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共同富裕理论研究进展_共同富裕论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共同富裕理论研究进展_共同富裕论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共同富裕理论研究的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界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改革开放论文,十年来论文,进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展开了深入研讨,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概括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共同富裕的研究进展,可以使我们比较清楚地认识这一理论问题的丰富内涵,科学性、现实性的理论特色,以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有助于把对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从而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我国理论界对共同富裕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对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源于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让一部分劳动者先富起来成了我们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由于逐步落实这项重要政策,一些企业、农村社队和劳动者的收入随着生产的发展,有较高较快的增长,开始富裕起来。对此,有些同志想不通,提出了种种质疑。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一部分劳动者先富起来的客观依据及其作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劳动致富与两极分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释群疑。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理论界掀起了第一次研究共同富裕理论的高潮。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报》从1980年1月1日开始,把“农民怎样尽快富起来”作为当年讨论农业问题的第一个题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讨论。一些省的报纸也组织了这个专题的讨论。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再次肯定和阐述了党的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决策,同时,学术界掀起了第二次研究共同富裕理论的高潮。这一时期,理论界对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其重点仍然是论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80年代中后期,由于淡化了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上少数人包括部分理论工作者鼓吹私有制、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导致共同富裕这一重要原则在不少人眼里失去了往日的光泽。针对这种情况,学术界从“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等视角对共同富裕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特别是《邓小平文选》第3卷出版以后,学术界掀了第三次研究共同富裕理论的高潮。由于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突出地体现在《邓小平文选》之中,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是在1993年10月,第一、二卷的再版是在1994年10月,这就决定了人们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只能是在1993年之后。这一时期,学术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从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实现方式、方法论,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共同富裕理论特别是对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展开深入研究。进入新世纪,关于“毛泽东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比较研究”也开始在学术界升温。近几年来,学术界又开始研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共同富裕思想的比较”、“第三代领导集体及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创新”等问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最大亮点在于“共同富裕”理念的确立,以此为契机,学术界掀起了第四次研究共同富裕理论的高潮。研究重点问题包括“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与解决办法”、“新时期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理论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共同富裕理论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等。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收入分配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这有助于理论界把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继续推向深入。

二、对共同富裕理论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共同富裕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结合邓小平对共同富裕的论述,对共同富裕内涵的理解已经形成了以下基本共识:

第一,共同富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共同富裕具有相互关联的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即共同富裕中的“富裕”,反映了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拥有,它是指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摆脱了绝对贫困状态,过上富裕的生活,这就要求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之上,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率作物质保证。第二层含义即共同富裕中的“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共同占有方式,是指人们之间的收入保持着适度差距,不存在两极分化。因此,共同富裕又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内在地包含着合理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并不否定人民收入上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只是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是“大富”与“小富”的差别。欲实现共同富裕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则必须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统一。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许多本质区别,包括所有制、收入分配、精神文明等,但其中一个根本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2]1990年,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时还说:“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这里,邓小平不仅是把共同富裕看成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或“特征”,而且还看作“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富裕。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仅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没有精神生活的充实、健康水平的提高、公益事业的发达、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富裕与现代文明是相背离的。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认为,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的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这几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因此,共同富裕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有机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经济上要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政治上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民主思想和形式,在文化上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进步、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精神文明,在社会领域要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二)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与途径

理论界对共同富裕实现方式和途径的探讨,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以下两类观点:

一是强调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不能单纯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必须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多角度、多视野、多层面地予以全方位探索。[5]有的学者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除了必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还必须以社会公平为基石、以缩小贫富差距为重点以实现共同富裕。[6]还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首先离不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度物质文明,但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其他事业的发展。[7]

二是把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放在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上。其主要观点概括如下:中产阶层的形成和扩大既是按劳分配规律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和作用的必然结果,又是实现共同富裕不得不选择的新途径。[8]要使社会人口中的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越来越少,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在当前,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选择,也是使大多数国民过上富裕安康生活的最基本途径。[9]

