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文教育与中国文化的传承_文化论文

东南亚华文教育与中国文化的传承_文化论文

东南亚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亚论文,中华文化论文,华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1、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又凝聚了中 华民族,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是世界上优秀文化之一,具有 独特的民族性。

东南亚在中国之南,可以说是山海相连。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华人就开始移入, 鸦片战争以后,华人更是大量移入。据统计:东南亚地区华人、华侨约有2100余万人, 约占海外华人、华侨的70%以上,是海外华人、华侨的聚居地区。中华民族移入东南亚 ,披荆斩刺,艰苦创业,建立了以中华文化为本的华人社会,世代相传,母语母文化的 基本精神一直维系不坠。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包容性。东南亚华人、华侨长期在海外生存与发 展,很多已在所在国繁衍了几代人,融合于所在国的主流社会。因而,东南亚华族的文 化特征,也包容、吸收了西方文化,尤其是本土文化,这既是中华文化的某些变异,也 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也丰富了所在国多元民族的多元文化。但文化的包容、 融合或本土化,是以文化的民族性为基础的,文化的本土化,不可能导致文化民族性的 彻底丧失,尤其是中华文化属于优秀文化、高势文化。这一点在曾经长期实行强制同化 的泰国,泰华仍保持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也可作佐证。

从文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国知名学者潘懋元教授曾经指出:“海外华族文化特征是 中华文化与居住国各种文化,尤其是本土文化互相融合的产物。但海外华族文化无论与 中华文化有多大差别,它与中华文化总是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即共同的文化之根,这 是海外华人认同中华文化的心理内因;无论中华文化本土化程度如何,也无论华族后裔 主观愿望如何,在其他民族看来,华人属华族,与中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这样而形成 的文化民族性,是海外华人认同中华文化的心理外因。”(潘懋元、张应强:“海外华 文教育与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内外两方面文化心理认同, 维系了海外华人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这一点在东南亚华族尤为突出。

文化乃民族灵魂。20世纪50~60年代以后,由于环境的变化,东南亚华侨绝大多数选 择入藉,成为外藉华人,成为所在国的公民、多元民族的华族。在政治上必须认同和效 忠于所在国,为所在国的建设与繁荣尽心尽力、共存共荣;但在文化上仍然认同中华文 化,维系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并通过大力推展华文教育,使中华文化之根在华裔代代 薪传,体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民族性。早在1955年马来亚教总在《纪念第一届华文教育 宣言》中就指出:“我们华人拓殖南来,食此毛践此土,当然要求久住于本邦,成为本 邦的国民了。我们是以效忠诚,尽义务换取生存权利的保障,并不是卖身投靠,应当忍 受牺牲的。因此,我们敢大声疾呼,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机 关,就是我们的文化堡垒。”(《教总33年》(1951.12.25—1985.4.8)P366)对华族的文 化认同发表了理直气壮的宣言。菲律宾华侨在入藉化后也明确指出:“归化后,华裔在 政治上自须认同菲政府政策,忠实作为菲律宾社会之一分子,尽心尽力谋求国家的富强 康乐;但在文化上,保留祖国文化,欲将使菲国文化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在 政治上认同宗主国,在文化上认同我们的根。”(邵建寅“华文教育的路向”,1990年4 月在粤华早餐会上的专题讲演,载于《中正十年》)。

美籍华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经指出:“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不会 发展的,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作为华教工作者,必须坚持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同时也应注意吸纳西方文化和当地文化精华,在把华族优秀文化世 代相传过程中,不断创新。

中国于2001年9月颁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 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 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 民道德实施纲要》的通知,2001年9月20日)。

2、中华文化的世界性。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中华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与其他 民族的文化交流,吸收和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而发展起来的。例如:汉、唐时代 吸收与融合印度的佛教文化而形成后来的禅宗及宋、明理学;又例如:鸦片战争之后吸 收与融合西方文化精华而形成中国的近代文化。

也正是在文化交流中,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人类文化史证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是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例如: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是人类社会向近代转型的重要 推动力量。马克思曾论证说:“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 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了 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 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版,P427)欧洲近代科学启蒙时 代哲学家培根也曾指出:印刷术、火药和磁铁这三种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一切事 物。印刷术使文学(按:这里的“文学”是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改观,火药使 战争改观,磁铁使航海术改观。又如: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及“敬鬼神而 远之”的无神论精神,对西方在中世纪反对神学统治起了重要的理性示范作用;再如, 中国历代教育家提出的诸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启发诱导、 教学相长、言传身教等教育、教学思想原则也极大丰富了人类的教育思想宝库。

