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繁育公兔_兔笼论文

如何管理繁育公兔_兔笼论文

种公兔如何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种公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养种公兔是用来配种的,种公兔要发育很好,体格健壮,性欲旺盛,才能完成配种任务,过肥过瘦都不适用于配种。

种公兔的受精能力,首先取决于精液的数量和质量,而精液的质量与种公兔的营养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保证精液品质有着重要作用。精液的生产与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关系最大,动物性蛋白质对于精液的生成和作用有更显著的效果。日粮中加入动物性饲料可使精子活力增加并使受精能力提高。

实践证明,平时精液不佳的种公兔,如能喂给豆饼、花生饼、麸皮以及豆科饲料如紫云英、苜蓿、苕子等,精液的质量即显著提高。

维生素对精液品质也有显著影响。例如种公兔日粮中维生素含量缺乏时,精子的数目少,异常的精子多:小公兔的日粮中如维生素含量不足,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睾丸组织退化,性成熟推迟。如能及早补给青草、南瓜、胡萝卜、大麦芽、菜叶等饲料时,可得到纠正。

磷为核蛋白形成的要素,亦为制造精液所必需,日粮中有谷粒及糠麸混入时,磷即不致缺乏,但应注意钙的供给量,钙磷供给量应为1.5∶1~2∶1。精料中如能经常配以2~3%的骨粉、蛋壳粉或贝壳粉等钙作补充料,钙磷就不致缺乏。

对种公兔的饲料除注意营养全面外,还应着眼于营养上的长期性。饲料的变动对于精液品质的影响很缓慢,故对精液品质不佳的种公兔改用优质饲料来提高其精液品质时,要长达20天左右才能见效。因此,对一个时期集中使用的种公兔,应注意在20天前调整日粮比例。在配种期间,也要相应增加饲料用量。如种公兔每天配种2次,在饲料量中需增加30—50%的精料量。同时,根据配种的强瘦,适当增加动物性饲料,以改善精液的品质,提高受胎率。

用作种公兔的饲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但要求饲料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适口性好。注意要补加矿物质饲料,每天在精料中加入1~2克食盐和少量蛋壳粉、蚌壳粉等。

在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将3~3.5月龄的幼兔,公母分开饲养,严防早配乱交,非种用的肉用公母兔,要进行去势后肥育,留种用的公母兔,自3~3.5月龄时分笼饲养。

(2)要多运动。长期不运动的公兔,身体不健壮,容易肥胖或四肢软弱,所以,要增加公兔的运动量,如可将两个相邻兔笼打通,增加公兔运动面积和空间。如果条件许可,每天可放公兔出笼运动1~2小时,并使其多晒太阳。

(3)种公兔宜一笼一兔,以防互相殴斗:公兔笼和母兔笼要保持较远的距离,避免异性刺激,影响公兔性欲。

(4)配种时,应把母兔捉到公兔笼内,不宜把公兔捉到母兔笼内进行。因为公兔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或者气味不同都会使之感到突然,抑制性活动机能,精力不集中,影响配种效果。

(5)种公兔配种次数,一般以一天2次为宜,初配的青年公兔每天以一次为宜,配种两天休息一天。如果连续滥配,会使公兔过早地丧失配种能力,减少使用年限。

(6)种公兔在换毛期不宜配种。因为换毛期间,消耗营养较多,体质较差,此时配种会影响兔体健康和受胎率。

(7)要有详细配种记录,以便观察每只公兔所产后代的品质,以利于选种选配:好的种公兔除加强饲养管理外,还应充分利用其种用性能,使之繁殖更多更好的仔兔,不断提高兔群的质量。

(联系电话:0931-8826844)

标签:;  ;  ;  

如何管理繁育公兔_兔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