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优化研究与建议论文_韦飞龙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优化研究与建议论文_韦飞龙

广西来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461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频繁,导致土壤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现有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足以控制土壤的污染。因此,鉴于现行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现有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土壤环境的特点和管理需要,选择适合中国土壤环境保护的标准,从而改善中国的土壤环境问题。

关键词:土壤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优化方案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现状是土壤污染严重,耕地质量越来越低。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要从中国现行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作用和发展出发,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创新管理体制,并分析未来土壤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为了改善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优化,以改善土壤环境的现状,有助于我国土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现状

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有63个,按功能划分可分为五类。其中9项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5项为农田土壤污染控制标准,4项为污染场地标准,43项为相关标准(土壤监测技术规范、土壤分析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2项为土壤基本环境标准。从公布时间起,二十世纪下旬共公布19项,占30.2%;2000至2010共11项,占17.4%;自2011起已发布33项,占52.4%;近5年颁布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的数量基本相同。前20年,中国的土壤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环境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自GB15618—1995颁布以来,基于该标准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也逐渐形成,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农产品安全生产环境与NY颁布》等一系列标准由农业部负责,T39 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以GB15618 1995为基础,以若干污染控制项目为辅,通过考虑食品产地的大气、水、土壤环境指标和评价方法制定的。中国污染地的风险评估和整治工作起步较晚,国家和地方政府正积极地进行研究和讨论,在2011年,北京政府发布了第一个“DB11T783T863”2011“污染地修复技术规范和“T811 2011”土壤环境风险评价值。2014年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标准(目前缺乏筛选价值标准)。这一系列标准大大缓解了中国污染土地环境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对指导和规范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土壤监测技术标准和土壤标准样品的修订工作正迅速进行。

二、中国现行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发展要求

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完整性。首先,必须尽快增加水土覆盖范围,在现行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农用地、建设用地和自然保护区。此外,我们必须不断完善保护目标,除了考虑到土壤生态环境外,还需要更加重视对人类健康的保护,同时,结合中国水土保持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数据,找到土壤保护最基本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调整防治措施。

二是进一步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适用性,中国地域辽阔,纬度跨度大,北方和南方的土壤性质是非常不同的,因此,在制定土壤保护标准时,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地区的差异,以确保标准体系的可行性。另外,地方政府要发挥自己的职权,并根据土壤保护的不同标准,制定其相适应的标准,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不同区域土壤环境的污染程度是不同的,目前,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没有建立科学、专业的土壤环境保护方法,这对提高土壤预防和环境保护工作非常不利,并且土壤环境的污染还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关注,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充分考虑人类活动的各种效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发展中,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此外,有些产品在施用过程中也会造成土壤污染。例如,高盐度废水会引起土壤固结,空气污染物会随着水循环而完成。其次,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大量化学物质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双重破坏,农民种地必须要施肥,这不可避免的对土壤的成分造成了破坏;加之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无法尽快的销毁,在土壤中也没有得到自然的降解,这也造成了土壤的破坏,而这种污染和损害将是长期而存在的,不仅对土地造成了破坏,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所以,要加强人们对土壤的保护,完善相关的法制法规,细化规定的内容,以及从产品内容到排放标准、废物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优化

(1)优化对策

中国的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可以说是比较复杂的,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土壤退化控制、土壤风险管理和土壤修复。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不断优化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应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参照,以土壤环境测量和分析标准值为核心,不断完善土壤修复标准。此外,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控制污染物进入土壤,从而全面提高土壤环境保护标准的体系。

(2)优化方案的思考

想要保护我国的土壤环境,最根本的是以预防为主,并建立健全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吸取西方国家先进的经验和处理方法,在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中国土壤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前提下,分析土壤的主要利用方法和环境管理目标,建立中国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其中,土壤环境的优化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和四个类别,所谓“两个层次”指的是国家和地方层面。而四类别指的是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土壤相关标准和土壤基本环境标准体系,虽然土壤环境基准在我国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中占有很小的比重,但是它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土壤环境基准是指土壤环境中可能造成危害污染物的最大浓度或含量。

四、建议

1)中国现行土壤环境保护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标准体系缺乏完整性、亟需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适用性等。

2)本研究提出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优化方案包括两个层次和四个类别,其中两个是国家级和地方级;四大类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筛选值、土壤修复值、农用地质量分级技术指南)、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相关支持标准体系和土壤基础。同时,中国的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迫切需要积累大量的土壤环境质量基础数据,尽快开展人类健康基准和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采用基于人类健康和土壤生态环境的优化以及参数的选择,确定基准点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改进土壤标准指标。同时,制定一套完整的土壤污染物分析标准。

3)建议尽快颁布《土壤环境保护法》,建立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确定标准目录。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中的污染物、污染物的危害和土壤污染物的增加程度,应尽快实施土壤控制,制作区域列表。

4)土壤环境管理应转变观念,更新相关的管理制度,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土壤生态的安全和食品的安全。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思想,以风险评估为基础,这是今后实施中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详细调查的重要依据。

5)建议加强基于人类健康、土壤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同时,应定期监测土壤环境背景值,建立土壤环境背景值数据库。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改善土壤环境问题的首要任务是转变观念,完善管理体制,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制度,优化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此外,土壤环境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的健康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尽量减少土壤的污染。

参考文献:

[1]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J].王业耀,赵晓军,何立环.中国环境监测.2012(03).

[2]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与展望[J].周启星,安婧,何康信.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01).

[3]关于我国土壤环境标准的思考[J].于国光,张志恒,叶雪珠,杨桂玲,张永志,赵首萍.现代农业科技.2010(09).

[4]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问题及修订建议[J].温晓倩,梁成华,姜彬慧,杜立宇,于昕岩.广东农业科学.2010(03).

作者简介:姓名:韦飞龙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6年11月 学历:本科 学位:学士学位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 单位全称:广西来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邮编:546100

论文作者:韦飞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  ;  ;  ;  ;  ;  ;  ;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优化研究与建议论文_韦飞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