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论文_凌芳,吴毓新(通讯作者),孟鑫

浅谈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论文_凌芳,吴毓新(通讯作者),孟鑫

凌芳 吴毓新(通讯作者) 孟鑫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摘要】 目的:对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进行简单分析。方法:由护士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来对我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得到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结果:通过这次健康教育,护士掌握了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缓解了护患关系,较好的解决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患者更多的了解了健康的知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为患者创造一个愉悦的康复环境。沟通必须在真诚、尊重的基础上才可能有效,沟通的技巧必须与护士关爱的情感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通过正确的沟通技巧,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也能使患者能够更容易掌握健康的相关知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健康教育;沟通技巧;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391-02

健康教育是借助有组织、有计划、系统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在医院进行健康教育活动能够使患者自觉的养成健康的行为和行为方式,减轻或消除危害健康的因素,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时有效的护患沟通,贯穿于健康教育的始终。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为病人提供必要的及更多的信息后能消除病人不良心理因素,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依赖感。促进健康教育向更深发展。

1.健康教育中沟通的类型

健康教育中沟通的类型护士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及不同的患者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以使健康的内容具有针对性,达到更好的效果。健康教育中的沟通可以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其中语言沟通是指护士之间用良好的语言去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上的需求,向患者详细介绍健康相关的知识、行为以及方式。非语言沟通是护士的手势、态度、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还应注意着装、外在形象方面的塑造,具有良好的素质,使患者感受到安全感,从而达到健康教育所要求的质量。

2.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2.1 健康教育中语言沟通技巧

护士应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选择合适的语气及合适的称呼。多数情况下,护士沟通时态度要和蔼,要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得到患者的信任和尊敬,进一步消除护患之间的隔阂。对患者心理护理时,要有同情心,使患者感受到亲切。如果遇到一些故意的恶性行为,语气要适当的严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士在沟通的时候,语言要通俗易懂,在开展健康教育时,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职业类型,尽量选择患者能够听懂的语言。但在将专业用语生活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意思的准确性,把握健康教育语言的准确性比通俗性更重要,错误的语言会使患者产生错误的理解,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用药方面,更要注重准确性。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适当的时候还需要加上肢体语言,通过表情、动作以及眼神等使患者感受到你平易近人、诚恳正直、稳重,肢体语言能够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2.2 健康教育中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沟通距离: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的距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接触患者应先向患者说明情况,使其有所准备而不会感到紧张,才能很好的配合工作,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采取“个人距离”使患者听的清楚。环境在护患沟通的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包括光线、颜色、温度、湿度、噪音控制等,这些外在的因素都可能影响沟通的有效性,舒适的外在环境是人们保持愉快心情的基础,因此,护士要重视环境因素的布置,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环境。触摸在沟通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触摸形式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如抚摸肩部、头部、背部以及握手等动作,可以使患者切身感到关怀,在触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患者的性别、年龄、风俗习惯等,以防止出现不愉快的现象,在触摸的问题上应保持谨慎。

2.3 和特殊患者在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在对儿童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儿童活泼好动、理解能力较低等特点,采取讲故事或者将相关知识改编成儿歌、图片宣教、制成动画片等形式进行沟通,使儿童患者能够更容易接受。针对听力障碍的患者沟通时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写字等形式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针对精神障碍的患者在稳定其情绪之后讲解基本常识,主要是心理上的护理,教会患者如何正确面对所经历的挫折,使患者对生活充满自信、希望,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防止疾病的复发。与文盲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沟通过程中,注意将专业用语生活化,可以使用电视、图片、录音等形式与患者沟通,使文盲的患者能够很容易的理解。与少数民族患者沟通时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情境模拟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教,使有沟通障碍的患者能够接受并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

3.体会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其对护理的要求逐渐增高,因此,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为患者创造一个愉悦的康复环境。沟通必须在真诚、尊重的基础上才可能有效,沟通的技巧必须与护士关爱的情感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通过正确的沟通技巧,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也能使患者能够更容易掌握健康的相关知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已从以疾病护理为中心发展为以病人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开展医院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护士如何使健康教育更有效果,这与护患沟通有很大关系。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过程,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交流离不开沟通技巧。同样的,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中,作为健康照顾者,主要是为患者提供信息,给予指导和咨询,解答患者的疑问,在整个过程中也要掌握沟通技巧,才能得到有效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思想,帮助患者克服精神心理障碍,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患者,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健康教育是通过沟通实现的,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以灵活的、易被患者接受的方式向患者传递健康的知识,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旭.如何提高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J].中国卫生产业,2014,22:80-81.

[2]穆培霞.护士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158-159.

[3]刘青梅.护士在门诊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9:134.

论文作者:凌芳,吴毓新(通讯作者),孟鑫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  ;  ;  ;  ;  ;  ;  ;  

浅谈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论文_凌芳,吴毓新(通讯作者),孟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