升到知识、能力、运用统一的高度,高屋建瓴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合理的传授,并对学生提出能力方面的要求,从而形成这堂课的主题观点,做到繁而不乱,放收有序。收的过程切忌东拉西扯,支离破碎,模糊不清。教师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力争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李广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体育课堂教学应把握好“放”与“收”论文_李广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