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_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论文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_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论文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制造业论文,实证研究论文,产业集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4)10-0036-08

一、前言

作为产业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产业空间集聚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20世纪20年代,韦伯(A.Weber)和马歇尔(A.Marshall)就对产业集聚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此后产业集聚逐渐成为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从创新和竞争力角度对产业集聚展开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以王缉慈等(2001)、金碚(2003)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对产业集聚问题研究也于近几年迅速展开。

产业集聚之所以引起如此重视,原因在于现实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大都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区。产业集聚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产业布局遵循的是政府指令性的均衡生产力布局原则,而非由市场主导,于是形成了违背产业特性与布局规律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结构。各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特别是一些规模经济性显著的产业,普遍达不到应有的规模,市场集中度低、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低、创新程度低,从而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也极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的作用逐渐增强,要素流动性增强,许多产业在市场的引导下,遵循产业本身发展规律,寻找最佳的区位,形成了区域集聚的现象,并在集聚的过程中竞争力得以迅速提升,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

国内现有产业集聚研究多是从区域角度,研究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情况,如魏守华对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分析;王孝有对珠江三角洲企业集群的研究;朱英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的研究,等等。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产业的角度展开研究,即以具体产业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系列的反映集聚程度的指标,根据统计资料,度量中国制造业中的20个门类的产业集聚水平和主要的集聚地区,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二、研究对象界定与指标设计

1.研究对象

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2002年),将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门类采用英文字母编码,大、中、小类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本文研究的对象为C门类制造业中的20个大类。(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造业共分为30个大类,本文的主要数据来自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受年鉴中的资料限制,本文只选择20个大类进行研究。它们分别是C13食品加工业、C14食品制造业、C15饮料制造业、C16烟草制品业、C17纺织业、C22造纸及纸制品业、C25石油加工及炼焦业,C26化学燃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27医药制造业、C28化学纤维制造业、C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4金属制品业、C36专用设备制造业、C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5普通机械制造业、C4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C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

从全球角度研究产业集聚,主要是分析某产业主要集聚在哪几个国家;在一国范围考察产业集聚,则主要是看某产业主要集聚在哪几个省区,也可以细化到更小的市县单位。本文考察的产业集聚地区维度,按照行政区划,细化到省一级。

2.指标设计

产业集聚水平的高低实质上就是产业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集聚水平越高产业布局越不均匀,反之,则布局越均匀。本文选取了三组产业集聚衡量指标:分别为行业集中度指标(CR[,5]、CR[,2]和CR[,1])、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HHI/Herfindahl Index)和N指数。

行业集中度是产业经济学中衡量市场结构最常用的指标,指规模最大的几位企业的规模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本文中作为产业集聚指标,它代表的是某产业规模最大的几个省区占全国的份额。本文选取CR[,5]、CR[,2]和CR[,1]三项先来直观地观察产业在最大几个省区的集中程度。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用来反映产业区域分布的不均程度。基尼系数是与洛仑兹曲线相对应的一个相对集中度指标,它的值在0与1之间变动,越接近1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强。

HHI(赫芬达尔指数)也是产业经济学中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指标,是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HHI值越大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强,反之则越弱。N指数是HHI的倒数,是一种“当量值”,在衡量产业集中度时,它等于市场中存在的规模相等的企业数目。本文中N指数则反映一产业在全国平均分布在几个省区。如,若HHI=0.2,N=5,表示被衡量产业相当于平均分布在5个省区。N指数的值越大,表示产业分布越分散,越小表示产业集聚程度越强。与基尼系数相同,HHI也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考虑了全部省区相对规模,不同之处在于,HHI用平方和的形式统计,给予了前几位较大的权重,如果产业在前几位特别是第一位省区集聚性较强(即CR[,1]),则HHI数值将会体现得很明显,对应的N指数将较低。由于HHI与基尼系数的区别,两综合指标在衡量20个大类产业时,得出的集聚性顺序将稍有不同,如果某行业的HHI值排序比基尼系数排序靠前,说明该行业的CR[,1]值较大。

