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黄雪开

探讨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黄雪开

广东筑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对民用建筑的整体质量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民用建筑的质量,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影响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强度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提高其强度的措施,最后介绍了其质量验收,希望能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

现阶段,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人们要求民用建筑能具有更高的质量。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广泛应用在民用建筑工程中,它直接关系着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不断地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为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应重视施工经验的积累,并分析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相应的采取一些改进措施,认真执行其验收工作,从而加快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步。

1 分析影响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强度的原因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其施工质量的关键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而建筑所用水泥的强度越高,则相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也越高。同时,在水灰条件相同时,水泥的标号也密切关系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水泥标号越高,则配制出的混凝土也就具有越高的抗压强度。所以,为了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则必须使用正确的水泥标号,标号用错既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又会直接引发安全隐患。除了水灰比与水泥标号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外,粗骨料也会产生影响,粗骨料强度确定后,其表面具有越大的粗糙度,则水泥砂浆具有的粘连性也会越强,如:和鹅卵石相比,碎石的粘连性就更大,因此在水灰比一样时,粗骨料应首选碎石材料。

2 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混凝土材料应合理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首先应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矿物细掺料、水泥及砂石构成了混凝土,应结合工程需要,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其中水泥的作用十分关键,它密切联系着混凝土强度和硬度,施工人员需要参照水泥标号和富裕系数,来进行选择。同时,在选择材料时,施工人员还应适当考虑水泥的用水量和稠度。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关注砂石质量,以防掺入杂质砂石。添加剂也是重要的混凝土材料组成部分,施工人员为了避免混凝土开裂现象出现,应尽可能选用品牌产品,以防出现施工安全隐患。

2.2 强化模板施工管理

模板施工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在使用模板前,施工人员应先将模板清洁好。而在清洁模板中,应结合模板材质来确定清洁方法,比如,木模板的结构较复杂,应用清水来进行清洁,完成清洗后,还应检查水渍,以防出现外漏现象,在清洁模板时,还需要将缝隙堵住。

钢模板不同于木模板,在清洁刚模板时,需处理缝隙。为了保证模板的安全性,则还需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模板是否能移动,该现象一旦出现,则应采取措施来进行改善。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对检查模板支架,保证其与施工规范相符。实施检查工作是为了发现并解决问题,为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对于模板的拆除,应重视混凝土强度,确定其符合标准后,才能拆除模板。采用模板是为了有序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所以在拆除模板时,还应把握好时间,以防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3 强化钢筋施工管理

目前,建筑施工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原料,因而在建筑施工行业,十分重视混凝土原料的调制,尤其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等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管理钢筋施工时,第一,应将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在施工前,应确认好钢筋保护层厚度,确保钢筋和混凝土间的握裹力足够强,同时还应合理布置钢筋,严格管理工程的每个施工环节。第二,还应认真考虑钢筋密度,钢筋密度若过大,则选用的砂石质量应更好。钢筋密度若过小,则选用豆石即可。另外,钢筋密度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还需考虑其他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施工人员还应适当保护钢筋,以防损害钢筋,并减少材料损耗。

2.4 合理进行混凝土的配置

在配置混凝土原料时,若骨料中含有过量的泥,则会提高混凝土的干缩性,从而干缩类裂缝较易形成,因此,在设计配合比时,应选用规范的建筑原料。水泥的安全性也会影响混凝土构造平稳,因此,在选择水泥时,首先应通过实验,选出安全性高的水泥,尤其是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更应合理控制水泥用量,尽量选用矿渣类水泥等具有较低水化热的水泥。同时,还应考虑在混凝土原料中适当添加掺合料及外加剂,如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泵送剂等,既能减少水泥用量,又能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易性、抗渗性及抗离析性,从而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此外,在设计混凝土原料配比时,实验和监管工作人员必须从旁进行引导,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适当调节混凝土的砂石掺配比重、拌合工艺及浇筑振捣方法等。

2.5 进行振捣和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分层浇筑方法。为了与工程施工要求一致,则应控制层厚在200毫米至300毫米间。此外,还应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坚持相关原则,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将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有机结合。在振捣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应正确使用振捣棒,合理控制振捣时间(20秒至30秒),应关注混凝土表层情况,以便实现更好的振捣效果。此外,施工人员在安装混凝土模板时,应关注模板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偏差,进而影响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

2.6 做好养护管理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还需做好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这一般在浇筑玩才实施。在养护混凝土时,需尽可能采用自然防护,在混凝土表面,铺设草袋或薄膜等,以便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应其保湿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来进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工程的养护方法也在逐渐增多,为了混凝土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可适当添加养护剂,既能方便工程施工,又能节约精力和时间。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养护效果,还需控制混凝土的湿度,使养护能与相关标准一致。

3 施工质量的验收工作

作为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个质控环节,验收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①验收混凝土的外观;②验收混凝土的实际抗压强度。这两方面的验收工作应严格依照施工标准来实施。通过验收混凝土外观,能判断其整体质量水平,它主要检查混凝土表面有没有超标麻面、裂缝、露筋及蜂窝等,外观如果不合格,则施工方必须进行相应的加固或修改。验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时,一般会测试其最终抗压强度,如果强度不达标,则应及时进行整改,而且整改后,才能入住,以防发生意外。

4 结 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民用建筑大多采用混凝土建筑材料。所以,为了提高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则应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使施工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因此,在进行民用建筑施工时,应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并加强监督与管理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质量,促进民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匡晖.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与治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7(17):72.

[2]周波.试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31):163-164.

[3]任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探讨[J].门窗,2013(08):159+162.

[4]刘昕.探讨民用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3(01):54.

[5]包启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鉴定、修补及加固[D].浙江大学,2006.

论文作者:黄雪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探讨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黄雪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