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银行改革中的八大矛盾与对策_银行论文

专业银行改革中的八大矛盾与对策_银行论文

专业银行改革中八大矛盾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路论文,矛盾论文,银行论文,专业论文,中八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银行经历了17年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银行改革中出现的矛盾现象,又阻碍着我国银行改革。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体制不完善与银行商业化经营的矛盾

从我国经济体制看:我国经济体制正向着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但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还占有主导地位,加上资金市场不发达,资金供应渠道狭窄,企业对银行资金的倒通机制还没有根本转变,地方政府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往往硬性要求银行给贷款,使银行无法摆脱行政干预,无法自主经营,造成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低下。从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看:专业银行商业化要求银行按商业银行机制规范运作,摆脱行政干预,按照市场机制配置资金,消除资金供给制,实行资金供应借贷制。以上形成了一对鲜明的矛盾,也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银行商业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专业银行商业化中自身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

我国专业银行的改革方向是国有商业银行,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国有银行,二是商业银行。大家都知道,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经营目标,它的主要特征就是按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从事经营活动,并照章向国家缴纳税金,是企业的一种形式。它在依法经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谋求自身的利益,壮大自己的经营实力,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国有银行含义是国家所有的银行,其一切经营活动必须要对国家负责,国有银行是为国家政府服务,为整个社会服务,也就是说国有银行的金融行为必须考虑和符合国家政府和社会利益和效益,必须兼顾按章经营与社会政治两方面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商业银行自身利益与国有商业银行社会效益的矛盾,这一矛盾不解决,专业银行也就无法真正商业化。

三、限额规模管理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矛盾

目前,我国专业银行正处在向商业银行过渡时期,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是“贷款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实质上仍没有摆脱过去计划规模管理模式,仍然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手段。限额规模管理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具有不相容的矛盾:一是限额总量的刚性与比例管理的弹性矛盾。规模限额控制是运用计划手段对贷款总量进行调整,是指令性、刚性计划,不能随意突破,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对贷款总量的控制上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只要符合贷款条件,并且符合核定的存贷比例,就可以发放贷款,信贷总量可以随存款变化而变化,是具有弹性的,这与信贷规模限额控制有明显矛盾。二是贷款规模限额下达的超前性与比例管理的随时自动调节性存在矛盾。信贷规模限额是上级行分配给下级行的全年信贷新增总量,其下达的时间常常发生在年初。由于银行的存款具有此时增、彼时减的季节性影响带来不稳定的特点。所以,年初下达的信贷规模限额往往与资金不相匹配,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时常造成有资金无规模和有规模无资金的脱节现象。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核心是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多存可以多贷,少存只能少贷,具有自动调节信贷总量的功能,这与信贷规模下达的超前性、指令性、固定性具有很大矛盾。三是信贷规模限额考核指标的单一性与比例管理考核指标的综合性存在矛盾。信贷限额控制是上级行规定下级行发放增量贷款时不能突破的绝对量,考核指标具有单一性的特点。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现代银行经营管理上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综合性的考核指标体系,是通过这些综合指标的考核,对商业银行营运进行全面的监管控制,两者不相容。

四、扶优限劣与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矛盾

我国银行的一贯经营方针是扶优限劣,支持好企业、限制劣质企业,信贷要向效益好、有前途的企业倾斜,做到贷款放得出,收得回,对那些效益一直上不去的劣质企业要停止贷款,要只收不放,限制生产,直到关、停、并、转。《商业银行法》第七条也规定“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时收回贷款。商业银行依法向借款人收回到期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受到法律保护”。而当前全国上下一片呼声是支持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不论效益如何,各方面都要积极支持。据《金融时报》96年5月23日载,1995年各银行冲销了80多亿元人民币的呆帐、坏帐,以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工商银行一家就有58个亿,96年还将安排更多的资金作为冲销呆帐、坏帐准备金。银行的牺牲太惨重了。这种用银行巨大资金损失来换取企业的一身轻,就是支持改革、就得到政府的称赞,那么把银行又放到什么位置上去了,把银行的利益和存款人(老百姓)的合法利益又放到什么地方去了。让我们再看看大中型企业,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有三分之一明亏、有三分之一暗亏,企业效益极为低下。要银行支持这样的企业,作出巨大的牺牲,这与商业银行的性质,扶优限劣的方针是绝对不相容的。