三、实证分析

1.初步分析

(1)集中度指标分析。表1显示了各行业的CR[,1]、CR[,2]和CR[,5]数值。在一个省份集聚程度最强(即CR[,1]最大)的行业是C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最大集聚地广东省在全国的比重达到 36.68%。第二位C4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其CR[,1]值也高达36.63%,最大集聚地也是广东。并且这两个行业的第二集聚地都是江苏,比重也相似,分别是12.68%和12.57%,第三位的集聚地都是上海,上海两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11.29%和10.65%。

第一集聚地规模超过或接近全国1/4的还有C28化学纤维制造业(29.81%)、C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5.27%),C17纺织工业(24.31%)、C34金属制品业(24.19%)和C13食品加工业 (24.11%)五个行业。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纺织工业的集聚特征类似,即第二集聚地比重都较高、呈现出两省齐头并进的态势。两行业的第一集聚地都是江苏,第二集聚地都是浙江,这两个行业浙江占全国的比重都超过20%,分别是21.33%和21.62%。其余的三个行业的第二集聚地规模都显著地低于第一集聚地。CR[,1]值较高的还有C16烟草加工业和C35普通机械制造业,都超过20%。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CR[,1]最高的几个行业,CR[,5]的值都很高。CR[,5]超过70%的行业分别是C4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75.51%)、C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75.15%)、纺织工业 (74.8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3.89%)、化学纤维制造业(72.07%)和金属制品业(70.89%)。普通机械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前五位集中度也较高,超过60%。CR[,5]最低的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8.11%),医药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CR[,5]也都低于45%。

表1 2002年20大类制造业的行业集中度单位:%

┌────┬───────┬───────┬───────┬────┬───────┬───────┬───────┐

│行业│CR[,1]

│CR[,2]

│CR[,5]

│行业│CR[,1]

│CR[,2]

│CR[,5]

││ │ │ ││ │ │ │

├────┼───────┼───────┼───────┼────┼───────┼───────┼───────┤

│C41 │ 36.68(1) │ 49.36(2) │ 75.15(2) │C36 │ 18.71(11) │ 34.75(8) │ 59.60(9) │

│C40 │ 36.63(2) │ 49.20(3) │ 75.51(1) │C22 │ 17.01(12) │ 33.00(10) │ 63.79(8) │

│C28 │ 29.91(3) │ 51.24(1) │ 72.07(5) │C25 │ 15.83(13) │ 25.28(16) │ 49.27(16) │

│C39 │ 25.27(4) │ 39.93(6) │ 73.89(4) │C37 │ 13.39(14) │ 26.06(14) │ 51.42(13) │

│C17 │ 24.31(5) │ 45.92(4) │ 74.82(3) │C14 │ 13.54(15) │ 26.05(15) │ 49.01(17) │

│C34 │ 24.19(6) │ 40.36(5) │ 70.89(6) │C31 │ 13.37(16) │ 26.26(13) │ 51.93(12) │

│C13 │ 24.11(7) │ 33.78(9) │ 55.18(11) │C32 │ 12.12(17) │ 23.98(17) │ 43.93(18) │

│C16 │ 23.29(8) │ 31.55(11) │ 49.30(15) │C15 │ 11.84(18) │ 22.61(18) │ 50.07(14) │

│C35 │ 22.56(9) │ 37.14(7) │ 66.82(7) │C27 │ 10.40(19) │ 19.18(19) │ 42.80(19) │

│C26 │ 19.04(10) │ 30.99(12) │ 56.39(10) │C33 │ 10.20(20) │ 18.18(20) │ 38.11(20) │

└────┴───────┴───────┴───────┴────┴───────┴───────┴───────┘

注:括号中的数字代表各指标反映的产业集中度排序。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3)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2)基尼系数指标分析。表2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反映了20个行业的基尼系数值,最大数值为 0.758,最小数值为0.405。根据基尼系数值的大小我们可以将20个行业集聚水平分成四组:

第一组(基尼系数≥0.7):C4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0.758)、C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0.724)、C28化学纤维制造业(0.716)和C17纺织工业(0.708)。