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仅有其历史价值,而且在经济日趋全球化和世界文化 多元化格局的形势下,更凸现其现代价值。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华文化,在伦理道德 、人文精神方面,特别是其中所蕴藏的以“群体”价值观为核心的人文理性,乃可成为 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道德基础。因而,一些有识之士把人类共享的人文精神追寻到曾 经被轻视和否定的中华文化。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金得主集合于巴黎,并发表大会宣 言,宣言中提出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 智慧。”(李锁华:《高科技时代的课题: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人民日 报》1995年6月30日)又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和东南业亚各国经济的崛起,许 多学者认为深层次原因之一,是得益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出了“对中国儒家文化推 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再认识”的论断。历史事实证明:中华文化早已走向世界,对人类文 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显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 也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二、华文学校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关键

在东南亚,华人、华侨历来是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华文 学校、华人社团、华文报刊(华文传媒),则素称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其中华文 学校是关键,可以说是中坚支柱。

1、华人社团。

华人背井离乡,有如浮萍,飘泊海外,他们往往以家族宗祠、同乡会馆、同业公会及 以宗族、同乡或方言群体为中心建立的组织形式保持联系、互相支援。在华人聚居的东 南亚,更是华人社团林立。

东南亚华人社团历来有创办华侨、华文学校的优良传统,他们艰苦创办华文学校,培 育华裔青年,华族文化得以世代薪传。尤其是华教团体,如誉称为“华教保姆”的马来 西亚教总,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华文学校联合总会,泰国华文民校协会,新加坡 中学华文教师会、柬华理事总会等,在维护华文教育生存发展和权益上写下了可歌可泣 的篇章。华教社团与华文学校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华教工作者艰苦劳动、辛勤耕耘的 功绩彪炳千秋。正如泰华华文民校协会丁身展秘书长指出的“他们都是传播中华文化, 为炎黄子孙把这条‘根’留住的功臣。”(丁身展:《谈谈泰华师资培训工作》,菲律 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编:《第三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华人社团还经常举 办各项文化活动,如:华人文化节,华人传统节,讲演、作文竞赛等,丰富华族文化生 活,传承弘扬华族文化。

2、华文报刊(华文传媒)。

在东南亚,早在1881年新加坡闽藉华侨薛有礼就首办华文报刊“叻报”。一百多年来 ,华文报刊蓬勃发展,其中如:新加坡的《联合早报》,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 南洋商报》、《光华日报》,菲律宾的《商报》、《世界日报》,《菲华日报》,泰国 的《世界日报》、《新中原报》等都具有一流水平。除了传统的报刊外,在世纪之交, 更创办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兴媒体。

华文传媒在维护华人福址、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为华社提供不可或缺的精 神食粮等方面功不可没。华文传媒发挥舆论工具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华教的发展,维 护华教的合法权益,与华文学校的关系,可以说是手足关系。华文报刊(或华文传媒)又 是华文学校开辟课外学习华文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课堂,华文学校为华文报刊培养大量的 读者和作者。

华文传媒还经常刊载专题论述,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传统价值观的论述,文史哲学 的考察与省思,加深了华人对高层次文化的认识。

3、华文学校。

在传承中华文化上,华文学校是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处于关键地位,是华族的文 化堡垒。这是因为:一是学校教育本身是文化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学校教育是严密的组 织机构,能够根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母语母文化教育,因 而能够最有效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二是华文学校的性质是民族教育、母语母文化教育 ,通过系统的、全面的汉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传 授中华优秀文化,培育华裔青年的中华文化特质。其中,就华文、华人高等学校而言, 不仅负有中华文化的传承使命,还负有中华文化的研究和创新使命。如泰国华侨崇圣大 学设立中华文化研究院,其研究方向即是立足泰国现实,研究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 、创新和交流问题。

在东南亚,自从印尼华侨于1690年始办明诚书院,三百多年来,华族有识之士,一直 坚持艰苦创办和发展华文教育,把他视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留根工程”,培育华裔青 年成才的“希望工程”。2001年12月,在泰国召开的“第四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 上,也明确提出大会宗旨是:商讨扩展华教大计,共同为海外华人子女留下“中华文化 根”而贡献力量。

