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元教育环境促进小学生品格教育的探索论文_傅荣华

整合多元教育环境促进小学生品格教育的探索论文_傅荣华

重庆两江新区星光学校 400017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教育,是人生成长历程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切实重视小学基础教育,在抓好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不断强化小学生的品格养成教育,确保小学生教育健康发展,确保每个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多元教育 品格教育 探索

品格是指人的品性、品行和人格。根基品格教育:根基教育以“更新、顺服、仁爱、接纳、尽责、诚实、坚韧、公正、谦卑、节制、感恩、信心”12种核心品格为基本教育内容,是一种内容明晰、目标明确、立足起点、瞄向终点的养成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往下扎根,向上结果。

一、重视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召力

品格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即使学生有什么错误的行为,教师也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而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再次,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要努力提升自己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领悟,提升学科专业素养,进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二、细节德育,在现实的行动中检验品格的养成

细节是常识。我们把德育的大概念、大目标,细化成具体的、可视可感的基本德育要求,从点滴处入手、从细微处着眼,把握德育过程中的小细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存在的细微差异,我们积累了学生成长所需的100个细节行为,分主题、分层次、按学段展开进行,先后进行了“我是自理小能手”“我是文明礼仪的小学生”“我是爸妈的乖孩子”“我是节约小能手”“我是守时守信的小学生”等主题内容的训练。

1.从细节入手,研究适合的德育方式。细节德育主题教育是在循序渐进中进行的,根据孩子行为品格养成的规律,学校每三周实施一个德育主题,每个德育主题都有详细的具体内容,学校设计评价栏目,每周班队会由班主任老师讲要求,由家长做好该德育细节学生在家里表现情况的评价,然后反馈到班主任手中,班主任再评价,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从细节入手,塑造教师的品格魅力。德育,更需要教师的耐心、细致和强大的亲和力。所以,教师品格的力量直接关乎学生的成长。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细节德育的同时,把教师的品格放在首位。通过读书学习、校本培训、专家讲座、团体活动等,让老师在细节德育教育中掌握理念,学习途径和方法,同时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品格魅力,成就细节德育品格教师。清晨进校,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还之以礼;领导为学生颁奖,老师真诚鼓掌;大课间,老师跟孩子们一起跑步、做游戏;所有的老师在进教室上课前,先照一照门口的阳光镜,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微笑感染学生;班主任每天用微信跟家长沟通学生的点滴,家庭作业本上写满对孩子的评价;老师边拿着小锤子敲打学生凳子上冒出的小钉子,边跟学生谈笑风生……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关爱学生、感动学生。我们的细节德育教育就崇尚这种大道无痕的教育境界。

3.从细节入手,开发大型品格体操。细节德育落实在学生成长的每一天,为巩固和深化学生的行为品格,我们开发了大型品格训练操,在课间,伴着朗朗的诵读,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一招一式,自如伸展。口诵力行,叩击心灵。

4.从细节入手,关注学生的自律习惯。学校推行人人参与、全员管理的方法,通过具体的班级量化考核方法,检查成绩一天一公布,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颁发红旗中队锦旗,每月颁发阳光笑脸标志,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自律能力的品质。

三、结合课堂知识,渗透思想品格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人受益一生。而小学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故而十分重要。作为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以及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通过各学科渗透,使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深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华国栋 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

[2]孙祖复 分组教学模式种种[J].外国教育资料,1992,(1),2-6。

[3]杨开城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21。

[4][美]汤姆林森CA. 刘颂 译 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48。

论文作者:傅荣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整合多元教育环境促进小学生品格教育的探索论文_傅荣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