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导管与奥曲肽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论文_李永军

(兴平408医院 陕西兴平 713105)

【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与奥曲肽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以及第1个24h胃肠减压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与奥曲肽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奥曲肽;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097-01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道黏连导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运行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受阻等症,严重者则会导致肠道坏死、穿孔、休克、腹膜炎等,若未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将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上多采用肠梗阻导管及药物进行保守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肠梗阻导管与奥曲肽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2],有腹部手术史,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受阻等症,且排除肠扭转、肿瘤、内疝、肠套叠、粪块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62例,女48例,年龄25~71岁,平均(41.26±3.35)岁,胃部手术23例,脾切除手术5例,肠道手术42例,肝胆手术18例,腹膜手术9例,阑尾切除术13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胃肠外营养支持、禁食、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选择CLINY肠梗阻导管套件,导丝长度3500mm,直径1.24mm,前部分为两囊三腔,应用内镜将导管置入患者肠道内,当患者症状缓解正常排气时,夹闭导管,当患者进流食时无任何不适时,拔出导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0.3mg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1309)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静脉维持泵入,直到患者恢复正常排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以及第1个24h胃肠减压量及治疗总有效率。

1.3 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胀、不能排气排便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胀、不能排气排便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大便较通畅;无效:以上均无明显改善或转手术治疗。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以及第1个24h胃肠减压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肠梗阻的病理生理改变为肠腔部分或完全梗阻后,梗阻近端肠管开始积气积液,使肠壁充血水肿,肠腔扩张,继而使肠道细菌及毒素异位,最终导致肠穿孔或坏死[4]。粘连性肠梗阻好发于腹腔炎症、腹部放化疗、出血、腹部损伤者,大多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5]。肠梗阻导管可越过幽门,直达小肠梗阻近端,快速有效的排除肠腔内积气积液,改善肠壁血液循环,缓解梗阻症状。奥曲肽则可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保护肠绒毛,抑制炎性反应,与肠梗阻导管联合应用可协同性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6]。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以及第1个24h胃肠减压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肠梗阻导管与奥曲肽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冰.研究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6,(15):200-201.

[2]赵叶芳,马良.肠梗阻导管联合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12):911-913.

[3]王新军,刘斯文,李卫东.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防粘连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4,(11):1652-1654.

[4]李若凡,李雪,刘佐军,苏拓.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09):71-73.

[5]陈一红.奥曲肽联合常规内科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护理[J].海峡药学,2012,(12):185-187.

[6]肖承佐,李应军,王金宝等.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20):4280-4281.

论文作者:李永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肠梗阻导管与奥曲肽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评价论文_李永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