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下的民族地区_中西部地区论文

“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下的民族地区_中西部地区论文

“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下的民族地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景论文,民族地区论文,目标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摄影/谭优华

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黑爱堂以为:“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下的民族地区——

·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东南沿海将加强与西部的联系

·逐步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东南沿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不会改变

·“九五”规划将使中西部地区(包括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历史的新时期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别。”这是中央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不仅对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先行一步,是邓小平同志的战略决策,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开创我国历史新时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代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主渠道是海上运输,因此,沿海地区、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一般比内陆地区、内陆国家要快一些。沿海地区发展了,然后沿江、沿路向内陆地区推进,这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国首先开放了一批沿海城市并在沿海地区建立经济区和经济技术开放区。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又不断在沿江、沿边和内陆地区增设了一些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将来,继续发挥东南沿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不会改变。因为用削弱和限制东南沿海发展办法来加快中西部发展是不可取的,而且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不利。

针对东西部地区及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形成的差距问题,五中全会已决定采取有力措施,从“九五”计划开始着手逐步解决,同时提出了五条针对性很强的措施。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且少数民族地区也大多是贫困地区,这三方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集中表现为地区差别。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就为缓解这三方面的矛盾创造了条件。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国东南沿海一向人多地少,资源贫乏。但技术经济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加工工业区。而中西部地区则与东南沿海情形相反。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大多从“三来一补”起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两头在外”。目前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正面临建设“经济新优势”、“第二创业”的严重任务。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加强和中西部地区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一、可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品;二、可以和中西部地区联手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三、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建设零部件、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农、牧产品的供应基地。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包括民族地区)的联合与协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个趋势还会不断加强。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从1979年—1995年的17年里,经济年平均增长9.8%,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粗放经营为基础的。其特点是:高速度、低效益。因而国家财政困难不断加大。1994年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下降到11.8%,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预算内投资仅占3.5%, 实际财政赤字(名义赤字加国家债务)达到1800亿元以上。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能力。要改变这种情况,增加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首先要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实现两个带根本性的转变。而这些都不可能很快办到。发达的市场经济是以发达的交通、通讯为前提的。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联合发展现在已经开始,发展前景广阔,但它也有一个由近到远、由少到多的渐进发展,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为了逐步缩小地区差别,全国各地区都要全面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加大改革力度、理顺经济关系、推动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建议”,决定从“九五”计划开始,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它标志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那么,中西部地区(包括民族地区)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呢?

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中西部地区(包括民族地区)既要看到东南沿海的地区优势,又要看到本地区的优势,以增强信心。既要看到和东南地区的差距,又要看到这两个地区的互补性很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东南沿海地区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的支持。它可以为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提供丰富的能源、动力、原材料、农牧产品,提供一个广大的国内市场。要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发挥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这是一个重要前提。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扩大对内、外开放,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有利条件,不要害怕他们赚钱。不赚钱,谁也不会来投资。因此,不断改变区域内的软硬环境,保证外来投资者有利可图,是拓宽引资渠道,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通讯建设。这个任务对中西部地区来讲是极其艰巨的。它既要求中央给予大力的支持,也要求中西部地区作出艰苦的努力。

第三,搞好地区发展规划。中西部地区必须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经验要很好地学习,同时也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有所创新。要大力发展农林牧及其加工工业,开发能源、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越要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培养自己的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知名度,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开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标签:;  ;  ;  ;  

“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下的民族地区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