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媒体融合发展的六点思考论文

“大数据”-媒体融合发展的六点思考论文

“大数据”
——媒体融合发展的六点思考

聂晓丽 太原广播电视台

技术曾经深刻的改写了新闻传播业的面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则发起了一场传播平权运动。而由大数据所引领的技术革新又再次刷新了新闻传播业。大数据,究竟有多美?它是海量数据资源的庞大积累,从而成为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资源。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挖掘、机器新闻写作、数据新闻、新闻可视化、社交媒体传播、人工智能……这些近几年热词的背后有一股共同的力量——大数据的强力驱动,无限拓展了人类社会的想象空间。

一、大数据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闻传播业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大数据的运用能够充分掌握话语权,在对外和对内两个朝向上树立地方形象,发挥鼓劲呐喊的作用。新闻传播业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门类,对经济发展具有助推作用。试举一例:在“2017年全国主要城市固定投资占GDP比”统计的31个城市中,贵阳作为一个新贵,屹立在列表首位。主要原因就是大数据产业的落地,而与大数据相关产业的投资增长达91%,冠绝全国。在“贵阳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央视财经频道、央视网及当地媒体适时推出了系列节目与高峰论坛,例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论坛等,关注5年间大数据如何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及为民生带来的变化。

头部压疮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躯体的压疮已引起重视,但头部压疮重视程度还不够,一旦发生将给家庭、医院乃至社会医疗体系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4],更严重者危及生命。医务人员要提高对头部压疮的重视,充分认识压疮对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防范意识[5]。我科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加强护士对压疮知识学习,病因预防,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弹性排班及护理模式,头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卧位护理,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等全面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头部压疮的发生率。

二、大数据发扬受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大数据价值巨大,但价值密度低。海量数据的背面是泥沙俱下,这就意味着有效的、高价值数据需要经过大量分析处理才能体现其价值。传统媒体应顺势而为,调整方向,主要体现在:新闻宣传方面,数据的深挖处理、整合资源后进而向各种类型的阅听者提供资讯服务,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知情、监督和选择的需求。不同阶层的用户可以点击“深入”功能查看开发的时间是哪一天,最近的开展程度等情况,以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并不断落实普通大众对信息的知情权、督查权和自由权。比如:环境公益性组织可以知晓化工厂的开办对当地水体环境会有着怎样的作用;返乡置业的人才可以了解具体信息来确定是不是要回到家乡买房并开始新的生活;普通纳税人可以公开透明地了解政府如何进行公共管理等等。

另一方面,虚假文案如此之多,还需要反思的是,平时的文山会海是不是没有治理到位,致使有关工作人员因案牍而劳形,为了某些“虚功”而疲于应付,根本无暇思考?治理“假材料”的同时,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出发,既严肃纪律,同时找到“病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摒弃一切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为干部“减负”,那么,“水务局不逼供”之类的笑话,就可以真正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三、大数据让新闻更真实、更具公信力

用户是我们服务的中心,这种传播核心的改变带来的是阅听者在感官和回馈信息方面的精细化。我们用多种平台来了解用户的反馈信息,通过与阅听者个性化信息的追踪,预测他们的喜好和偏好。场景的入口是每一个媒体都在竞相追逐的,而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有了这个通道,他们可以通过了机顶盒或者只能终端来了解目前用户对节目的具体观看信息,乃至用户在遥控器上进行的每一项操作。这些喜好和厌恶将会成为一股股数据注入到新的变革中,为接下来的更新换代,节目制作去向提供很好的依据。

四、大数据使用户增强粘性,为变革提供依据

大数据增强新闻“现场感”。现如今,移动电话、ipad等终端产生的数字信息,可以给新闻报道提供更进一步更有说服力的信息。2014年3月24日,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晚间黄金强档《晚间新闻》播出了一则新闻,这则“据说就业”新闻让观众感受到了大数据给火热的就业新闻报道带来的别具一格的改变,使之更具现场感。“据说就业”超越了简单的新闻报道功能,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更能给就业者以实际的指导。有学生坦言,在艰难的求职现状中,百度大数据的分析犹如雪中送炭。

五、大数据新闻的随动性,增强应变分析能力

典型的例子:央视和百度合作的“据说春运”系列新闻节目。2014年初,适逢春运进入高峰,伴随着数亿人次的迁徙和奔波,与春运紧密相连的民生话题也随之增多,同时产生丰富多样的相关数据。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晚间新闻》节目获取到了这个热点话题,他们与百度公司的大数据团队共同开发出了“百度迁徙”、“景区热力图”两款产品结合,推出了令广大观众耳目一新的“据说春运”特别节目。观众每天可以看到各个时段人口迁入、迁出城市的热门迁徙线路。此外,根据百度搜索的排名,“据说春运”还推出了“人均搜索次数最多的热门排行”,“送给丈母娘的礼物”等热门搜索榜上有名。“百度迁徙”也成了春运期间最接地气的大数据分析,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上也反映了民生。

与对照组比较,各组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标本中miR-200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淋巴结受累及远处转移严重程度越高,miR-200c水平升高越显著(P<0.05);各组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标本中EZH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出现远处转移的D组EZH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淋巴结受累的B组和C组(P<0.05)。见表1。

六、大数据需要加快媒介融合协作

传统的新闻媒体在面临纷繁复杂的现实难点时,也会触碰到大数据研究的瓶颈。信息资源发觉的源头、制作和分析都需要专业的设施设备和人员。不同领域媒体的融合协作是一个更加明智的选择。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据说春运”节目,这档节目是中央电视台和百度公司在大数据协作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中央电视台利用专业优势进行题目的选择和内容的制作,百度公司则在全网抓取数据、分析归纳。这样的系列节目还有“据说两会”和“据说就业”这两档节目,这两者在后续的媒体融合协作中也是不断交出满意的答卷。因而主流媒体必须在这次浪潮中进行融合并再造新闻报道的流程。

大数据重塑了当今的新闻版图,并已经逐渐成为不同媒体晋升的一条优化路径。新闻大数据应用光明的前景确定无疑,而传媒生态链的转型升级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喻国明,李彪.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薛龙,于孟晨.文化传媒的媒介景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3]骆正林.媒介素养与政治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标签:;  ;  ;  ;  ;  ;  ;  ;  ;  

“大数据”-媒体融合发展的六点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