现实问题也佐证了华文教育在传承中华文化中的关键地位。这里着重就新、马在2000 年先后举办的两项问卷调查加以评述。一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主持的华裔青年文化 认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40%华裔青年宁可选择做白种人,不愿意做华人,这些人主 要是受过高等教育,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群(据《联合早报》2000年1月23日);二是由马 来西亚《星洲日报》主持的华人文化认同调查,调查显示有88.3%的回应问卷读者,表 示愿意继续成为华人,证明了他们强烈的民族性(据《星洲日报》2000年2月2日)。两项 问卷调查结果形成强烈反差,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最根本原因在于大马华族把维护民 族母语文教育提高到维护民族文化的高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据法据理抗争,建立了从 华幼、华小、独中到华文学院的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而在新加坡,虽是一个以华 人为主的社会(华人占新加坡人口比例70%),但自从1980年停办南洋大学(华文综合大学 ),1987年实行统一学制,各语文源流学校全面统一后,已没有真正意义的华文学校, “所指的华文教育仅是课程设置的一个教学科目”,母语文仅为单科教学。母语母文是 培育华裔青年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的肥沃土壤,在新加坡仅是一个教学科目,又面对 西方文化的冲击,华裔青年缺乏民族自尊心,不愿意做华人也就不足为奇了。新、马问 卷调查的强烈反差是发人深思的。

目前,在东南亚由于所在国的国情不同,华文教育的发展情况也有所不同,大体上有 四种形式:一是已建立从华幼、华小、独中到华文学院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如马 来西亚;二是所在国政府规定华文乃是母语文,但仅作为一个教学科目,实行单科教学 ,如新加坡;三是所在国政府允许把华语文作为一门外语开设,但华社、华教工作者坚 持创办华文学校,把华语文作为民族语文教育,并纳入所在国教育体系,如菲、泰、越 、柬、汶等国。(其中:在菲律宾私立华文学校每周华语文可授课10小时,可从华文中 小学到大学部开设;又如在泰国,课授华文民校,小学一般可授课10小时,中学可作为 一门外语选修;再如在越南,在华人聚居地的全日制普通学校可授课10节);四是华文 补习班(补习学校),如泰、越、印尼等。在泰、越,近几年来掀起的“华文热”,华语 文补习班、补习学校是重要组成部分;印尼自1996年政府对华文限制有所松动以来,华 社创办的华文补习班、补习学校也如“雨后春笋”地蓬勃发展。

在东南亚,不管华文教育是采取何种形式,都不同程度地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的使命。

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这里着重探讨:

1、关于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与多元开放。

东南亚华人、华侨艰苦创办华文中小学,华文、华人高等学校,历来坚持传承、弘扬 中华优秀文化的办学宗旨,使华裔青年具有中华优秀文化特质,华族文化得以代代薪传 、源远流长。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陆庭谕副主席明确指出:在马来西亚“华校以华 族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华语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 ”(陆庭谕:《在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学术研讨会上讲话》,载于庄善裕主编:《东南 亚地区华文教育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柬华理事总会杜瑞通副理事 长也明确指出:“我们要教育学生学好母语和具有中华民族固有的优良传统。”(杜瑞 通:《柬埔寨华文教育概况》,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文教部编:《海外华文教育文集》,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但由于东南亚华文学校所处的特殊环境,处在所在国文化的腹地,又是东、西文化交 汇地区,因而既要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办学宗旨,又要实行“双语”或“三 语”(华语、英语、所在国国语)教学、多元开放政策,吸纳西方现代文化和他族传统文 化精华,以利于培育具有中华文化特质又兼有西方现代文化和当地优秀文化素养的专业 科技人才。以便更好地融入所在国的主流社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唯如此,才能适应 环境、驾驶环境,落地生根、根深叶茂。

这里还应着重指出: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腾飞和华人经济,特别是一大批华人企业 集团、跨国公司的崛起,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网络化的进程,有必要改革传统的办学 模式,对华文教育的功能作出必要的调整。在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前提下, 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为所在国、为华社开发人力资源、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充分 发挥中华文化的文化功能和经济实用功能。

2、关于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与培养专业科技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的培养或人才的培养是有规格要求的,因而学校教育必 须制订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华文教育是华族的民 族教育、母语母文化教育,必须培养华裔青年具有中华文化特质,成为具有中华文化特 质的所在国公民。就华文高等教育而言,还必须培养具有宽厚的中华优秀文化素养,并 兼有西方现代文化及当地优秀文化素养和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本领的专门人才。因而,传 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培养专业科技人才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潘懋元教授明确指 出:“我们一向认为:华人华侨不论是所在国公民或侨居国的侨民,都应当为所在国为 华社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而华文教育也应当培养所在国与华社所需要的人才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培养专业科技人才并不是对立的,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更有利于开 发人才资源。”(潘懋元:《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研究》1 996年第6期。)这里还牵涉到华文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

