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疗白喉病的临床分析论文_梅海军

抗生素治疗白喉病的临床分析论文_梅海军

梅海军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五官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培养治疗白喉病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因病菌感染引发的鼻、喉、气管受侵害的白喉病患者20例,总结临床抗生素治疗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抗生素维持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经过治疗的患者18例康复出院,2例对转院治疗。结论:抗生素维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抗生素对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白喉;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040-02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咽部多发,鼻、喉、气管均可受侵,局部形成灰白色伪膜,当人体吸收了病菌产生的外毒素,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通过飞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传播,多见于2~12岁儿童。秋末至春初为高发期[1]。2014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因病菌感染引发的鼻、喉、气管受侵害的白喉病患者20例,临床均行抗生素治疗,总结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因病菌感染引发的鼻、喉、气管受侵害的白喉病患者20例,患者最大年龄12岁,最小4岁,20例患者就诊时不同程度出现体温升高、颈淋巴结肿大、水肿,中毒症状较重,8例患者由局限型和播散型发展到中毒型出现呼吸急促,唇发绀,血压下降等症状,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白喉病的治疗标准,临床给予抗生素维持治疗,观察效果。

1.2 方法治疗

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和减少活动,一般不少于3周,假膜广泛者延长至4~6周,要注意口腔和鼻部卫生。抗生素治疗抗生素能抑制白喉杆菌生长从而阻止毒素的产生。常选用青霉素,需7~10日,用至症状消失和白喉杆菌培养转阴为止。对青霉素过敏者或应用青霉素几周后培养仍是阳性者,可改用红霉素,剂量为40mg/(kg?d),分4次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同上。阿莫西林、利福平等也可能有效。抗毒素可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但不能中和已结合的毒素。在病程初3日应用者效果较好,以后疗效即显著降低,故应尽量早用。剂量决定于假膜的范围、部位及治疗的早晚。咽白喉假膜局限在扁桃体者给予(2~4)万单位;假膜范围广泛,中毒症状重者给予(4~10)万单位;喉白喉和鼻白喉患者给予(1~3)万单位[2]。发病3日后方治疗者剂量加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抗毒素可以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注射后,观察患者24小时内病变是否继续扩大,如效果不理想则再以同量肌内注射1次,注射抗生素前要询问其是否有过敏史、并进行皮肤过敏测试,若对抗生素过敏者可在脱敏后给予注射。

1.3 统计学处理

采集临床抗生素药物配伍治疗信息,对临床治疗综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治疗先后评估P值,若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例白喉病患者进行综合的抗生素药物适量配伍选择,临床出现的体温升高、颈淋巴结肿大、水肿、呼吸急促,唇发绀,血压下降等症状,均得以缓解,得到控制,对药物联合治疗前后呼吸急促,唇发绀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耳鼻喉科自行拟定的计划施行,该方法的评估分值以50分满分为上限,下限低于25分表示正常,抗生素药物配伍联合治疗前呼吸急促评估44.5±2.29,抗生素药物配伍联合治疗后呼吸急促评估23.5±2.29,治疗前唇发绀评估33.5±2.25,治疗后唇发绀评估21.5±2.25前后对比值差距大,有明显区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白喉病按照病变部位和症状的轻重程度分为不同的类型,临床对于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病症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即抗生素维持治疗,抗生素可通过β-内酰胺成分有效抑制细菌繁衍,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抑制的作用效果,通过药物分析显示,抗生素注射后吸收完全,其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血药峰浓度,青霉素注射后再体内半衰期较短,其毒性小,肝脏、肾脏不吸收,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由于青霉素的结构与人体内细胞壁的组成由类似的内酰胺成分,在人体内可竞争转肽酶,有效抑制粘肽的聚合形成,对细胞壁造成缺损,促使病菌失去依附渗透体,达到杀灭病菌的效果[3]。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为皮肤反应,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对本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注入体内可致癫痫样发作。大剂量长时间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药或降低剂量可以恢复。

本文研究的20例因病菌感染引发的鼻、喉、气管受侵害的白喉病患者,临床均行抗生素治疗,经治疗显示,20例白喉病患者进行综合的药物适量配伍选择,临床出现的症状,均得以缓解,得到控制,对抗生素药物联合治疗前后呼吸急促,唇发绀进行对比分析,抗生素药物配伍联合治疗后呼吸急促、唇发绀评估均低于治疗前评估,两项指标的对比评估前后值差距大,有明显区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应用的抗生素主要有青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利福平等,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病情程度可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与效仿。

【参考文献】

[1]朱晶.浅谈白喉的诊疗预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5:121-122.

[2]刘宇静,卢炳涛,李娜等.浅谈咽白喉患者的诊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46:140-141.

[3]王燕锋.依托红霉素的临床用法[J].中外健康文摘,2012,45:210-211.

论文作者:梅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抗生素治疗白喉病的临床分析论文_梅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