除了以上两类观点外,还有的学者从机制方面探讨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实际上,这也是认为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10]

(三)共同富裕实现的时间维度

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使用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由此,人们对共同富裕实现的时间维度产生了几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遥远的社会主义终极目的或者发展方向。其基本共识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讲的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般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之前的最终目的。“如果我们企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立刻完全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那就是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就是把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当成了现实要求,必然违背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11]

第二种观点认为,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到21世纪中叶,中国即将实现共同富裕。项启源先生认为,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与小康社会联系在一起,就使共同富裕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未来,而成为可以经过努力在若干年内达到的阶段性目标,给人民以极大的鼓舞。[12]肖玉明先生说:“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其初步实现与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应是一致的。”“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就应当初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之意。”[13]

还有学者认为,共同富裕不是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去追求的静态过程,而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断实现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决不能把共同富裕看成将来的事情,必须从现在抓起,切实缩小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14]

(四)我国目前是否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两极分化。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对此展开了论证。有的学者说,“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收入差距处于从合理区间向过大区间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出现两极分化。”[15]还有的学者说,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是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先富与后富之间关系的反映,而非主要由社会制度性障碍造成,它并没有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应从多重视角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才有可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16]

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但这是一种良性两极分化的现象。其基本观点是:我国现阶段存在两极分化的基础,不能因为邓小平说过不能有两极分化,就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任何时候都无条件地不能有两极分化。这种观点还认为,历史上有过两种两极分化。一种是有利于历史发展的良性两极分化,另一种是有碍历史发展的恶性两极分化。良性两极分化是指财富分配严重不均,贫富差别大,但穷人家庭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得到保证,属相对贫困,不妨碍经济社会进步。我国目前存在部分良性两极分化。[17]

(五)如何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长期以来,理论界多数学者的看法是,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相应地必须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既需要公平,也需要效率,为此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活动的特点,把收入分配的总过程分为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和宏观收入调节过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中贯彻效率原则,在宏观收入调节过程中贯彻公平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当然,也有学者在1996年提出“要更多地强调公平”。这种观点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它潜在于“共同富裕”的理想秩序中,影响“共同富裕”能否实现。在效率不断提高、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突出时,不能不更多地强调公平。这叫矛盾地位转化。[18]

近年来,理论界也开始反思“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有学者指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面对分配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不严肃思考的问题是,“要不要用实践来检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不考虑我国改革的性质和国情,不汲取西方国家的历史教训,照抄照搬这个西方教条,用它指导改革产生了什么危害,在理论上为什么是错误的。”还有学者明确提出:“必须重新确立‘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19]

有学者撰文说,现在舍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不合时宜的。“兼顾公平”过去做得很不到位,今后确需予以纠正,但不能以此全盘否定“效率优先”。[20]有学者认为,我们长期坚持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没有变,但因目前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平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这是十分正确的。在社会系统中,效率与公平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社会要正常运行,就要经常调整二者的关系,使之处于基本的平衡状态。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集中力量解决效率问题,今天要集中力量解决公平问题。也应当注意,效率与公平毕竟有主从关系。效率反映生产力的状况,公平反映社会关系的状况。效率是主动轮,公平是从动轮。所以必须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调节公平问题。[21]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2]这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得出的新结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六)共同富裕的理论定位

(1)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第一,共同富裕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第二,共同富裕是贯穿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条红线,使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科学体系。第三,共同富裕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成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23]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价值,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价值。首先,共同富裕是检验社会主义是否够格的价值标准。其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政治。再次,共同富裕是实现民主价值和文明价值的基础。最后,共同富裕是实现共产主义价值理想的前提条件。[24]还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首先,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其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点。再次,共同富裕是公平、公正、平等,也是自由、民主、和谐与文明在现阶段的具体实践。[25]