第二组(0.6≤基尼系数<0.7=:C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692)、C34金属制品业(0.688)、 C35普通机械制造业(0.649)、C22造纸及纸制品业(0.634)、C36专用设备制造业(0.611)。

第三组(0.5≤基尼系数<0.6):C13食品加工业(0.559)、C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0.550)、C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550)、C25石油加工及炼焦业(0.549)、C16烟草加工业(0.548)、C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527)、C14食品制造业(0.518)、C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513)。

第四组(基尼系数<0.5):C15饮料制造业(0.495)、C27医药制造业(0.470)、C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405)。

(3)N指数分析。表2中N指数反映的行业集聚水平排序与基尼系数排序基本吻合,稍微不同的是C13和C36的顺序互换,C16排到了C26、C37、C25的前面。究其原因,是因为C13的CR[,1] (24.11%)高出C36的CR[,1](18.71%)5.4个百分点,C16的CR[,1](23.39%)分别比C26、C37、C25的CR[,1]高出4.25、9.36和7.46个百分点,因而通过平方和加权得到较高的HHI值和较小的N值。

通过N指数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衡量和比较20个行业的集聚水平,集聚性最强的C4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生产相当于均匀分布在5.49个省区;第二位C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相当于均匀分布在5.58个省区;第三位C28化学纤维制造业是6.33省区;C17纺织工业经过几年的压锭、改造和升级,集聚程度大幅提高,N指数值为7.05,排位第四;C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排在第五位,N指数为7.68;C34金属制品业、C35普通机械制造业和C22造纸及纸制品业三大类行业的N指数在8到10之间。其余12行业的N指数都大于10,集聚性最弱的三个行业分别是 C15饮料制造业、C27医药制造业、C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表2 2002年20大类制造业集聚基尼系数和N指数

┌────┬───────┬───────┬────┬──────┬───────┐

│行业│基尼系数 │N指数 │行业│基尼系数│N指数 │

├────┼───────┼───────┼────┼──────┼───────┤

│C40 │0.758(1)│5.49(1) │C26 │ 0.550(11)│ 11.96(12) │

│C41 │0.724(2)│5.58(2) │C37 │ 0.550(12)│ 13.68(13) │

│C28 │0.716(3)│6.33(3) │C25 │ 0.549(13)│ 13.87(14) │

│C17 │0.708(4)│7.05(4) │C16 │ 0.548(14)│ 11.18(11) │

│C39 │0.692(5)│7.68(5) │C31 │ 0.527(15)│ 13.89(15) │

│C34 │0.688(6)│8.04(6) │C14 │ 0.518(16)│ 14.60(16) │

│C35 │0.649(7)│8.99(7) │C32 │ 0.513(17)│ 14.78(17) │

│C22 │0.634(8)│10.03(8)│C15 │ 0.495(18)│ 15.32(18) │

│C36 │0.611(9)│

10.66(10)│C27 │ 0.470(19)│ 17.21(19) │

│C13 │

0.559(10)│10.42(9)│C33 │ 0.405(20)│ 19.52(20) │

└────┴───────┴───────┴────┴──────┴───────┘

注:括号中的数字代表各指标反映的产业集聚水平排序。C26和C37的基尼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四位分别是0.5500和 0.549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3)相关数据整理。

根据上面三组指标的分析,基本可以判断出:C4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C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C28化学纤维制造业、C17纺织工业、C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集聚程度最强的5个行业,而C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27医药制造业、C15饮料制造业、C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14食品制造业、C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集聚程度最弱的几个行业,其余几个行业的集聚程度处于中间水平。

从行业生产特性和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高技术产业和一些规模经济性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性都比较强,但是上面对中国各行业的分析数据表明,有许多行业布局还是很分散,各地生产规模过小,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

另一些行业如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有色金属加工及压延工业等,它们布局分散符合行业本身特点。食品类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性不显著,市场集中度一般不高,且这些行业的布局一般都在需求地或者原料供应地。有色金属加工及压延工业包含多种金属产品生产加工,它们的布局也要受到资源产地和能源供应的影响,不同种金属往往有自己特有的集聚生产区。

