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帅新国[1]2004年在《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中,将质量持续改进确定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系统,是企业质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深入研究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改进的管理模式,以及PDCA循环过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南方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现状,设计开发了南摩公司质量持续改进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在深入分析质量持续改进的内涵,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体系建立的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过程方法,提出了质量改进的流程。 2.通过基于数据管道的集成技术和基于存储过程的跟踪技术,研究了质量持续改进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系统流程。 3.建立了质量改进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型、信息模型;设计、开发南方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系统。

隋丽辉[2]2007年在《企业绿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过程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在内涵上意味着经济发展对环境和健康是友好的,在时间上意味着未来不比现在差。自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以来,全球绿色意识不断高涨,世界经济发展朝向更加绿色的方向前进。经济发展的绿色化趋势必然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质量管理自20世纪产生以来,经过质量检验、统计过程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叁个阶段的发展已日趋完善。然而,质量管理理论和其他经济管理理论一样,认为可以无限地索取自然资源,并且忽略环境保护,面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需求,传统的全面质量管理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因此,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绿色化角度对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融入质量管理之中,在传统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基础上,将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企业的质量经济效益有效结合起来,是企业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正是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应用于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构建绿色质量管理的内涵、绿色质量管理体系,绿色质量集成管理与控制,采用科学方法对绿色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评价。本文首先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绿色观,在传统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绿色质量管理的概念,分析绿色质量管理的特征及其形成的理论基础,阐述绿色质量管理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对比分析绿色质量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以及与环境质量管理的关系。为了企业有效的实施绿色质量管理,必须构建绿色质量管理体系。基于ISO9000的过程方法原理,在传统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兼顾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构建绿色质量管理体系。在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注重对质量成本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管理。绿色质量集成管理是对绿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管理与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指导下的集成质量管理作为绿色质量集成管理与控制的基础,绿色的质量理念贯穿于纵向集成的管理层,节约、环保、和谐的绿色方法融入横向集成的物流循环层,通过质量信息决策系统,将纵向与横向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对绿色质量体系的有效管理与控制。绿色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通过管理评审和网络分析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管理评审是企业通用的一种体系评价方法,为了实现有效的评价,在创新的绿色质量指标体系下,在管理评审定性评价基础上,综合运用网络分析定量的评价手段,实现绿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评价。本文最后以一家公司为案例,运用绿色质量管理理论分析该公司的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销售的特征,在运用网络分析法评价其绿色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提出公司的的发展对策。

李春鹏[3]2006年在《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进入21世纪,高校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教学质量问题已经不单纯是教学水平问题而更主要地成为管理问题,高校教学质量的水平越来越取决于其质量管理的水平。因此,高校建立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研制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和工作: (1)分析我国教学质量管理现状,指出我国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2)论述ISO9001引入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针对当前高校引入ISO9001的主要难题和不足,应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有机结合的方法,结合高校和教育的特点,进行要素转换,建立院系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集ISO9001的过程管理和本科评估的目标管理为一体,利用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保证本科评估指标的实现。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必将更加有效地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4)针对当前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缺乏信息系统支持,运行效果难以保持的问题,研制院系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与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相辅相成,管理体系是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的前提和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力支持。两者的结合,既能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又能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系统采用IIS+ASP+ADO+Access组合网络开发方案进行设计。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了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以及其中的重要的一个子系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毕业设计主要环节的质量控制,能提高院系毕业设计的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且具有通用性,值得在院系毕业设计管理中推广使用。 总之,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相配套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对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李苗[4]2007年在《SCOR、6Sigma与ERP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集成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供应链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而现行的多数供应链质量管理由于信息交流不畅通、管理思想无法突破企业的组织边界、供应链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存在缺陷和缺乏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的原因,整个供应链质量水平比较低。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进行研究。将SCOR、6Sigma与ERP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进行集成应用,充分挖掘各自的优势,提高供应链质量管理水平,解决供应链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首先,从分析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生命周期和质量管理途径入手,建立了供应链质量控制框架和SCOR、6Sigma与ERP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集成应用框架。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分为日常质量管理和改进质量管理两个环节进行分析。其次,对于供应链日常质量控制,提出了建立供应链质量控制系统的观点,完成了供应链质量控制系统与ERP集成的总体框架和网络框架设计:分析了系统的模块,并实现系统设计。然后,对于供应链改进质量管理,分析了6Sigma和SCOR输入和输出的集成关系以及6Sigma与供应链质量控制系统的集成层次及其集成框架。实现了6Sigma质量改进工具Minitab与供应链质量控制系统集成接口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开发了集成接口应用程序。最后,以笔者参与的一个供应链质量改进的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叁者集成应用的具体过程,利用SCOR的标杆方法将SCOR的输出转化为6Sigma的输入,通过集成接口应用程序调用供应链质量控制中心的数据,进行DMAIC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流程改进措施和控制方法,并将具体措施记录在供应链质量中心系统和ERP系统中,供日常管理调用。

