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论文_韦凤梅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论文_韦凤梅

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头塘中心小学

摘要:各种不同的问题是组成数学学科的关键性内容,我们强调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数学逻辑思维,这对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索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相关知识,并为更好的实施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

一、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1.内涵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是指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方法不仅限于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体现着多样化。如果两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体现出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认为这两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隐含的基本数量关系的则能体现出问题的情境。也可以说,如果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那么两中方法中体现出来的基本数量关系就不同。

2.本质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实质上就是开发出对同一个问题的多个产生链条的行为。从本质上说,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就是数学理论构造的多样化。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当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时,由于学生私人感悟程度、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思维倾向等因素的不同,他们所能感悟到的相关知识、策略、方法、技巧也就不会相同,进而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不同的学生经常产生对同一问题的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这一现象是小学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正是因为这些,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同样重视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运用多种不同方法解决的能力。

二、研究的必要性

1.问题是数学本身的内在组成部分

任何科学的宗旨都是解决问题,同样,在数学学科的发展史中,任何的新内容、新知识点,都是因为眼前无法解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了这些新的内容,这就客观的推动了数学学科的发展,也可以说,问题是数学学科发展的推动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能说明这一问题的实例繁多,例如五次以上代数方程求解问题、古希腊几何尺规作图三大难题、近代数学难题、伯努利最速降落线问题、费马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李曼猜想……不胜枚举。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曾经指出,提出新问题会导致数学学科产生变化,数学就是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

2.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明确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能从给定的信息中衍生出其他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便能够促进求异思维和转换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助于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如果数学问题能不满足于一种解决方法,能够努力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便是数学学习成功的一大标志。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时机地启发学生从不同视角研究问题,提出对相同问题的不同构想,努力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充分联系多个相关知识点,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加强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发展的薄弱

我国现行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却不常出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在很多学校中,一题多解的教学只会出现在某些特殊班级中,只有所谓的优等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方面的学习。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下我国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话教学发展的薄弱。

三、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的建议

1.注重学生的综合建构

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一方面,要着眼于对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应该着眼于在学生的意识综合建构这些方法,不应该简单地以培养学生形成对一个问题用多种思维方法解决为唯一目的,一定要注重学生综合解题意识的构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高水平的数学逻辑思维。

2.注重基于问题情境的规定性来开发不同的解决方法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教会学生多种不同的数学算法,不涉及数量关系、问题所处的情境等因素的话,教学就不会起到它应有的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另外,如果只是在教学种单纯的体现出算法多样性,而不注重思维的多样性的话,课堂教学就会逐渐的走向机械性的重复教学模式。可见,在进行一题多解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实现算法的多样化,就不会起到培养学生创造性逻辑思维的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一题多解的教学时,一定要注重从问题的情境方向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开发多种解决方法

很多的教育学研究者批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罗列出一个问题的所有解决方法,然后不假思索地直接向学生灌输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指出,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上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完全不注重启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学生学会了这些解题方法,也是简单的囫囵吞枣,学生只是学会了模仿,不可能真正的领会到这些解决方法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学习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一味的包办代替、强行灌输,根本不能让学生在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学习中得到创造力方面的锻炼。

四、结语

现今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有教学方法类的原因,也有重视程度上的。这就要求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改变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低效性,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这一数学教法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只是开了个头,提出了一些个人认为行之有效的建议,但这绝不是这一问题已经完成了的标志。衷心希望这一研究课题,能够受到更多的数学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从而推进我国数学课程与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建生.变式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2003,(1-3):11-12.

[2]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20.

[3]蔡桂荣.妙用一题多解培养创新思维[J].黄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69-71.

[4]曹培英.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问题解决[J].课程・教材・教法,1999,(9):44-48.

[5]陈启桂.应用题复习的一点做法[J].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6):31-32.

论文作者:韦凤梅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论文_韦凤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