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抗体检测在输血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尹福如

 尹福如

什邡市第二医院 四川德阳 618400

【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检测在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并进行输血的28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统计分析阳性结果,探讨不规则抗体检测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结果:在对2862例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测中,共有8例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79%,鉴定为抗D抗体的1例,抗E抗体2例,抗Ec抗体2例,抗M抗体2例,自身抗体1例。通过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根据患者情况输注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后,未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为0。结论:对临床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查,可有效的检出患者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大大降低或者避免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检测;输血患者;应用效果

临床治疗过程中一些患者会因为创伤、手术等原因出现失血过多或血液系统性疾病导致的严重贫血,此时就需要对患者进行输血,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或者患者的生命安全[1],或纠正贫血。输血过程中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需要在输血前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输血前的不规则抗体检测可有效的检查出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避免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提高输血治疗的效果和输血的安全性[2]。本文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技术对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并进行输血的2862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统计分析阳性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并进行输血的28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24例,女性1338例,年龄在20~81岁之间,平均年龄(39.53±7.82)岁。

1.2??方法

1.2.1??试剂和仪器??检测试剂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不规则抗体筛选细胞(长春博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抗体鉴定用谱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采用的仪器是长春博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血清学多用离心机及免疫微柱孵育器。

1.2.2??标本的采集??输血前采集患者的静脉血2~5ml,注入EDTA抗凝管中,在室温下以19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

1.3 不规则抗体的检测

1.3.1??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方法?首先应该用肉眼对微柱凝胶卡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杂质、气泡、干胶,则此卡片不能使用,然后将卡片放置在室温18°C~25°C环境下,采用专用的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长春博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5min后取出,并在卡片上做好标记。分别向微柱孔注入0.8%~1.0%的Ⅰ、Ⅱ、Ⅲ号抗体筛查细胞各50ml,同时向为微柱内加入50ml的血浆,然后再次将卡片放入专用孵育器内进行孵育,约15min后取出,再使用专用的离心机离心9min。

1.3.2 结果的判定??当红细胞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凝聚,不能通过凝胶的缝隙,被挡在微柱的上端时,表明试验结果为阳性;如果红细胞未与抗体发生凝聚,则红细胞会通过凝胶的缝隙到达微柱的底部,则表明试验结果为阴性。

1.3.2??不规则抗体的鉴定??按照抗体鉴定谱细胞试剂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抗体进行鉴定,鉴定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2??结果

2.1??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在对2862例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测中,共有8例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79%。

2.2??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本次检测8例呈阳性的结果中,鉴定为抗D抗体的1例,占12.5%,抗E抗体2例,占25.0%,抗Ec抗体2例,占25.0%,抗M抗体2例,占25.0%,自身抗体1例,占12.5%。如表1所示。

表1?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

2.3??输血结果??通过对2862例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根据患者情况输注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后,未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为0。

3??讨论

不规则抗体主要是指人体血液中不属于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通常是指除血液中的抗A和抗B血型抗体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在ABO血型系统中,经过变异的抗A1及某种抗B抗体也称为不规则抗体,其主要是IgG抗体[3]。这些抗体经过输血或其他免疫刺激后,在盐水介质中不能有效的凝聚,导致其致敏相应的抗原红细胞,如果要产生凝聚必须通过特殊的介质,如抗人球蛋白、polybrene、特殊的酶类等,才能使红细胞出现凝聚反应[4]。临床上称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为同型血,但是其红细胞血型系统不一定就是相同的。因此在进行输配血的过程中,如果不仔细或者单纯应用盐水介质进行配血,则可能检查不出来ABO血型系统之外的抗体,输血之后这些抗体与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致使溶血性输血的发生[5]。

抗体检测是输血前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抗体检测可以检测出患者体内的不规则抗体,以避免含有弱抗体的受血者输入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而发生免疫刺激,导致患者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帮助患者找到相符合的血液,提高患者的临床输血效果[6]。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克服了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通过微柱凝胶孔的过滤作用,及免疫化学抗原体特异性反应对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微柱凝胶具有标准化程度高、试验结果准确度高、试验可重复、标本用量少且采集简单、存放时间长等优点,以逐渐被应用与输血前的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中。通常情况下交叉配血是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的,在短时间内就要完成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但是实际中会遇到一些因不规则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或者短时间内无法找到相合的血液,而耽误临床用血,延误治疗的时机,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可在术前1~2d对患者进行血清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选择无相应抗原的血液进行输注,对于短时间找不到相配合的血液,可以选择自身输血或者择期手术,以避免手术患者急需输血而没有相配合的血液情况的发生?[7]。

本次研究中,在对2862例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测中,共有8例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79%,鉴定为抗D抗体的1例,抗E抗体2例,抗Ec抗体2例,抗M抗体2例,自身抗体1例。

综上所述,对临床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查,可有效的检出患者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大大降低或者避免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矫海燕. 不规则抗体在输血中检测的意义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2,34:29-30.

[2]颜沛云,陈桂成,黄秀凤. 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在输血工作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1:1728-1729.

[3]龚晨辉,饶美英,叶水文,戴蕴. 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06:597-598.

[4]董坤.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22:120-121.

[5]朱奕,薛俭成. 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在输血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06,17:2596-2597.

[6]邓梅英,陈宇,王锦恒,蒋利星,宁芳,唐玉杰. 6036例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测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2010,07:839-840.

[7]程晓文,邢志芳,闻才李,张慧. 7500例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结果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3,09:859-860.

论文作者:尹福如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不规则抗体检测在输血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尹福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