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与设备改造研究

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与设备改造研究

杨庄[1]2002年在《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与设备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昌冶炼厂采用传统的密闭鼓风炉熔炼工艺与设备,技术中存在的诸如: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制酸无法实现双转双吸、环保不能达标等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传统密闭鼓风炉熔炼工艺与设备的分析和研究,结合金昌冶炼厂的实际情况,提出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与设备改造的目标。论文对国内外铜熔炼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熔炼工艺与设备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当今先进的闪速熔炼、诺兰达熔炼、顶吹浸没式喷枪熔炼进行的技术经济比较,结合金昌冶炼厂实际情况和改造的目标,确定了采用顶吹浸没式喷枪熔炼技术对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与设备改造的总体方案。通过对国内外同行业厂家的考察与技术交流,结合其生产实践经验,完成了改造技术方案设计,并对改造中的主要工艺设备:熔炼炉及其冷却方式、耐火材料、喷枪寿命、炉顶和出口烟道、离心鼓风机、铜渣沉降分离设备、余热利用设备、烟气收尘设备、物料制备设备、制酸系统工艺设备、供电系统、制氧站扩建工艺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转炉设备等进行分析研究、选型设计与优化。文章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改造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着,能够达到改造的预期目标。

张复加[2]2002年在《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改造及环境治理》文中认为介绍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改造及环境治理工程的生产规模、硫量平衡和SO2排放情况,分析了防治SO2污染的具体措施。

申其新[3]1998年在《用ISA熔炼技术改造金昌冶炼厂的可行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了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改造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ISA熔炼技术的优越性,并与奥托昆普闪速熔炼及诺兰达熔炼技术做了比较,分析了年产10万t粗铜冶炼厂的投资和操作费用构成,进行了ISA熔炼技术模拟计算,得出了采用40%富氧浓度熔炼、生产含铜61.55%的高品位冰铜、造铜期采用27.76%富氧吹炼工艺,粗铜生产规模可达8万t的结论。

胡丕兴[4]2011年在《提高澳斯麦特炉炉衬寿命的研究》文中提出澳斯麦特炼铜法是一种连续式铜熔池熔炼法,在铜冶炼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实践。但是在澳斯麦特炉熔炼过程中,由于熔体始终处于搅动并且剧烈翻腾状态,熔体对澳斯麦特炉炉衬的损害较严重,从而导致澳斯麦特炉炉衬寿命相对较短。为了提高炉衬寿命,降低损耗,提高生产率,本论文对澳斯麦特炉炉衬寿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提高炉衬寿命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措施是让高温熔体尽可能的粘结在炉壁的砖衬上,即依靠炉衬挂渣的方法保护耐火材料,进而对炉衬进行保护。而挂渣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合理控制炉内温度,将温度尽可能控制在1150~1220℃,避免炉内温度过热,对炉衬造成安全隐患。在过高温度下炉内壁挂渣质量差,加速炉内衬的蚀损。(2)合理控制渣型在1.2~1.4之间,其粘度小于5泊(1200℃),流动性适当。(3)合理控制热量传递,要求炉壁从炉内吸收的热量可以及时向炉壳外传递出去,可采用高导热率的耐火材料砌筑,并在炉壳与耐火材料之间捣打高导热石墨粉,同时确保水幕冷却均匀覆盖炉体外壳,将冷却水幕的温度差由原来设计的7~8℃改进为10~15℃。使炉衬温度能在短时间内降下来,保证炉衬内表面的温度低于熔体温度,确保炉衬挂渣质量。2、严格控制喷枪的浸没深度控制合适的喷枪浸没深度,使其顶部以插入熔体层200~300mm处为宜,这样尽可能地减少了炉衬的聚冷聚热,提高了炉衬的寿命。3、稳定加料量合理控制均匀稳定的加料量,使各工艺参数相对稳定,炉子操作维持常态化,有效的避免炉内聚冷聚热,从而降低耐火材料的损耗,提高炉衬寿命。通过以上改进措施,不仅使澳斯麦特熔炼炉衬寿命达到19个月左右,而且提高了喷枪喷入的含氧量(最高达46%),生产作业率从设计时的85%提高到目前的96%,日处理精矿量由设计的1000吨提高到3000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朱莉, 戴进[5]2008年在《铜陵公司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改造通过环保验收》文中研究说明本报讯 铜陵公司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改造及环境治理工程在继3月24日通过安徽省环保局环保验收后,5月27日,又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其进行的工程竣工环境保护现场验收。 金昌冶

张复加[6]2002年在《金昌冶炼厂技改工程SO_2的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改造及环境治理工程生产规模、产品方案、硫量平衡和SO_2排放情况以及SO_2污染防治措施分析,该工程排放烟气SO_2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SO_2排放量能够满足总量控制指标:1500t/a。

赵荣升, 张志国[7]2016年在《铜陵有色奥炉搬迁改造项目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实现技术升级和改善环境的目的,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昌冶炼厂启动搬迁改造工程。该项目在熔炼工艺、吹炼工艺、脱硫工艺上经过反复比选,最终决定采用"铜精矿配料—圆盘制粒—富氧顶吹熔池熔炼—智能数控吹炼—回转式阳极炉精炼—PC电解精炼"流程,并采用稀酸动力波洗涤净化+两转两吸+"脱硫"工艺,年产电解铜200 kt、硫酸760 kt。

杨庄[8]2004年在《澳斯麦特熔炼技术在金昌冶炼厂的应用及改进》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澳斯麦特熔炼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对金昌冶炼厂改造的适应性,阐述了金昌冶炼厂改造的必要性和改进的主要内容。

衷水平, 陈杭, 林泓富, 吴健辉, 刘闯[9]2017年在《我国铜熔炼工艺简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我国主流铜熔炼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旨在为我国铜冶炼工艺的选择和绿色熔炼提供参考。

贾荣, 王功强, 何桂荣[10]2016年在《金昌冶炼厂净液系统技术改造与生产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了金昌冶炼厂原净液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实行技术改造,改变了原净液系统工艺落后的状况,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档次,为电解车间的正常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自投产以来,净液系统生产稳定,运行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

[1]. 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与设备改造研究[D]. 杨庄. 中南大学. 2002

[2]. 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改造及环境治理[J]. 张复加. 有色冶炼. 2002

[3]. 用ISA熔炼技术改造金昌冶炼厂的可行性[J]. 申其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1998

[4]. 提高澳斯麦特炉炉衬寿命的研究[D]. 胡丕兴. 江西理工大学. 2011

[5]. 铜陵公司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改造通过环保验收[N]. 朱莉, 戴进. 中国有色金属报. 2008

[6]. 金昌冶炼厂技改工程SO_2的控制[C]. 张复加. 2002年全国铜冶炼生产技术及产品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2

[7]. 铜陵有色奥炉搬迁改造项目探析[J]. 赵荣升, 张志国.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6

[8]. 澳斯麦特熔炼技术在金昌冶炼厂的应用及改进[J]. 杨庄. 中国有色冶金. 2004

[9]. 我国铜熔炼工艺简析[J]. 衷水平, 陈杭, 林泓富, 吴健辉, 刘闯.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7

[10]. 金昌冶炼厂净液系统技术改造与生产实践[J]. 贾荣, 王功强, 何桂荣. 世界有色金属. 2016

标签:;  ;  ;  ;  

金昌冶炼厂熔炼工艺与设备改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