马云瑞[5]2007年在《吐哈油田井下作业公司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质量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顾客满意已成为衡量企业质量水平的唯一标准。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和企业自身的种种弊病,必须不断改进质量、完善质量管理方法,有效控制质量,增加客户的满意度,才能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座谈调查、统计表、博弈分析,应用质量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统计学的思想,信息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吸收组织行为学和营销学的观点,对吐哈石油井下作业系统质量管理现状,项目质量策划、项目质量控制、项目质量保证及全面提高井下作业系统作业质量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发现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人员素质、质量意识、行为习惯不能满足质量管理要求,分析其根源,并设计了质量目标管理系统、满意度管理系统、质量教育系统。其目的就是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观念、提高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运行效率。同时,就企业的今后的质量改进进行了理论研究。为企业指明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方向。最后,提出了提高井下作业项目质量管理有效实施的措施和建议。为了不断提高井下作业项目服务质量,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井下作业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显就得尤为重要。本文是站在企业高层质量管理者的角度,对油田工程服务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的分析优化,是把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用于实践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对油田工程服务企业其他也有一些参考和借鉴作用。

严胜毅[6]2009年在《创景光学公司质量管理系统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有效的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赢得消费者,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经营利润的有效方法之一。企业如何成功确保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早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创景光学公司是湖南目前最大的Led产品生产厂家之一,在当前的Led行业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创景光学公司质量管理的研究,可以窥探出目前我国Led行业中的众多企业的质量管理状态。通过以点带面,对Led行业如何去完善质量管理进而延伸到企业整个运营管理的高度有着较强的现实与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从对创景光学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为起点,运用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对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体系诊断的基础上提出质量管理体系改进与完善的总体方案,涉及质量改进目标,体系改进的策划制定,计划的实施,过程的再识别与控制,相关质量数据、信息收集,分析、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改进计划比较审核、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巩固前期质量改进取得的成果。最终,完成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文章旨在通过对创景光学公司质量管理系统的改进研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得出相关的结论,以提供给那些相关的Led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质量管理系统建设上的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和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卓越的经营绩效。

邓婧[7]2006年在《网络时代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构》文中认为网络时代,高等学校从组织到制度,从教学到管理,从理念到方法都面临重大的变革,教学质量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建立一套适应网络时代特征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如何保障扩招后高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改革高校传统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观念?”“如何运用网络技术,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等都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献显示,为了保障和提升网络化背景下高校的教学质量,人们纷纷运用新的技术方法,实践新型的管理理念,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构已成为新时期的重点研究课题。 本研究旨在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结合网络时代的背景和网络技术的手段,建构一套适应网络时代特征的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解决网络化背景下日益突显的高校教学质量问题,建立服务型的教学理念,保障和持续改进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 研究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对国内外教育组织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研究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访谈和个案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网络时代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研究。通过研究,从体系基础、系统组成和实施叁个层面建构了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网络时代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网络时代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九大基础:以人为本、组织文化、顾客导向、过程管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领导和团队、系统管理、基于事实,对各个体系基础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网络时代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模型,该系统由八个部分组成: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系统、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规范系统、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组织系统、教学实施系统、教学质量控制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和激励系统,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战略性的网络时代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模型。 本研究为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有用的借鉴,为保障网络时代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