(七)共同富裕的实践定位

(1)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第一,这是由社会主义的目的、目标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决定的。其次,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原则和最大优越性所决定的。第三,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落脚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课题”和实质所在。第四,这是由民心民意和时代主题所决定的。[26]

(2)共同富裕是新时期的“中心课题”。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明确提出,共同富裕“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有学者认为,邓小平之所以要这样预言,这是因为:第一,共同富裕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邓小平理论与实践主要就是旨在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这个角度可以说,邓小平理论就是社会主义中国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其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第三,缩小贫富差距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关于这个“将来总有一天”,到底是什么时候,这位学者指出,进入21世纪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要求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来抓。[27]

三、我国理论界在共同富裕理论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进展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共同富裕理论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各个领域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的采用,对共同富裕的基本问题作了比较全面和深刻的分析。参与共同富裕理论研究的,不仅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界和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还有社会学界、哲学界、政治学界的理论工作者。此外,许多官员和具体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也参与了对共同富裕理论的讨论。学术界借助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多个层面、多种角度研究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方式、理论体系,共同富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地位、特点、意义等相关问题。

(2)研究的视野不断开阔、领域不断拓展。其一,从主要从横向上解读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和理论体系转为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对共同富裕思想进行纵向研究。具体来说:从仅仅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到研究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的共同富裕思想,并且对几代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从仅仅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二,从仅仅对共同富裕思想进行文献式的解读到对其进行独立思考和理论创新。其三,从主要从经济学层面和科学社会主义层面对其分析到对其进行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思考和分析。其四,从只是对共同富裕理论进行定性分析转为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还有学者运用了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

(3)实现了认识共同富裕理念上的重大变化。通过党的几代领导人与理论界的不断探索,我们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实现了理念上的重大变化: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指导思想来看,由“平均主义”和“先富论”转变为“共富论”;从共同富裕的内涵来看,由仅仅把共同富裕看成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转变为把其理解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富足与和谐的有机统一体;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定位看,由仅仅把共同富裕当成一个理想的目标转变为把其当成理想目标和现实相统一的过程;从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来看,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变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理论界对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仍然存在着重视不够、研究的深度不够、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研究的方法不够丰富等问题,存在着研究的内容与进展不平衡等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已经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

(1)研究深度不够、方法单调、成果层次不高。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论证相对薄弱、深度不够;研究方法不够丰富,从宏观上论证共同富裕理论的较多,而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从实证角度进行个案分析的较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较少,有些学者只是满足于对材料进行简单梳理和解释,或仅仅将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区别与他人的重新的排列组合,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劳动,真正能够独立地提出自己观点的、有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较少。

(2)研究内容不平衡。研究中共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文章占大多数,研究共同富裕一般理论的较少。在对中共领导人的共同富裕思想进行研究时,又以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进行文献解读的居多,并且大多数文章是重复的。相对而言,研究党的第一代、第三代和新一届领导集体共同富裕思想的较少,特别是对第三代和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共同富裕思想挖掘不够,缺少新意。

(3)视野不开阔、存在一些误区。其一,大多数学者把共同富裕问题局限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内,从而共同富裕理论也就被束缚在贫富差距、社会保障、政府调节、公平与效率等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二,目前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含义、特征、理论体系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着把共同富裕理论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等同起来的误区。其三,在对共同富裕理论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进行研究时,大多又停留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层次或者局限在经济学领域,没有把它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或结果,更没有提高和拓展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

(4)理论滞后于实践。对于共同富裕的基本问题,理论界虽然作出了初步回答,但相对于现实来说,仍然凸现出理论的滞后性。因此,迫切需要理论界结合实际,重新反思相关问题,进一步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另外今后理论界需要进一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联系,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与创新;要进一步研究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中的地位;要进一步研究共同富裕与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阐明共同富裕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实践导向功能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历程和规律。

标签:;  ;  ;  ;  ;  ;  ;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共同富裕理论研究进展_共同富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