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论文_严学锋

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论文_严学锋

严学锋

嘉善县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嘉善 314100

摘要:文章首先简单分析了软土地基的特点,然后阐明了水利施工中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水利施工中常用的几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最后提出实践应用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给同行一点启发。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

软土地基具体是指由软土构成的地基,其中软土地基的构成成分有:泥炭、淤泥质粉土、淤泥质粘性土、含有大量颗粒的松软土、有机质土、松散砂质土等。软土地基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具有不均匀的特点

由于软土地基中的软土是由多种土质构成的,不同土质的密度、强度、硬度等都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在进行水利施工时,若软土地基受力不一样,很有可能导致工程建筑出现崩裂的现象,更甚者会出现倒塌问题。

(二)具有低强度的特点

软土地基主要是由软土构成的,软土土质比较疏松,强度较低,软土地基的强度随之降低,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崩裂、塌陷等情况。

(三)具有高压缩的特点

由于软土地基压缩性较大,所以工程总质量随着施工工期的缩短而增大,进一步增加了塌陷的危险性。如果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大于0.1MPa时,软土地基就会出现塌陷情况,增加了施工难度。

(四)具有沉降快的特点

不同于其他土质,软土土质的高压缩性会造成软土地基沉降。随着工程总体质量的不断增加,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也会增快。

(五)具有低透水的特点

软土地基中含有一定量的淤泥质粘性土,透水性较差,因此地基中含有的大量水分不能迅速排出,施工人员应该采用排水固结法来进行软土地基土质排水,提高软土的稳固性。

二、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软土中掺和着大量的细砂、薄层粉等物质,渗透性较差,因此会对地基排水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了地基的承载力。在水利工程公路上,软土地基的危害为:桥头高路堤出现单边膨胀、滑移、沉降等现象,进而减少了桥梁的使用寿命,桥梁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如果施工人员不能给予有效的处理措施,那么就会影响周围百姓的正常生活,更甚者会对整个水利工程作用发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比较丰富,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地质的特点,来制定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案。

三、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一)换填处理技术

施工人员挖去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分层充填施工需要的材料,并借助机械或者人工分层压实填充物,使其达到密实度要求。在利用换填技术处理地基时,必须要高度重视垫层的厚度与宽度设计以及选择的垫层材料。其中垫层宽度是按照应力扩散角来设计的,保证垫层稍微超出基础底面边缘,但垫层材料不会侧向挤出。而垫层厚度则要大于基底宽度,其中大于0.25%。比如,排水砂垫层法主要是在路堤底部表面铺设一层砂层。形成原理为:在填土过程中,填土量增加后,土层荷载也会随之增加,铺设的砂层在软土地基排水固结后会促进渗出的水排出。砂垫层不仅能够通畅排水,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沉降量,避免出现冻胀现象。为了提高渗水性,施工人员应该选择较好的材质,垫砂层的厚度为0.8m左右,并在垫砂层上铺设一层粘性土,保证渗出的水不会留到地基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施工人员还应该在路基两侧修筑排水沟,使砂垫层渗出的水从水沟排出。

(二)硅化加固技术

施工人员若想实施硅化加固技术,必须要在适宜压力条件下进行。施工人员借助带孔的金属灌注管向土中注入硅酸钠溶液。硅化加固技术能够生成一种胶凝物质,使土壤颗粒表层活化,促进相互接触的土壤颗粒进行联结。硅化加固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基变形,显著增强土地的强度,而且其还能有效强化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三)添加剂技术

在处理软土地基时,可以采用添加剂技术,即在土层中添加水泥、生石灰等,通过改变土壤成分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添加剂技术能够增强软土地基的凝固性、坚固性、稳定性。但是在采用添加剂技术时,施工人员必须要掌控添加剂的用量,结合土壤实际情况,对添加剂的比例进行调节,使土壤水分保持平衡,切勿过干或过潮。

(四)灌浆技术

施工人员通过注浆管,采用填充、渗透、挤压等方式向地层中匀称注入浆液,排走岩石裂缝及土体颗粒间的水气,土壤硬化以后就能形成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防水性的结石体,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现象的发生。其中灌浆技术主要包括渗透灌浆技术、充填灌浆技术、挤密灌浆技术、电动化学灌浆技术、劈裂灌浆技术五种。施工人员在运用灌浆技术时,必须要保证浆液注入的均匀性,如此才能切实处理好地基。比如在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地基中应用灌浆法能够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而且其还能避免渗水现象的发生。

(五)预压技术

施工人员预先在拟建构造物的地基上施加一定的静荷载,压密地基土之后卸除荷载。预压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构造物建成后的沉降量。施工人员在预压时,首先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压,保证大部分沉降顺利完成,增加地基强度。其中,真空预压是预压技术中的一种,该技术将大气压当作预压荷载,在地基土抽气过程中,软土会形成真空度,然后将土壤中一部分水抽出,促进地基土固结加固。另一种常用的预压方式为堆载预压,施工人员首先在地基上堆放一定量的水、砂、石等重物,促使地基基本固结,然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保证荷载达到设计要求,以免在堆载过程中出现压坏地基的情况。

(六)加筋土技术

在处理水利工程的软度地基时,可以在软土地基层中埋置具有较强抗拉能力的拉筋,借助土颗粒位移、拉筋产生的摩擦力,使加筋材料和软土形成整体,这样能够增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减少整体变形。

四、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几点建议

(一)处理好深层搅拌桩

在水利施工中,切勿在恶劣的环境下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特别是冬季,这是因为在软土地处理工作中包含深层搅拌桩处理工作,处理深层搅拌桩会受到气候的影响,所以施工人员在处理深层搅拌桩时,应该考虑冬季影响因素。

(二)重视试验数据

在水利施工中,处理软土地基时必须要结合土地基底的试验数据展开,科学应用试验数据能够提高软土地地基处理的有效性,能够避免水利设施应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减少不利因素的出现。

(三)做好实地勘察工作

施工人员在处理软土地基之前,还必须进行实地勘察工作,具体包括:考察施工地形地貌、勘察水利、调差水文地质、测量水利工程等。施工人员必须要参考相关资料对实地进行科学分析,并结合考察结果,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

(四)考量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在处理软土地基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借助计算途径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软土地基自身承载力、水平剪切力、土壤热化等。施工人员明确影响因素后,科学制定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徐艳云.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213-214,244.

[2]张广英,潘玉军.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2):154,164.

[3]李红娜.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6):146-148.

[4]黄绍芳.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3,(5):165-166.

[5]高存晓.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5,(6):215-215.

论文作者:严学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  ;  ;  ;  ;  ;  ;  ;  

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论文_严学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