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指导论文_李桂芝

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指导论文_李桂芝

李桂芝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33000

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是由于血管的病变使脑部供血不足,脑组织缺氧而导致的局部性坏死。[1]具有发病急且坏死不可逆的特点。[2]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与脑出血相比,脑梗死的死亡率略低些。但是如果处理或是治疗过迟的话,也很容易留下身体麻痹,言语障碍等后遗症。

脑梗死的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病、维持生命功能和处理并发症。阻止血小板的聚集,有助于预防心内新血栓的形成。应用抗凝及溶栓疗法。在急性期,如条件允许可考虑适当早期给予亚低温治疗。康复治疗。调整血压等其他治疗。目的在于阻止脑缺血的进一步发展。减轻脑损害。应根据患者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情况确定治疗方案,给予个体化治疗。本文针对脑梗死患者常用药物做出相应的药物指导: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斯匹林

抗血栓,该药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中风,继发脑卒中 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

用法:口服肠溶片应饭前用适量水送服。中风的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每天100-200mg。|脑梗死急性发作应一次性口服阿斯匹林300 mg,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服用期间不能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肝肾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服用期间应观察有无胃肠道出血或溃疡症状,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及时通知医生。

2降压药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判断标准将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称为高血压。[3]口服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并且定时监测血压,在服药前二周,至少每天测量一次血压,大约三周时间基本可以降血压控制住。口服降压药必须长期坚持服用。很多患者口服降压药致血压正常后就擅自停药,而且漏服药物,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长期反复会导致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患者及家属应重视起来,未经医生同意,不可任意停药或者更换药物、调整用药剂量等。

3降脂药

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应每天定时定量坚持服用,如忘记服药想起后立刻补服,如果第二天想起,不建议补服。建议每晚睡前定时服用,才可发挥最佳药效。他汀类药物服用3个月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肝脏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如果转氨酶升高在正常值3倍以内,可继续服用,如果超出3倍应立即停药复查血化验,并听取医生的建议。服用降脂药期间应尽量不要饮酒,饮食宜清淡。

4溶栓药

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链激酶和尿激酶。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包括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瑞替普酶,兰替普酶等。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有无出血倾向,皮肤及粘膜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注射部位有无渗血,胃出血,便血,血尿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刘俊丽,高秋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健康世界,2018,26(15):7-8

[2]高传琴,潘芸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影响的分析 福建医药杂志,2016(2):138-139

[3]黄满菊,李亚芳,欧丽芳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健康世界,2018,05,26(15):152-153

论文作者:李桂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指导论文_李桂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