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菌株来源分析论文_苏维

(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菌株来源,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DL-96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用WHONET5.6统计方法回顾性分析其来源与科室分布。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66株,其中分离科室居于前两位的是呼吸科、ICU,分别是63株和32株。标本来源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最多的标本是痰液及分泌物,其中痰液138株,所占比例为83.2%;分泌物12株,所占比例为7.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院内ICU、呼吸科。菌株来源最多的就是痰液,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菌株来源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020-02

Analysi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source of strai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strains andsources of hospit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Methods Using the DL-96 automatic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the detec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Zhuhai Dier bioengineering limited production, analysis its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departments using WHONET5.6 statistical methods review. Results In 2014 January to 2014December in hospital in the detection of 166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he separation of departments in the top two are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ICU, were 63 strains and 32 strains.Specimen source separation of samples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the most sputum andsputum secretion, among them 138 strains, accounting for 83.2%; 12 from secretions, accounted for 7.2%. Conclusio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 mainly occurred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and ICU.in hospital, sputum is the most,source of strain, mainly caused by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Key words】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inical distribution; Source of strain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它是一种非发酵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在潮湿处能长期存在,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细菌之一。该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作为该菌与荧光假单胞菌的鉴别要点。它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能引起临床各种感染和医院内感染。为了给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对绵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分离出来的16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菌株来源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66株铜绿假单胞菌来自绵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的住院患者标本,包括痰液、分泌物、尿液、血液、引流液、胆汁、咽拭子等标本,并且排除同一患者在1周内的重复菌株,同时搜集临床资料。所有菌株经常规分离培养后,按统一的方法进行鉴定。

1.2 培养皿

采用郑州安图公司生产的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

1.3 仪器与试剂

采用迪尔生物公司生产的DL-96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与配套的DL-96NE鉴定卡。该鉴定卡的检测原理是:检测待测菌株在生长过程中对氮源、碳源的代谢能力和代谢产物。分析系统将获得的结果与已知模式菌株进行比对,运用“双岐-矩阵”法计算出待测菌株的鉴定结果。

该测试卡对样本有以下几点要求:①待检菌株在有氧条件下及常用培养基(营养琼脂,血液琼脂平板)中生长良好;②待检菌株必须是革兰染色阴性,杆状;③待检菌株应该是氧化酶阳性(部分例外);④待检菌株必须是葡萄糖发酵试验阴性;⑤?待检菌株必须是纯培养物(菌落或菌苔),菌龄为24~36h。

2.结果

2.1 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

2014年1月-2014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66株,其中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痰液、分泌物和尿液,分别占83.2%,7.2%,4.8%。病原菌在标本中的分布及构成比详见表1。

3.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感染中,是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后居于第三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同时它也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它的传播途径和污染源是多样的,特别是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极易引起感染。感染可发生于很多解剖部位,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耳,骨,眼,尿路和心脏瓣膜,感染部位与细菌的入口及病人的易感性有关。国际院内感染监测系统(NNIS)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第二位[1]。但是要注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军团菌肺炎,伤寒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相鉴别。铜绿假单胞菌也易导致尿路感染。因为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泌尿道交叉感染的常见菌,占院内感染尿路分离菌的第二位,留置导尿管是截瘫患者获得感染的诱因。

从表1报告的166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标本类型分布来看,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83.2%,位于首位,与文献[2]报道的基本一致,临床应加强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与预防控制。在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它的存在。并且铜绿假单胞菌具有黏附力,以至于铜绿假单胞菌很容易寄生,黏附于呼吸道内。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一般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是一旦病人免疫力低下时,呼吸道内微生物的动态平衡就很可能被破坏,铜绿假单胞菌就很可能大量繁殖,成为致病菌,临床上高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别是在呼吸道疾病中发生率较高[3]。

从表2报告来看,铜绿假单胞菌科室分布主要在呼吸科和ICU,分别占38.1%和19.3%。因为呼吸科患者多合并慢性气道炎症,存在呼吸道免疫防御功能障碍,属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好发人群。而在ICU,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肺部感染概率是很高的,这可能是因为铜绿假单胞菌易寄居在各种管道上。在ICU,大多数病人都多次进行侵入性操作,如气管切开,导管插管,机械通气,留置胃管等,因ICU患者长期住院,并且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造成机体抵抗力低下,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机率就更大了。因为铜绿假单胞菌属于条件致病菌,某个患者身上携带,但是可能对他不治病,但是如果置管,导管呼吸机等消毒不干净,其表面上带有大量铜绿假单胞菌,这样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所以在ICU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是很高的。某些学者就此也做了相关论述[4]。

本次调查大多数是高龄患者,他们由于年龄很大,自身抵抗力就很低下,那么铜绿假单胞菌就更容易感染该人群。有学者研究表明高龄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这与老年人的各项生理功能减退,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细胞的纤毛功能减退,心脑血管的压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病的影响,导致老年人易发生院内感染[5]。

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中分离最多,大多数也存在于呼吸道内,ICU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机率也很高,这可能与该菌的生活习性、特点有关,也可能与人群分布,年龄,身体素质有关。总之,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病原菌,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监测对象之一[6]。

由于该菌在自然界分布比较广泛,而且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也较强,我们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医院必须严格消毒病房、器械、敷料,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要勤洗手,认真执行无菌操作;对携带多药耐药病菌者进行接触隔离,以防引起医院感染。还要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接触,有皮肤创面都应及时消毒处理。

【参考文献】

[1] Gaynes R,Edwards JR.Overview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caused by gram-negative bacilli[J].Clin Infect Dis,2005,41(6):848-854.

[2]曲文秀,张智杰,颜恒毅等.2007-2009年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480-1482.

[3]段新颜,梁丽霞.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分析[J].青岛医疗卫生,2014,46(4):297-298.

[4] Fujitani S,Sun HY,Yu VL,et al.Pneumonia due to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rt I:epidemiology,clinical diagnosis,and source[J].Chest,2011,139(4):909-919.

[5]肖永红,王进,赵彩云,等.2006-2007年mohnarin细菌耐药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051-1056.

[6]黄学忠,林佩佩,陈晓飞,等.细菌耐药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东南国防医学,2012,14(4):301-304.

论文作者:苏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菌株来源分析论文_苏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