王鑫[8]2016年在《H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文中指出在H省,作为承载本省大众化高等教育主力军的公立新建本科院校共有B学院、D学院、H学院、S学院、J学院和G学院等6所。这6所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但随着该省经济社会结构性转型发展,“先天性”办学基础薄弱的新建本科院校,都面临着就业率持续低迷的困境。困境的出现要求这些大学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致力于教学质量改进,以求新的发展。教学质量是大学组织系统的“涌现性”表征,即大学教学运行系统中各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以组织变革的视角研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是从根源上解决教学质量改进问题的基本路径之一。目前,对于以组织变革的视角研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的问题,尚无严谨的理论支持,有效的经验也不多。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将填补H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领域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为其他省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与问卷调查,对H省5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这些大学存在着人才培养理念社会适应性不足与同质化、课程设计与实施陈旧化、有效课堂教学建构性生成滞后、信息技术使用不当、组织结构制约教学发展、教学领导与组织文化尚需强化与改进等诸多现实问题,严重地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组织变革和质量改进相关理论基础上,本研究进行了组织因素归因分析,并提出了选择差异化教学发展新战略、增强教学技术力、强化有效教学领导、优化组织结构和创新组织文化等五个方面的教学质量改进策略,以期实现教学质量的切实改进。

姜涛[9]2015年在《质量管理实践对组织运营惯例更新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传统的质量持续改进观念正逐渐被质量持续创新观念所覆盖,而如何通过传统的质量改进工具对企业的阶段性变革过程进行精简与合理化改造亦成为现阶段导入质量管理实践的新契机。与此同时,高效性与灵活性的同时兼顾亦成为衡量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关键指标,而快速、高效的组织惯例更新能力则被认为是组织应对复杂动态环境进而获取质量竞争优势的关键。由此,如何通过质量管理实践促进企业内快速、持续、高效的组织惯例更新已成为当代超竞争环境下质量管理研究的新挑战。本文围绕质量管理实践如何影响组织运营惯例更新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通过引入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将以往惯例更新研究中的元惯例驱动机制、管理者干预机制以及惯例执行者施动机制下所引发的各类组织惯例更新行为均视为复杂自适应系统应对组织内、外环境变化的自组织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起“质量管理实践一组织运营惯例更新一质量结果”的理论框架。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回顾、理论演绎、案例探析以及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逐层递进地针对以下3个子问题进行探讨:第一,如何区分元惯例与组织动态能力间的概念差异(研究一)?第二,质量管理实践对于组织运营惯例更新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研究二与研究叁)?第叁,组织运营惯例更新在质量管理实践与组织质量结果间的权变关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研究四)?研究一通过引入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在现有惯例生成观理论、组织免疫理论以及组织惯例-免疫应答理论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组织惯例-免疫应答理论,从而将组织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过程重新描述成一个同时具有惯例人工制品、组织运营惯例以及组织战略动态能力叁个层面的复杂自适应系统自动根据内外异已强度在不同层面上对其做出应答的过程。新理论不仅将以往惯例更新研究中的元惯例驱动机制、管理者干预机制以及惯例执行者施动机制下所引发的各类组织惯例更新行为统一整合为复杂自适应系统适应组织内、外环境变化的自组织行为,还进一步将动态能力定义为组织适应动态环境变化进而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与方式,并由此将以往动态能力文献中所描述的各类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与方式整合进上述叁个层面所包含的组成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过程之中,从而将导致不同组织之间竞争力优劣的动态能力差异重新描述为一组构成成分及其交互过程间的差异。研究二通过一个处于卓越绩效模式导入过程中的医院案例研究来探讨质量管理实践对组织运营惯例更新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质量管理实践过程中的组织运营惯例变化的具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组织的质量管理实践既可以直接影响组织运营惯例更新,又可以通过影响组织质量图式更新间接导致组织运营惯例更新;另外,组织内不同运营惯例间的更新情况及其效果也不尽相同,惯例的明示部分、人工制品以及相应的组织质量图式都有可能伴随惯例的实行部分共同发生变化。研究叁通过196个导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组织大样本数据,检验了质量管理实践对组织运营惯例更新的影响,并以现有组织图式理论为基础,检验了组织质量图式更新与环境动态性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与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组织质量图式更新部分中介质量管理实践软要素及硬要素对组织运营惯例更新的正向效应,由此表明组织的质量管理实践既能引发伴随组织质量图式变化的组织运营惯例更新,又能导致组织质量图式未发生变化的组织运营惯例更新。其中,质量管理实践硬要素较质量管理实践软要素对质量图式未发生变化的组织运营惯例更新以及组织运营惯例更新的总体数量有更大的影响,而质量管理实践软要素则更能促进组织质量图式更新以及伴随质量图式改变的组织运营惯例更新。此外,研究还发现,环境动态性仅能增强质量管理实践软要素对组织质量图式更新的促进作用,但对质量管理实践硬要素与组织质量图式更新间的关系并无调节作用,同时对于组织质量图式更新在质量管理实践软、硬要素与组织运营惯例更新间的中介效应也并无影响。研究四通过引入工作复杂性、不确定性、互赖性以及时间压力四个惯例执行者的工作特征变量,进一步完善了组织运营惯例更新的前因与效果模型,并通过196个导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组织大样本数据,全面考察了组织运营惯例更新与上述四个工作特征变量在质量管理实践软、硬要素和组织质量结果关系中的中介与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组织运营惯例更新完全中介质量管理实践软、硬要素对组织质量结果的正向影响;对于工作特征变量在质量管理实践软要素及硬要素与组织运营惯例更新关系中的调节效应检验,工作复杂性与互赖性对上述两组关系均有显着负向影响,工作不确定性仅对质量管理实践硬要素与组织运营惯例更新间的正向关系有显着负向影响,而时间压力对于上述两组关系的调节作用均不显着;最后,研究还发现质量管理实践软要素与工作复杂性的交互作用、质量管理实践硬要素与工作复杂性的交互作用以及质量管理实践硬要素与工作互赖性的交互作用均能通过组织运营惯例更新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组织质量结果,而工作不确定性和时间压力与质量管理实践软、硬要素间的两两交互作用却无法通过组织运营惯例更新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组织质量结果。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的理论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第一,本文在现有惯例生成观理论、组织免疫理论、组织惯例-免疫应答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引入,重新构建了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组织惯例-免疫应答理论,该理论模型不仅有效整合了现有触发惯例更新的各类理论解释,并为当前的动态能力本质研究提供了一种更全面、更综合的解释;第叁,结合质量管理实践与组织惯例研究的最新成果,完整搭建起组织运营惯例更新的前因与效果模型,有效弥补了现有质量管理实践与组织惯例研究中的理论空白;第叁,通过工作复杂性、不确定性、互赖性以及时间压力四个中观层次组织工作情境变量的引入,补充并完善了质量管理实践与组织质量结果间的权变关系研究,并为现阶段企业中的质量持续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与经验依据。