五、专业银行垄断经营与商业银行竞争的矛盾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是由过去“大一统”完全垄断的金融体制过渡而来的,仍没有摆脱过去垄断的阴影。目前四大专业银行资产仍占银行总资产的95%以上,存款占总存款的93%以上,在总体业务上基本上被四大专业银行垄断;其它商业银行无法与之抗衡、竞争。再看四大专业银行各自的垄断业务:工商银行垄断着城市业务、农业银行垄断着农村业务、中国银行垄断着外汇业务、建设银行垄断着大型基本建设业务。所以说,我国银行是在垄断业务经营,不是竞争经营。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竞争应在银行经营中占主要角色,银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内银行之间的竞争,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国银行与外国银行的竞争,竞争成为广大银行发展的基本维系力量。我们可以看出,垄断与竞争是绝对的矛盾,有了垄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竞争,垄断只能破坏和限制竞争。从我国银行间的垄断与竞争的现实看,垄断导致银行之间无序竞争,银行之间互挖墙脚、互相攻击、互相拆台,造成金融秩序严重混乱。

六、《商业银行法》与银行执行上矛盾

《商业银行法》已经颁布实施,从实际情况看,《商业银行法》与银行执行上存在很多矛盾。一是执行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矛盾。《商业银行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商业银行应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银行发展倾向于扩大信贷规模,对信贷资金管理和营运状况重视不够,致使信贷资金占压多、周转慢、效益差、沉淀率高、风险大。这种“后遗症”造成商业银行执行《商业银行法》规定的经营原则上的矛盾;二是执行法定标准上的矛盾。《商业银行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的基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受旧体制的制约,绝大多数银行与这些比例要求相差甚远,资产质量不高、负债结构不合理、自有资金比例不足,存、贷比例失调、超负荷营运、财务包袱沉重等。一时间是不可能达到这些要求的。三是“人治”与“法治”的矛盾。《商业银行法》第四章第四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但由于我国银行是“条条块块”的双重领导,银行在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同时,也要兼顾地方经济利益,受地方政府领导,否则,银行主要领导职务的提升、任命将得不到地方党政的支持,业务经营上也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这就出现了各级政府把金融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紧抓不放,干预银行经营,不可避免地发生金融法治难以实行,人治现象十分盛行。

七、贷款担保与产权关系的矛盾

为了保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减少银行贷款风险,我国先后出台了《民法通则》和《担保法》。但笔者认为:产权关系与现行有关贷款担保相矛盾。一是国有企业是国家投资企业,其资产归国家所有,产权也是国家的,企业不是独立的产权主权,它不承担投资风险,企业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更没有对国家资产行使处分权,无权用国家资产为企业代偿银行债务;二是国有银行也是国家独资银行,国家是专业银行产权的唯主一体,国有银行的信贷资产归国家所有,银行相对于国家来说不是法人主体,也就不能接受企业用国有资产的担保。如果硬性担保,也是用国有资产担保国有资产,那只不过是一种种虚假担保,对国家、银行、企业没有什么好处。担保是毫无意义的,只是留于形式。

八、集中统一与“三性”、“四自”的矛盾

随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专业银行逐步按商业银行的要求经营,逐步实现“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体制上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机制。但现行的管理体制与“三性”、“四自”存在很大矛盾。一是现阶段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利息收入,存贷利差的大小是决定银行盈利率高低的主要因素。而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是由人民银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基准利率的确定决定了存贷利差的基本变动区间,尽管商业银行对贷款利率拥有小幅度的变动权,但由于利息贴补率和相当多的应收未收利息等存在,使得银行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应有适度的利润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二是按照《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只能经营传统的存、贷、汇业务,金融创新和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限制,与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不相吻合;三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存、贷款比例按月考核,其余指标按季考核,要求基层行按月、按季根据存款的数量和结构变化来相应调整贷款数量和结构不尽科学合理,存款和借款是不同经济主体承担的经济行为,不可能是同步变化的,这种模式推行的是新体制,实行的是老办法,仍未摆脱计划管理的束缚。

