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业对内地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董和娟

香港保险业对内地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董和娟

(英国保诚保险有限公司,中国 香港 999077)

摘要:随着香港经济的日益昌盛,特别是内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香港的经济更加充满活力,保险业的地位也明显提升,保险市场倾向多元化、国际化,逐步演变成为亚洲关键的国际保险中心、以及全世界最开放的保险中也之一。内地保险业复业三十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日益剧増的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内地保险企业该如何应对。本文希望能够通过比较内地与香港保险的区别,分析赴港买保险的利弊,阐明香港保险对内地的影响,探索内地保险业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香港经济;内地保险业;产品

1积极影响

1.1对内地消费者有利

香港保险为内地投保人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选购渠道,方便我们对比和选择。同时,香港保险公司保险队伍较为规范、专业和国际化,内地保险公司大量増设保险代理人,从业准入口槛低,数量多但质量差,部分保险公司或代理人为追求暂时利益,违规操作扰乱市场。从保监会公布的资料可知,2017年四月内地共接到有效投诉总量3124件,较去年同期增长43.15%。一边是香港高品质的低价保单吸引,一边是内地低保额高保费的传销式游说,内地消费者的目光和金钱,逐渐转移到了香港保险市场。

1.2促使内地保险企业改良自身

面对香港保险的冲击,吸走越来越多的客户群体,内地企业也会在这种浪潮中仔细思考面临的挑战和整改思路。如果想要留住客户,内地保险企业就必须加强调研,谨慎分析自身不足,向国际上的同业保险公司借鉴经验,取长补短。从保险产品方面,促使企业完善产品保障范围,提高产品人性化和个性化;从经营管理方面,促使内地企业加强经营绩效管理和风险控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优化服务质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准则,提升团队和企业竞争力。

1.3促进两岸经济、旅游、文化交流

我国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人数的增加,不仅为香港金融业做了贡献,拉动了香港的旅游业,这一潮流也激发了我国内地居民的保险意识,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同时,这个作用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受互联网等高科技因素影响,内地客户可以在内地就接触了解到香港保险,从而促进香港旅游业的发展。内地近几年兴起的赴港买保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业人数的缺失,扶持了香港旅游业和金融业。

2消极影响

2.1对内地保险公司的威胁

香港能够在次贷危机的打击下迅速恢复保险业,来自内地贡献的保费资金功不可没。内地每年几百亿的保费流向香港,无疑给内地保险业带来损失,增大了内地保险市场竞争。

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订CEPA,旨在増进相互经济贸易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其中,金融方面涉及保险内容如下;压低企业准入口槛,降低香港保险企业进入大陆资产规模要求,提高其参股大陆保险的股比限额;放松从业人员在大陆的执业规定等。促进双方金融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我国内地应顺应市场规律、改进监管能效为原则,帮助适合规定的大陆保险公司到香港上市。

政策的支持,也让内地面临着来自香港同业的挑战。现在互联网科技比较发达,投保人可以在网上对比香港、内地保险产品。香港吸引着大陆越来越多的保费流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导致内地资金外流

香港保险吸引者内地消费者将储蓄、理财等资产转移到香港,同时,也会刺激产生内地消费者赴港的娱乐、吃住、以及其他周边等消费。另外,资金转移海外投资还会导致民间投资下降,国家资金流失,诱发国内投资困难和削弱国力。

2.3对内地银行业造成冲击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自2015年3月内地一直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一年内降息五次,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1.5%,带动降低市场利率。2017年一季度,银行理财收益率己跌至约4%。与此同时,保险产品很多万能险年化利率还在5%上下,香港保险收益仍在7%以上甚至更高。

2.4降低消费者对内地险企的信任度

由于内地与香港保险公司历史、管理水平、法律监管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影响,导致两地保险产品在费率、保障范围、投资收益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内地消费者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针对香港保险比内地保险存在优势的部分会比较在意。

但是由于消费者对以上知识和形势的理解不透彻,仅从个人角度利益考虑,就会对内地保险企业产生极度的不信任,从而降低内地保险企业的口碑及品牌效应。

3香港保险业经验借鉴

3.1法律和监管

香港政府保险业的监管原则是“最多支持,最少干预”,重点紧盯企业偿付能力、实收资本、再保险安排等,而对业务活动(如产品、费率、条款及手续费等)不予干涉。保险业监理处对企业险种产品开发及费率制定不准进行限制。所以,香港在创新险种,合同条款,制定费率等方面制度上较为宽松,也赋予消费者更多的权益。而大陆还在发展中状态,整体监管策略较为谨慎。这种谨慎,难免会扼杀了一部分企业的市场应对能力、创新能力。

3.2投资收益

保险的传统保障功能是必需的,此外保险给客户的分红或额外收益,也是吸引客户的一大法宝。内地保险资金能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范围较窄,规定仅限于交通、能源、环保、市政和通讯五个行业,行业集中度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直到2016年7月才修改拓宽,保险业受到了长期的限制。同时,内地主要投资配置特点是低风险低收益,只能是固收类资产,如货币基金、储蓄等。

香港作为国际化的经济大都市,保险和投资市场成熟,敢于探求高收益投资标的。香港保险公司的保资,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市场基金、债券、环球股票、新兴市场股票等很多方面进行投资。全球化投资,保障着香港保险自身利润、赔付资金、红利杠杆等财务要素。因此,企业能在全世界进行风险对冲。尽管目前内地经济增长较为乐观,但内地应防患于未然,适当降低对境外投资的口槛,将保资分散,避免地区和投资领域过于聚集的风险。香港保险产品的分红收远高于内地产品的原因,也是由于香港与内地投资限制的差异。

3.3人才储备和培养

2015年内地保险代理人数量急剧扩大,一是因为保监会降低了企业增员口槛,废止了代理人资格考试,由保险公司自行择员。二是随着对银保渠道监管收紧,银行中介成本增加,险企将渠道重屯、转移至个渠,增加了代理人需求量。代理人迅速扩充刺激了保费收入増长,奠定了人力基础,但是由于入职口槛降低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聂国春.保险公司保护消费者权益状况您满意吗?[N].中国消费者报,2013-3-6.

[2]魏伟.浅析香港与内地保险理财市场之差异及发展现状[J].投资理财,2014(2).

[3]黄胜英.香港保险监管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J].南方金,2008 (9)

论文作者:董和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香港保险业对内地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董和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