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秀梅

浅谈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秀梅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岗小学 163000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从多角度进行引导美术创作,提高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以下是我在美术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经常带学生到户外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在玩中学,感受温暖阳光,观察花、草、树木,触摸小动物。

比如:我讲授《太阳》一课时,我就把学生带到教室外面,观看太阳,问同学们:“太阳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积极回答:“圆形。”学生观察后画出自己喜欢的太阳,同学们画出的太阳,有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学生展开充分想象,用丰富的线条、色块装饰出美丽温暖的太阳。学生画好作品后,教师把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学生进行欣赏、评价。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学到对方的优点,从而调动学生的创作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此时一定要对学生作品的想象部分给以肯定,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鼓励下会更加努力地进行想象、进行创造。

二、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培养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形式各异的多种活动。让学生多观察活动中的人,观察人物的动作状态,从而感受不同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积极表现及创新。比如:我在讲授《人物与环境》一课时,我制作了人物不同动态的课件,课件有多个人物做不同动态,分解动态步骤,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充分理解每个动态的人物,最后把每个人物添画适当的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充分理解。接着让学生看教材,欣赏教材作品,进一步理解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最后教师请几个同学到讲台前来做各种动作,给其他同学做示范。

例如,有做奔跑的动作,有做下蹲的动作,还有做直立的动作,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的动作之美。这样孩子们很轻松,很形象地表现出了不同动作的人的画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通过给不同动作的人添加不同的背景,此时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通过合理画面背景的添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进行想象、装饰、涂色,使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让学生勤于训练开拓创造想象

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绘画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艺术的独创精神。有的学生有绘画基础,对物象的感受力强,可以凭直接感受,就能创造出视觉的形象。但大多数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准确地表现出视觉形象。这时教师就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画想象画、创作画,画出的效果也不理想。这样势必会导致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对美术课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具体引导、示范、鼓励,使学生顺利完成作品。

小学生的概括力不是很强,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对某一物象进行大体分析,一步一步地从宏观上概括出一个大体的形状,再进行细致的描述。只有把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来才能充分地去想象、去创新。创作画的基本内涵就是观察、记忆加想象,教学中应该着重训练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创新能力。

四、适当拓展写生练习培养创新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风景写生。学生风景写生,一般以建筑物、花草树木、道路、山脉、河流等为主。

例如,我讲授《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去户外一起观察近处的树木与远处的树木有什么不同,观察近处公路的宽窄与远处公路的宽窄的不同。通过身临其境观察感受,学生不仅感受到风景的美丽,更感受到近处树木高,远处树木矮,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通过观察、理解,学生轻松地完成了写生作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又把自己的写生作品进行想象、创新。有的同学在画面上添画了近处和远处的人物,充分表现出透视原理,人物近处大、远处小;有的同学添画房屋;还有的同学添画白云、小鸟等,这就进一步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写生画比不上色彩画效果鲜明,但是它的独特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大脑、眼睛、手的协调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欣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美术创作是生命的某种神奇的展示方式,是一种直率同时也更是一种含蓄的语言。作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学生的欢乐、幸福或伤心的场景,学生的作品各有不同,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不同的表现风格,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学生另外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别人作品的长处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展示学生的作品。

比如:我讲授《多姿多彩的靠背》一课时,学生积极努力地去创作,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很有创意。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学生的作品有正方形的靠背、长方形的靠背、圆形的靠背。靠背上图案也很有创意。通过这一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比如梵高的《向日葵》、马蒂斯的《蓝衣女人》等作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欣赏、观摩过程中感受艺术作品的审美。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一定要改变单一的“教师示范,学生跟着画”的教学程序。这种简单的看一眼、画一笔的练习过程,学生只能机械模仿。教师应该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大胆创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用多种方法去观察、思考,用不同材料去创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论文作者:张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  ;  ;  ;  ;  ;  ;  ;  

浅谈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