赵明钢[10]2008年在《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服务组织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面对入世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已是我国医疗服务组织不断增强患者满意,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是医疗服务组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因此,系统研究医疗服务质量的内涵,构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框架及体系模式,探索优化医疗服务质量的对策,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指南提出,对基于人群健康的医学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应进行研究,并作为重大课题给予资助。而对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是上述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论文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论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质量管理理论、经济学相关理论、顾客满意理论、社会伦理学理论及行为科学理论,在明确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前提下,对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在对医疗服务、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医疗服务质量的内涵,提出了医疗服务质量目标的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医技水平等;其次,通过对服务质量特性及质量环的分析,明确了医疗服务的质量特性及质量环,总结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质量控制原理、顾客满意原理、效益原理和激励原理;第叁,在解析现代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及医疗服务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目标、特点及模式。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医疗服务组织应采用“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第四,在提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评价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的框架,建立了顾客价值评价、效益价值评价、运作过程价值评价及学习成长价值评价模型;第五,根据本论文上述研究的结论,提出了医疗服务质量优化的五大对策:树立顾客满意经营理念、实施有效质量策划、再造医疗服务流程、建立医疗服务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第六,以长沙市中医院为实证分析对象,对其所建立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出了我国医疗服务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借鉴的若干经验;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帅新国.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2]. 企业绿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过程控制研究[D]. 隋丽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3]. 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 李春鹏. 福建农林大学. 2006

[4]. SCOR、6Sigma与ERP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集成应用研究[D]. 李苗. 同济大学. 2007

[5]. 吐哈油田井下作业公司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马云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07

[6]. 创景光学公司质量管理系统改进研究[D]. 严胜毅. 中南大学. 2009

[7]. 网络时代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构[D]. 邓婧. 江西师范大学. 2006

[8]. H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D]. 王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9]. 质量管理实践对组织运营惯例更新的作用机制研究[D]. 姜涛. 浙江大学. 2015

[10]. 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D]. 赵明钢. 中南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