2.细化分析

现实中的产业集聚体现更多的是中小类行业的区域集聚,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船舶、航空航天器等都各有自己的集聚地和集聚特征。所以,如果单纯考察大类的集聚情况,不进行细分,往往会得出不科学的结果。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分别选取了在大类统计上集聚程度不同的行业进行细化分析,以期得出更科学的结论。这几个大类分别是:C4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C17纺织工业、C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C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对这几个大类进行细化分析的方法是分别选取各类中的几种代表性产品,计算这几种产品的集聚的基尼系数、N指数以及区域集中度指标,(注:利用各种产品的产量数据进行计算。)并把这些指标值与前面计算过的大类指标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前面分析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中国具有很强的集聚性。下面选取了该行业6类代表性的产品:微型电子计算机、载波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考察它们的集聚程度和集聚特征与大类的异同。表3列出了这六类产品的相关集聚指标,它们的集聚程度不同,集聚性最强的是载波通信设备,由于技术要求高和受市场需求规模限制,全国只有广东、江苏、四川和北京4个省市生产,在这4个省市中,广东和江苏两省又是最主要集聚区,广东的产量接近全国的60%,和江苏两省的产量之和超过全国的90%。基尼系数超过0.9,N指数只有2.12。其他5类产品的集聚性从强到弱分别是程控交换机、微型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机、彩色电视机和家用电冰箱。这个排序基本体现了产品的技术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技术性高的产品的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大类平均水平,而技术含量稍低的彩电、冰箱等产品生产的集聚性则低于大类平均水平。另外,不同产品的集聚地和次序也有所不同,6类产品中有4类广东是最大的集聚地,另外2类的最大集聚地分别是北京和山东。作为大类的前五位集聚地,广东在各种产品生产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江苏、上海和北京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集聚地,天津主要是移动电话机的生产集聚地,山东和四川、辽宁、安徽等省主要是家电产品的重要集聚地。

表3 2002年主要电子及通信设备产品集聚指标

┌──────────┬────┬────┬─────┬────┬────┬───────────────┐

││CR[,1] │CR[,2] │ CR[,5] │基尼系数│N指数

│前5位集聚区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36.63 │ 49.20 │ 75.51

│ 0.758 │ 5.49 │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天津 │

│ 载波通信设备 │ 59.58 │ 93.18 │ 100.00 │ 0.908 │ 2.12 │广东、江苏、四川、北京│

│ 程控交换机│ 34.43 │ 66.40 │ 94.56

│ 0.854 │ 3.73 │北京、广东、上海、山东、陕西 │

│ 微型电子计算机│ 28.40 │ 56.81 │ 88.33

│ 0.818 │ 4.96 │广东、北京、江苏、福建、辽宁 │

│ 移动电话机│ 26.01 │ 49.48 │ 91.62

│ 0.814 │ 5.35 │广东、天津、北京、浙江、上海 │

│ 彩色电视机│ 34.79 │ 50.49 │ 74.49

│ 0.749 │ 5.78 │广东、四川、山东、辽宁、江苏 │

│ 家用电冰箱│ 26.30 │ 46.15 │ 78.85

│ 0.754 │ 6.65 │山东、广东、安徽、江苏、河南 │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3)相关数据整理。

(2)纺织工业。近些年,东部沿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5省市成为纺织工业的主要集聚地。纺织工业包括门类广泛,如一般的纱和布纺织、丝、绢、毛等纺织、还包括各种布的织造。表4数据表明,一般纱的生产集聚性要低于平均水平,而印染布、帘子布等生产的集聚性则较强,印染布生产主要集聚在浙江、帘子布生产主要集聚在江苏,两省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纺织工业,实现了生产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从对纺织工业的细化分析可以得出,一般性纺织产品的集聚性相对较弱,而专业性产品的生产集聚性则较强。(注:统计资料显示丝织业的集聚性也较强,主要集聚在浙江和江苏,两省生产规模超过全国的一半。)

