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的几个质量控制点的思考论文_李欢

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的几个质量控制点的思考论文_李欢

安徽安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也十分迅速。以沥青路面大中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研究修整过程中若干个质量控制的要点,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控制措施,希望能够给予我国公路施工部门一些工作上的帮助,帮助提高我国公路修整的水平及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及更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质量控制

引言

以沥青路面大中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研究修整过程中若干个质量控制的要点,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控制措施,希望能够给予我国公路施工部门一些工作上的帮助,帮助提高我国公路修整的水平及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及更优质的服务。

1概述沥青路面实施大中修概念

根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道路的养护工程应根据其工程性质、技术状况、工程规模、工程量等内容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改扩建工程。沥青路面中修工程是指对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定期的维修工程,以恢复道路原有技术状况,其工程数量宜大于400m2-8000m2;大修工程是指对道路较大损坏进行全面综合维修、加固,以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进行局部改善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工程,其工程数量宜大于8000m2或含基础施工的工程宜大于5000m2.工作人员结合实际工作遇到的路面损害的情况提出了大中修的基本概念。其具体概念是:对路面的局部损坏路段通过加铺、封层以及维修、加固的方式改善公路路面的问题,以恢复原设计标准,提高公路通行能力。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对之前的公路进行优化和处理,如改善坡度过陡的问题或者是弯度过急的情况等。通过加强对公路路面的大中修能够很好地保障公路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沥青路面大中修质量控制重点

2.1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质量

沥青、矿粉、集料是路面施工使用的几种主要材料,其中沥青是关键性材料,因此沥青材料质量控制工作非常重要。在选购沥青材料时应进行随机抽检,选择符合要求的沥青材料,然后按照沥青材料类型的不同进行材料放置,注意普通沥青存储罐的温度应在130~170℃之间,改性沥青存储罐的温度应该在180℃以下。随着矿粉细度的变化,沥青混合料性能会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必须将矿粉细孔控制在0.075mm左右,通过率保持在75%~100%之间,如果使用的矿粉量过多,混合料的耐久性、水稳性及强度都会随之降低,相反矿粉量使用过少,其力学强度必然会降低,所以,矿粉使用量一定要满足要求。此外,集料主要由坚硬、清洁的石质材料构成,注意将破碎机产量维持在均衡条件下,保证集料级配的稳定性,加工的块石必须满足洁净要求,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强化料场管理力度,避免出现粉尘污染等问题。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需严格按照要求掺加纤维稳定剂。

2.2选择使用最佳的配合比

设计沥青公路混合料配合比的时候应该正确认识到适宜配合比在施工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其设计水平的高低,将会对公路的整体使用性能产生直接影响。设计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并掌握施工现场的环境气候、交通状况、可能出现的病害现象,在以往经验的帮助下开展相关试验,来选择最佳的沥青使用级配设计方案。在设计配合比的时候,各项温度指标应该确保能够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关注样品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按照标准要求施行取样最终确定设计方案。选择使用的合成目标级配设计在0.3~0.6mm之内不能出现“驼峰”,整体满足近似一条顺滑曲线的要求,锯齿形交错不超出规定的范围。在设计生产配合比的时候。首先进行二次筛分,然后取每个热料仓中矿料的样品施行筛分,整理筛分数据资料,计算获得每个热料仓最适宜的供料比例,矿质混合料级配与目标配合比标准级配相互契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路面的修整过程中,务必要对每个路段的试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确保满足标准要求之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施工,预防出现不合格的施工路面。

2.3静力灌浆施工质量控制

项目实例为提高路基土基强度,对路基轻微沉陷路段采用了静力灌浆加固处治,注浆的目的是通过在路基内灌注水泥粉煤灰浆,对路基松散部分进行充填与胶结处理,增强路面底基层与路基土整体稳定性和强度,从而提升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及抗变形能力。静力注浆采用从中间到两边的顺序进行注浆,以保证注浆的有效性与连续性,注浆过程中应跳孔进行,每次跳孔的数量在2~3个之间。比如在对路面塌陷问题处理进行注浆修复时,需要确保注浆作业时的压力稳定、当塌陷的路面抬升量5mm或者塌陷路面附近出现局部拥包时,即可停止对该塌陷方的注浆作业。灌浆作业可从沉陷量大的地方开始,由大到小,当相邻孔或接缝出现冒浆时,停止泵送。吸浆量大的钻孔,采用自流注浆并可掺入粉煤灰,吸浆量小的钻孔则采用加压注浆,浆液为纯水泥浆,遵循先稀后浓的原则。漏浆、冒浆或吸浆量大的钻孔,采用地面封堵和间歇、限量、变级轮灌等方法处理。注浆要保证钻孔注满,注满到孔口不再吸浆时才可止浆,止浆后应用碎石加水泥浆将钻孔填实封闭。注浆中必须加强观察,分析注浆情况的变化,现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注浆质量。注浆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的原则,即以注浆两控制,压力作为校核值。

2.4大中修技术分析

(1)处理裂缝问题针对公路中出现裂缝的情况,工作人员在修补过程中需要采取良好的技术进行处理,如果公路中发生的单条长裂缝情况,在修补过程中需要清除周围的杂物,并且将沥青回填至裂缝位置。当前阶段的施工中还可以采用高分子抗裂贴,该材料在传统材料中增加特殊料,能够在回填中有效提升咬合力以及吸附力,从而很好地修复公路中的裂缝。如果公路中出现密集型的裂缝问题,在实施修复过程中可以通过聚酯玻纤布进行处理,即能够让公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以及拉伸性,进而提升公路的稳定性。(2)路面松散、坑槽和沉陷问题的处理公路路面受到车辆长期的碾压,有的部分已经出现松散、坑槽以及沉陷的问题,工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要加强控制。第一,工作人员在处理之前,需要对路面实地勘测,结合这些病害的具体情况以及损害公路的程度做好维修计划;第二,公路路面发生坑槽的问题,若主要出现在路面的表层,在修复过程中可以实施普通填充和临时修补;如果公路路面发生坑槽、松散以及沉陷的情况较为严重,原路面基层强度达不到要求,在修复工作中就需要重新做路基层,不断提升公路的承载能力;第三,路段发生连续坑槽的情况,工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则需要对相关的路段实施铣刨以及挖除,提升路面的稳定性,防止公路路面再次出现坑槽的问题。

结束语

改革开放40周年来,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截止2017年年底,已达到477.35万公里。高速公路覆盖了97%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国省干线公路连接了全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农村公路也达到了400多万公里。不管使用的是沥青砼路面还是水泥砼路面,后期养护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工作人员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设计、修好路,还需要加强对公路的后期养护。在大中修的过程中,注重质量控制,加强质量监督,让公路这条连接世界各地的纽带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欣.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摊铺与压实的施工质量控制[J].福建交通科技,2018,02:22-24+36.

[2]肖友高,张明伟,李春阳.深度探讨沥青路面公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7,10:95.

[3]赵斌,景志远,汪彦芳,马树勋.浅谈呼和浩特绕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S1:53-55.

[4]孙文,鲍澍,郭桂芝.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翻修工程质量控制措施[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7,01:40-42.

[5]刘彩旗,潘建业.公路养护路面大中修工程施工中出现厚度偏差的原因分析[J].科技资讯,2018,(15).

论文作者:李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的几个质量控制点的思考论文_李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