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I热点论文的安徽省科研创新力计量分析论文

基于ESI热点论文的安徽省科研创新力计量分析

文/孟 海(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摘 要: 本文借助ESI和WOS数据库平台,采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从安徽热点论文产出概况、机构与作者署名、学科分布、出版物分布、合作国家/地区分布五个方面,对安徽及安徽为第一署名单位的热点论文进行了梳理分析,客观反映出安徽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位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安徽省科研国际影响力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ESI 热点论文 安徽省 科研 创新力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 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现为科睿唯安公司旗下产品。ESI是基于Web of Science(简称 WOS)核心合集(SCI/SSCI)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ESI提供最近11年的滚动数据,每两个月更新一次,针对22个学科领域,通过论文产出和引文影响力等指标多角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1]。ESI作为全球公认的判断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之一,是当今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1,2]

热点论文(Hot Paper)是统计某一ESI学科最近两年发表的论文,按照最近两个月里被引用次数进入前0.1%的论文[1]。热点论文是科学研究前沿的风向标,反映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动向。对热点论文的分析,有助于掌握和评价不同国家/地区、研究机构的科研动态和学术水平。邱均平等[3,4]在科研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中把热点论文作为科研创新力的评价指标,并得到了广大学者及科研管理部门的普遍认可。

在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中,安全管理局为主要的权威机构,其能够向社会公开评审,存在明显的独立性,基于先进的食品科学理念作为引导。工作职责是对当前的食品领域进行积极探索、收集和总结,保证为食品领域的安全性提供有效依据;通过自身行动,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描述,增加委员会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并在期间实现风险的评估、管理;还需要对影响食品安全生产的技术因素、科学因素等进行有效分析,结合各个成员国的要求,为其提供更大的技术支撑,保证提出的意见更为有效[9]。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科睿唯安2019年5月9日发布的,更新覆盖时段为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共10年零2个月的ESI数据。该期ESI更新数据显示:全球有137个国家/地区共计10891篇论文入选热点论文;中国大陆共有1057篇论文入选,全球排名第二;安徽共有53篇论文入选。

本文借助ESI和WOS数据库平台,采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从安徽热点论文产出概况、机构与作者署名、学科分布、出版物分布、合作国家/地区分布5个方面,对安徽及安徽为第一署名单位的热点论文进行了梳理分析,旨在对安徽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二、安徽热点论文计量分析

1.热点论文产出概况

统计显示,53篇热点论文中有26篇为安徽学者单独或与国内机构合作产生,有27篇论文为国际合作论文,涉及的合作国家地区共有55个。由表6可见,合作发文5篇以上的国家有13个,其中,与美国合作热点论文最多为14篇,其次为德国(9篇)、日本(7篇)、意大利(7篇)等。对14篇与美国合作的热点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合作涉及的国家/地区共有54个;除去与美国合作的14篇热点论文,余下13篇国际合作热点论文涉及的国家/地区为6个。由此可见,国际合作度较高的论文多是由美国主导的研究项目,同时这也表明,近年来安徽学者的学术研究水平和能力得到了国际认可,已经有实力参与到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国际合作研究中。

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2018年热点论文产出最多,2017年次之。从热点论文的定义来看,发文时间越早、被引次数相对会越高,2017年比2018年论文统计只少了两个月时间,但论文数量却少12篇,由此可见,安徽科研人员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在2018年有了很大的提升。2019年1—2月发表的论文有3篇入选热点论文,说明安徽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表1 安徽热点论文发表年度情况

2.热点论文产出机构与作者署名分析

从表4可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安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在化学、物理学、工程学、数学、材料科学5个ESI学科领域共有11篇第一署名单位的热点论文产出;安徽大学产出的2篇热点论文都是工程学领域且均为第一署名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在农业科学产出的2篇热点论文和材料科学产出的1篇热点论文也均为第一署名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在数学学科有2篇第一署名单位的热点论文产出;安徽农业大学在植物学与动物学领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工程学领域分别有1篇第一署名单位的热点论文。

20篇第一单位为安徽机构的热点论文的合作国家/地区统计显示,有14篇为安徽学者单独或与国内机构合作产生,有6篇为国际合作论文,涉及的合作国家为美国(2篇)、日本(2篇)、加拿大(1篇)和沙特(1篇),详见表7。由此可见,近年来安徽也具有较强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并逐渐在国际合作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对安徽产出热点论文的来源出版物分布的统计分析发现,53篇热点论文共涉及32种出版物,刊载3~6篇热点论文的期刊有6种,刊载2篇热点论文的期刊有5种,刊载1篇热点论文的期刊有21种。表5对刊载2篇以上热点论文的11种期刊情况进行了分析,11种期刊共刊载32篇热点论文,总占比60%以上。这11种期刊均是由欧美发达国家的著名出版集团、出版社或学会主办出版,并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大类分区也均为1区和2区,其中的9种期刊为Top期刊。