专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使专业银行改革进退两难。笔者认为:解决矛盾的出路在于加大改革力度。

首先,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经营思想

随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已成为专业银行新的经营原则,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经营为中心、效益为目标、盈利最大化的经营思想。所以,在经营中必须明确“五个新观念”:一是全局观念,从改革大局出发,全力支持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二是法规观念,市场经济社会是法制社会,国有商业银行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性,一切经营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取得国家法律的保护;三是效益观念,效益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要树立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淡化“存款第一”的粗放经营思想,一切经营行为都要围绕效益这个中心;四是管理观念,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更大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更大程度地降低银行经营的各种风险,更高程度地促进发展和提高效益,进一步改善服务工作,树立服务第一、信誉至上思想;五是竞争观念。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竞争已不可避免,只有面对现实,大胆地参与竞争,通过实施集约化经营,增强竞争能力,保住甚至扩大自身在市场中的份额。

其次,集约化经营,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集约化是实现银行经营方式转变的根本措施,增强银行资金实力的规模效应,包括行业、区域、客户、期限、收益、风险等结构效应是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一是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发展城市行为重点调整网点结构,收缩经营范围,提高网点质量,增强服务功能,改变过去追求数量上的增加,忽视质量上提高的粗放型做法;二是调整负债结构。以增加总量为前提,调整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水平,努力增加低成本负债,把活期储蓄占比纳入储蓄承包考核,对储蓄存款任务实行积数考核办法,以利于发展活期存款,降低银行筹资成本,提高银行效益;三是探索集约化信贷管理方式,将过去分散管理权向集中管理转变,增强调控能力,实现信贷由单纯业务管理向依法治贷转变,以增强法制观念,减少信贷资产损失;实现信贷管理由经营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强化贷款风险防范能力,实现贷款质量由一家管理向多方联手管理的转变,争取多方支持。

第三,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增加经营要素含量,完善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加快电子化手段在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中应用和扩大业务领域中的覆盖面;二是抓好人才培养,培养一批跨世纪人才。培养一大批懂外语、懂电脑、懂国际业务等外向型人才。加强内部职工的业务培训,提高全行干部职工的素质;三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人才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机制,实行以绩定酬,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四是借鉴外国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引进、吸收先进的经营手段,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科学管理程度。

第四,实行完全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国际上商业银行通行的经营方法。主要按照对称的原则,不断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谋求经营上风险最小化和受益最大化,追求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实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改革:一是发展多元化资产、实施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相统一。把资产的发展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资产分流,改变资产的单调性;二是建立合理的自有资金补充制度,提高资本充足率。允许商业银行在实现利润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以补充自有资金,允许通过发行股票补充自有资金,加快国有银行股份化进程,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来筹措资本,增加附属资本内容;三是积极拓宽负债来源,增强银行业实力。开拓筹资渠道,增加负责品种,保持负债的合理结构与持续增长,使负债多渠道、低成本,并与资产期限、利率结构相对称。

第五,实现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应对经济风险和信誉风险进行管理。经济风险主要是指信贷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誉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差,不能保证客户提存而遭受信誉损失的可能性。信誉风险最终结果则是经济损失,严重的可能造成银行倒闭。所以,我们对资产负债实行风险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要有支付能力,要有足够的现款清偿债务,保证客户提取存款,从而保证银行信誉不受损失,避免客户挤兑。所以,必须保持合理的备付金比例。短期资产与负债也要保持基本平衡二是信用风险管理,就是要加强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信用风险是在信用关系中产生,只要有借贷关系,银行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便依附于企业生产资金运动过程,即依附于一个具有风险的过程,其实质银行信用风险的根源来自于企业的风险。所以,银行必加强控制贷款的逾期率,使其不得超过5%,减少信用放款,加大抵押担保贷款的力度,不断优化贷款结构,注意控制对某一企业贷款的比例。另外,还必须加强结算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资财风险管理和汇率风险管理,制定、完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加强风险防范。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银行改革中的八大矛盾与对策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