表4 2002年纺织工业主要产品集聚指标

┌─────┬─────┬─────┬─────┬─────┬─────┬──────────────┐

│ │ CR[,1] │ CR[,2] │ CR[,5] │ 基尼系数│ N指数

│前5位集聚区 │

├─────┼─────┼─────┼─────┼─────┼─────┼──────────────┤

│ 纺织工业 │24.31 │45.92 │72.07 │0.708 │7.05 │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

│印染布│47.99 │61.83 │85.00 │0.808 │3.68 │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

│帘子布│31.69 │54.61 │84.90 │0.813 │5.16 │江苏、浙江、河南、安徽、山东│

│纱│19.37 │37.11 │61.64 │0.626 │9.89 │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河北│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3)相关数据整理。

(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生产具有强烈的集聚性和规模经济性,而中国的情况是该产业遍布于全国31个省市区,其中汽车产业分布在除海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以外的27个省市区,摩托车生产也广布于全国23个省市区,所以,前面测度出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度较低。另外由于大类将铁路运输机械、航空航天器、船舶等都统计在内,所以得出的集聚度意义并不大。现在,我们单独考察汽车(包括轿车)、摩托车、自行车生产的集聚情况。表5数据显示,相对于大类平均集聚水平,轿车、摩托车、自行车都具有更强的集聚性。虽然它们的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很多产区的生产规模非常小,主要产能还是集聚在少数几个省市区。如自行车,前五位集聚地的产量就占到全国的近97.84%,广东一省占据了全国的1/3强。轿车生产主要集聚在上海、吉林、河南、天津和重庆,上海作为最大的集聚地产量占全国的1/3强,吉林的产量也超过全国的20%,按照N指数,轿车的生产相当于均匀分布在约5个省区。如果把所有汽车生产(包括客车、货车、轿车等)综合考虑,则计算出的集聚程度相对较弱,N指数为11.53,基尼系数、集中度指标也都较低。可见,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分析,如果将多种产品合在一起分析,集聚程度往往会被低估,把产品分开分析能得到较合理科学的结果。

表5 2002年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制造业集聚指标

┌─────────┬────┬────┬────┬────┬────┬──────────────┐

│ │CR[,1] │ CR[,2]│CR[,5] │基尼系数│N指数

│前5位集聚区 │

│ │││││││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3.93 │ 26.06 │ 51.42 │ 0.550 │ 13.68 │上海、吉林、江苏、湖北、广东│

│ 汽车│ 16.00 │ 28.13 │ 56.76 │ 0.623 │ 11.53 │吉林、湖北、上海、重庆、江西│

│轿车 │ 35.76 │ 56.54 │ 82.48 │ 0.805 │ 4.97 │上海、吉林、河南、天津、重庆│

│ 摩托车 │ 28.12 │ 48.24 │ 78.58 │ 0.770 │ 6.29 │重庆、广东、浙江、江苏、天津│

│ 自行车 │ 34.23 │ 52.00 │ 97.84 │ 0.835 │ 4.53 │广东、天津、上海、江苏、浙江│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3)相关数据整理。

(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包括炼铁、炼钢、钢压延加工和铁合金冶炼几个门类,是规模经济性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应该具有较强集聚性。但是前面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该行业的整体集聚性不强。对行业主要产品的集聚性分析(见表6)表明生铁、钢和铁合金的集聚性也都不强。但是炼钢中的部分产品特别是技术难度大的产品的集聚性相对较强,普通中型钢材、普通大型钢材和优质钢材的集聚性都比炼钢的平均水平高,而且大型钢材的集聚性显著。在钢铁压延加工方面,不同产品的集聚性也是不同的,线材的集聚性很弱,低于大类的平均集聚水平,但薄钢板的集聚性则较强,它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实力的大型钢铁厂。通过对钢铁行业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钢铁行业整体集聚性不强,几乎分散在全国所有地区,但某些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的产品的集聚性较强。

表6 2002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产品集聚指标

┌────────────┬────┬────┬────┬─────┬────┬───────────────┐

││CB[,1] │CR[,2] │CR[,5] │ 基尼系数│ N指数 │前5位集聚区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2.12 │ 23.98 │ 43.93 │0.513 │ 14.78 │ 河北、江苏、辽宁、上海、山东│