表2 安徽热点论文产出机构及作者统计表

3.热点论文的学科分布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6个机构在相应学科领域具有一流自主的科学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水平具有国际领先优势,这些机构在安徽科研的原始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表3可以看出,安徽热点论文产出数量主要集中在化学、工程学、物理学、数学、材料科学这5个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两个学科也具有一定优势。这7个学科均有第一署名单位的论文产出,说明安徽这几个学科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力。

按照ESI的热点论文统计,1篇热点论文涉及多个研究机构的,这些机构均分别计算有1篇热点论文产出。所以通过研究机构获取的热点论文会出现1篇论文同时属于多个研究机构的情况。安徽53篇热点论文有1篇机构标注不清楚(地址字段单位只标注二级的学院,无邮政编码),其他52篇共涉及13个研究机构。热点论文作为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和当前热点的科技成果,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机构对科学成果拥有更多的发言权。通过WOS对53篇论文作者署名单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2。

表3 安徽热点论文学科分布及第一署名单位篇数统计表

安徽产出的53篇热点论文共涉及ESI22个学科领域中的13个,临床医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综合交叉学科、社会科学、空间科学9个学科还处于空白状态。

4.热点论文发表的出版物分析

管理风险包括投资决策风险、投资合作风险、工程建设管理风险、运营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安全管理风险、供应链管理风险、资金链管理风险、风险管理与应急风险。

5.合作国家/地区分布分析

本期ESI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科研人员产出的热点论文共计为53篇,论文语种均为英语,文献类型属于Article的46篇、属于Review的7篇。论文发表时间为2017年、2018年、2019年,具体情况见表1。

表4 各学科热点论文机构间分布及第一署名单位统计表

表5 刊载2篇以上热点论文的期刊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7个机构产出2篇以上热点论文,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安徽热点论文产出的主力军,共计产出25篇,占安徽总产出的比例为47.17%。由作者署名机构分析可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6个机构均有第一署名单位的热点论文产出。6个机构第一作者第一单位论文共计20篇,通讯作者第一单位论文共计18篇,由此也反映出安徽近年来在科学前沿领域的发声力量。此外,通过对通讯作者非第一机构的分析中也发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的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获得了通讯作者的署名资格。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7个机构无第一署名单位的热点论文产出,但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黄山学院、解放军123医院4个机构有第一作者署名的热点论文产出,通过对作者署名的分析发现,这些作者多为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引进的高端人才及参与国际合作的研究人员。由此可见,这些单位近年来比较注重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

为了指导创业团队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出现的疑问,根据改革后《网店运营》的课程特点,由专业教师和校企导师共同组成了指导团队,校内专任教师主要是负责教学模块中的教学组织、实施监控和评价组织等工作,校企合作企业提供部分真实的实训项目,通过线上和亲临课程现场等方式参与教学指导和讲解。学生在学习岗位技能的同时,对行业更加了解,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业能力。

表6 合作论文5篇以上的国家/地区分布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把创新驱动发展真正落到实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要利用好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即使是自救,华尔街上各机构对竞争对手也保持戒备之心。如果注资摩根士丹利,必须先要对它进行估值,这是一项浩大且十分专业的工作,且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按照国际惯例,估值要聘请外部财务顾问进行尽调,身处前线的汪建熙和胡冰首先想到的就是请久负盛名的高盛担任财务顾问。“高盛?摩根士丹利打死也不同意,因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是华尔街上的老对头,把摩根士丹利所有的账目给高盛看,那摩根士丹利出什么招儿高盛都知道,等于把底牌亮给了竞争对手。”学会计出身的汪建熙深谙此道。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换一家,最后找了一家中型投行做了这次交易的财务顾问。

近十年来,安徽省ESI论文数量增长较快,但引领科学研究前沿的热点论文相对较少,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其他机构国际科研影响力相对较弱,安徽省整体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徽省科研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应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找准研究方向,争取有新的研究突破。安徽省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要利用好自身优势,瞄准世界前沿,扶持一些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要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团队,培育出一批科技精英,将人才强省战略落到实处。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力争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切实地提升安徽省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在有机化肥的制造过程当中,积造肥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标准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对农家肥积造数量造成严重影响。据相关调查显示,在部分地区接近百分之五十的人畜粪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与此同时,在秸秆还田方面,秸秆还田总量相对较少,秸秆的利用率较为低下。并且通过不同方式秸秆还田量大约占据百分之三十左右,绝大多数秸秆被闲置,造成了秸秆极大的浪费。此外,绿肥种植面积正在逐年下降,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

表7 第一单位为安徽机构的热点论文的国际合作情况

参考文献

[1]科睿唯安.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SM快速使用指南[Z].科睿唯安中国办公室.2018.

[2]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B/0L].https://baike.baidu.com/item/ESI/3812216,2019-03-28.

[3]邱均平,赵蓉英,马瑞敏,等 .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的意义、理念与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5):138-142.

[4]邱均平,孙凯.基于 ESI数据库的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05):45-48.

责任编辑:李颖

标签:;  ;  ;  ;  ;  ;  

基于ESI热点论文的安徽省科研创新力计量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