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配网自动化主要通过计算机和电力,以及通信技术等实现配电网设备的数据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可以使供电保持相对稳定。同时还能保证供电高效质量,使电力企业取得较好的业绩。配电网对电力系统十分重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电力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同时也是供电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人们要求更好的电力服务,将配网自动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建设工程,并保证电力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就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建设;运行管理;问题
1 配网自动化建设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①高度重视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能、可扩展性等设计。在实际规划过程中,需注意监测配电网各个子系统的运行情况,尽可能地将这些系统的使用性能充分发挥出来。②安全、稳定的运行原则。具体来说,要全面分析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并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规划。配合使用软、硬件,合理布局系统,在采取恰当通信方式的基础上,为配网自动化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③在规划过程中,需对当地的气候、地理等条件展开深入调查,合理划分整个规划区域,因地制宜,设计各个区域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
2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2.1 配网自动化规划存在的问题
配网自动化建设是一项较为庞大的工程,涉及配网的方方面面。目前配网自动化建设缺乏深人细致的规划。在建设完成后,实际情况与预期目标出现较大偏差,运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种问题,给运维管理造成困扰。为了解决问题,只能在原有建设基础上进行补丁式修复。这样不仅造成投资增大,也给运维带来新问题,甚至影响配网的稳定性。例如在配电网故障隔离与诊断这方面,经常存在着用户故障影响公用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是由于前期规划中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要求用户需安装自动化开关才允许接人公用线路,导致用户故障没有就地隔离。
2.2 配网自动化设计中存在问题
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非常复杂,为了保证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在设计工作中必须对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当前供电企业在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工作中,通常只会对成本因素进行考虑,严重忽略了对电网运行根本需求的考虑,因此,直接造成了配网自动化系统质量问题的出现,对供电系统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2.3 运维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是导致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配网自动化系统具有工作范围较广、涉及技术较多以及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等特点,因此,这就要求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人员和运维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技术水平。然而,根据目前我国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管理调查数据来看,我国许多供电单位的人才素质普遍偏低,人力资源不足,而且,现有的一些运维人员没有较高的技术涵养和综合素质,能够掌握核心技术的运维人员数量则更少,这使得我国配网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速度很难得到提高。
3配网自动化建设运行管理措施
3.1 深人细致落实配网自动化规划
在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工作中,需充分了解自身电网的具体情况,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为出发点,结合电力用户的需求,对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开展全面细致分析,制定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规划方案,保证配网自动化建设满足现实情况以及未来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管理与维护技术队伍
在电力配网自动化建设工作中,对运行管理与系统维护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人员不仅要掌握自动化系统的相关功能与操作,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运行维护能力,这就对这些人员的能力、专业及学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供电企业应该注重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在企业内部选出一批学历高、能力强的职工,对其展开运行管理维护培训和配网自动化操作教育,引导其掌握电力配网自动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3.3 不断优化配网自动化设计
配网自动化设计工作设计包括外委设计单位的招标、对设计单位的管理监督、设计方案的审核等几方面。供电企业需加强对外委设计单位的招标管理,确保中标单位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在设计工作执行的过程中,供电企业需严格执行外委单位的管理要求,对设计单位形成强有力的管理与监督,对其违反相应管理要求的设计单位进行考核与处罚。供电企业对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方案,应当建立严谨的审核流程,并严格执行,与设计单位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斟酌与评审,保证其满足建设需求。
3.4 配网自动化设备运行管理
优化多处着手从上文阐述可知,设备质量问题不仅增加运维人员的工作量,甚至较大程度影响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因此,供电企业在自动化设备的招标采购上,需要严格把关,甄选出满足招标要求,技术工艺精湛的生产厂家。部分生产厂家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导致售后服务的技术人员不足,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供电企业需与生产厂家达成售后服务的相关协议,对违反要求的生产厂家有相应的考核与处罚措施。上文也谈到,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增多,使得供电企业相应专业的运维岗位缺员问题日渐严重。供电企业需制定完善的培训机制,使得更多员工能胜任自动化设备运维岗位。此外,供电企业需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有效发掘,提拔出管理能力强、自动化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不断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运维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维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5 提高配网自动化系统自动控制能力
要想实现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自动控制,首先应保证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成熟性,进一步加快对这项技术的研发,不断提高系统在故障判断过程中的能力。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很高的资金,加上各地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需要对很多不同的因素进行考虑,所以,在建构供电网的过程中,要求各单位能够积极配合,以避免二次建设的出现,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先进行试点施工,得到成功经验以后再对这些经验和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3.6 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日常检修与维护
电力配网运行质量的好坏不仅受到工程建设初期的规划与设备质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质量的影响。在日常检修工作中,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预防,有利于保障运行质量。在电力配网运行过程中,通过强化电力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减少设备的损毁对设备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在对设备进行在线检修以及带点监测的过程中,注意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段准则,以免发生危险。同时要依据检修的结果制定更加详细的复查与全网检测的计划。
3.7 学习并利用好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随着现代化电力配网相关技术的出现,以及电力配网工程的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建设与管理手段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管理要求。因此要积极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开创符合我国电力配网运行状况的现代集中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效率较低,见效慢的缺陷,为了更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就必须加强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设,利用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手段,实现信息的高速共享。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供电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网自动化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保证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针对配网监控、管理等系统设备展开自动化的调整。故而有必要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得到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慕庆宇,王坤.浅谈配网自动化管理的应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
[2]龚育成.基于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4.
论文作者:林杨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自动化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单位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