│ 生铁 │ 17.10 │ 28.14 │ 50.84 │0.534 │ 13.36 │ 河北、辽宁、陕西、上海、山东│

│ 钢│ 14.58 │ 25.24 │ 48.05 │0.504 │ 14.92 │ 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湖北│

│ 普通中型钢材 │ 16.41 │ 29.14 │ 61.52 │0.653 │ 10.70 │ 辽宁、山东、安徽、河北、湖南│

│ 普通大型钢材 │ 33.19 │ 48.53 │ 79.59 │0.788 │ 5.65 │ 安徽、湖北、内蒙、四川、山东│

│ 优质型钢材│ 19.87 │ 33.58 │ 60.42 │0.646 │ 10.22 │ 江苏、河北、辽宁、湖北、山东│

│ 线材 │ 13.56 │ 26.55 │ 45.97 │0.480 │ 15.27 │ 河北、江苏、北京、辽宁、山东│

│ 薄钢板│ 32.39 │ 55.90 │ 78.79 │0.782 │ 5.40 │ 上海、辽宁、江苏、湖北、江西│

│ 铁合金│ 15.78 │ 27.57 │ 54.28 │0.572 │ 12.70 │ 贵州、四川、广西、湖南、甘肃│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3)相关数据整理。

(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包含产品众多:包括常用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锡、锑、铝、镁等)冶炼、贵金属冶炼、稀土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有色金属压延等。各种产品的生产受资源与能源的制约性强,多数都分布在资源富集区。由于各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不同,所以也就造就了各种产品生产的集聚地不同。把各种产品综合起来,简单地计算大类的集聚性,结果显然不准确,同时必然得到集聚性非常弱的结论。表7主要考察了几种常用有色金属的生产集聚性指标,结果表明单独考察一种产品时,其集聚性大大提高,不同的产品的集聚地有显著差别。

表7 2002年主要有色金属生产集聚指标

┌────────────┬────┬────┬────┬────┬────┬──────────────┐

││CR[,1] │ CR[,2]│ CR[,5]│基尼系数│N指数

│前5位集聚区 │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20 │ 18.18 │ 38.11 │ 0.405 │ 19.52 │江苏、河南、浙江、广东、辽宁│

│ 铜│ 18.03 │ 32.95 │ 64.38 │ 0.695 │ 9.41 │安徽、江西、云南、江苏、甘肃│

│ 铅│ 26.89 │ 53.06 │ 77.20 │ 0.762 │ 5.93 │河南、湖南、云南、江苏、广西│

│ 锌│ 23.15 │ 35.44 │ 68.48 │ 0.730 │ 8.06 │湖南、广西、云南、辽宁、四川│

│ 铝│ 22.93 │ 32.09 │ 53.56 │ 0.590 │ 10.73 │河南、甘肃、青海、贵州、山西│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3)相关数据整理。

四、结论

第一,市场机制已在中国制造业产业布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行业呈现出良好的集聚性,“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布局基本被打破。但是仍有一些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的制造业部门布局十分分散,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等,因为绝大部分的省市在制定发展计划时,都将这些产业定为主导产业或者重点产业,它们享受地方政府的各种保护和优惠条例,布局脱离行业特征和市场规律,仍然呈现遍地开花的现象。

第二,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较规范的市场环境,具备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服务能力较强,消费前景广阔,进出口便利,各种资源汇聚于此,对许多产业形成了较大的吸引力,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北京、浙江等省市构成中国制造业最主要集聚地。且这种集聚具有进一步强化的态势。

第三,产业集聚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提出挑战。按照梯度转移理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工、纺织等产业将逐渐向低劳动力成本的中西部转移,但是中国的这些行业仍然集聚在东部地区,没有转移的倾向。这是由于中国劳动力的流动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可以分享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而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产业集聚条件(如资本、基础设施、技术和信息溢出等)形成后,中西部地区要获得这些条件的难度就大大增加。在低成本劳动力与产业配套条件的组合中,中西部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因此,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不能主要寄托在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上。

标签:;  ;  ;  ;  ;  ;  ;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_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