在华文教育培养目标上,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颜长城主席在1996年中国国立华侨 大学召开的“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学术研讨会”上讲话中曾作了精辟论述,指出:“实 际上在(菲律宾)宪法允许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保护下,华校的教育目标一开始就可 明确定为“培养具有中华文化素质的菲律宾公民”,因为这样一个教育目标既符合国家 的政策,又利于华语教学的开展,应该是在侨校菲化初期就得制订,使正在转型的华文 教育能按照新情况顺利地进行改制,但结果这么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一直延误到1993年 才被多数华校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庄善裕主编:《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文集》)菲 华商联总会陈永栽会长在1999年马尼拉召开的“第三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开幕式 上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各国的华文教育必须立足居留国实际……明确表明为居留国培 养具有中华文化的内向型和外向型的双语人才服务。”(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编: 《第三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颜长城主席和陈永栽会长的精辟论断是有普 遍意义的。

这里联系一种不同看法,认为:菲华归化入藉后,“华校的培养目标和定向,应是为 菲 国培养既会菲语、英语又会华语,内向型又是外向型的优秀人才。”我们认为这种去掉 中华文化素养的教育目标的提法是不妥的。在菲律宾,华文学校肩负着培养华裔青年具 有中华文化素养,不仅是华教界、华商界普遍共识,所在国政府也是认可的,菲国宪法 规定允许各个民族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语言。这一点菲国教育部长安德鲁·戈塞莱斯 “在第三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开幕式上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必须向在华文学校 学习的孩子们强调他们的文化身份,他们的根,他们拥有丰富的中国文化这个宝贵的事 实”。(《第三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3、关于汉语言文字教学与中华文化教育。

关于汉语言文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从理论上讲,汉语言文字既是中华文化的载 体和教学或学习工具,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 字记载的,中华文化诸多内容本身就凝结在汉语言文字上,虽然只是学汉语言文字,也 能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些内容,但那与外国人学汉语并无二样,失去了华文教育的独特民 族性。华文教育是民族教育,母语母文化教育,汉语言文字教学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应 是不可偏废的双重任务。当前,在华语(华文)教学中注意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 养实际能力,其改革方向是对的。但必须在加强语言文字基本训练的同时,有意识地渗 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语带文”、“文道结合”。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还应酌情增设必要的课程和补充有关中华文化的内容,使 汉语言文字学习同中华文化教育紧密结合。例如:马来西亚华小和独中早已开设中华文 化的系列课程;汶莱有华校8所,一直坚持在小学的公民道德课用华语授课;在新加坡 ,华教界有识之士也提出:在新加坡“目前的母语为单科教学,应加以调整,即除了华 文一科外,公民或历史科应改以母语授课,它不会影响学生以英语学习科技,这样学生 才有较多时间接触母语母文,较容易吸收母族文化,而有效地塑造民族自尊。”(杜珠 成:“母族文化与民族自尊”,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编:《第六届世界华语文教学 研讨会论文集》(第五册))杜珠成先生是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理事长,他的论断是很 有见地的。此外,在校园文化环境中,还应渗透中华优秀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优秀文 化的熏陶。

虽然,中国也把海外华文教学列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行列,但它与一般意义的对外汉语 教学有所区别,因为对华人、华侨子女来说华语不仅仅是第二语言,也是本民族的民族 语言,有自己鲜明特点。“对外汉语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外国汉语人才,而华文教育华 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中华文化特质,能适应当地情况的华侨华人年青一代,使 之能在当地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丘进:《认清特点,把握时机》,载于厦门大学海 外教育学院、海外华文教育研究所主办《海外华文教育》)因而把对海外华族青年的华 语教学混同于一般对外汉语教学是不妥的。海外华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应作 为专门学科领域研究。

这里还应指出的,华语作为华族的民族语言,可以是第一语言,也可以是第二语言。 所谓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只是反映学习语言的先后顺序而已,不是主要语言与次要语 言之分,也没有褒贬含义。目前,在东南亚华语文教学中,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 学并存。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变化,大部分华童首先接触的是当地语言,进华校学习 华语就成为第二语言了,因而应该实行第二语言教学法,这已经取得越来越多华教工作 者的共识。但实行第二语言教学法,并不能改变华语是华族民族语言的特性,华语的民 族性是永恒的。

标签:;  ;  ;  ;  ;  ;  ;  

东南亚华文教育与中国文化的传承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