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管理体制、计价方式、缺乏全过程监管三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关键性工作,是工程建设的成功保障。近几年,我国的建筑市场面临计价方式的转变,这就加大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急需解决新问题,笔者就自己的点滴经验就该问题浅议,旨在抛砖引玉,引出大家的思考。
一、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弊端
从当前建筑市场情况看,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
就工程定额而言,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等,地区省定额是由省定额站编制颁发在全省统一执行的,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又由政府颁发了市政定额,因为两部门的规则各行其道,实施过程的差异性、对立点在所难免,导致定额执行单位充满困惑,左右为难,上级部门仲裁难度也相应加大。
(二)计价方式落后,不适应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所采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式仍然是以定额计价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定额制定者充满包治百病的初衷和决心,所下达的定额往往大而不当,大处着眼由于,小处着手不足,甚至脱离工程实践,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基层建设数据,旧制度多年的沿用,虽然省去的思考麻烦,但带给定额执行者的却是无形的束缚,甚至阻碍行业进步。
目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发布的如下内容,工程预算定额消耗量、工程预算费用、相应价格等,它们都是依照社会的平均水平来进行编制的,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造价基本上属于社会平均价格。这种平均价格只能说是重要的参考价格,并不能反应具体企业实际消耗情况、技术管理水平,这样就对参与竞争的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很有可能限制了公平竞争。
(三)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目前市场恶性竞争情况明显,违背行业规律,造价过于偏低、缩减工期、不按质论价、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建设成品质量参差不齐,浪费社会资源等现象。极端的情形是,甲方、乙方、咨询中介机构沆瀣一气,故意提高工程造价,谋取暴利,性质十分恶劣。再如设计人员人为变更设计,抬高标准的情况也时时可见,再如由于事前调查的精度、深度不足,临到施工现场又提出变更设计的情况也存在着。再比如,投资方只希望以低价招标,忽略对投标者和材料商的资质情况进行把关,选择失误,结果导致出现转包行为,与此对应的是承包方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盈利”的方式承揽工程,靠合同漏洞和监控不力来“赚钱”,总之,上述种种,造成工程造价管理十分不容易开展,非常被动。
二、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明确了工程造价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基于此,结合笔者经验和专业人士的论述,现提出以下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改进新形势下的工程造价工作。
(一)建立一套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1、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强化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加快法规建设,规范建筑市场,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各工程造价主管部门众多亟需梳理,建立各部门定期的协调联系制度,工程造价的各级各类管理指标就可以衔接在一处有序执行。当前是政府组织管理为主,因该实现行业协会的强力介入甚至主导管理,鼓励设立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国家部门对政府和非政府投资分开管理,建筑材料与人力价格应回归市场,由市场决定而不是政策性调整,由直接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工作重点放到制定有关法规、政策,搞好协调,理顺关系,提供更好的甚至是信息化服务上。
(二)改革现行的工程计价方式,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这样,业主和招标单位充分沟通后,落实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以此编制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企业水平填报综合单价,它体现了投标人的整体实力,这样就实现了平等竞争,得到了非常合理的工程造价,对控制投资也很有好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为投标者提供一个共同的竞争性投标的基础(也是评标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作为施工过程中支付工程进度款的重要依据。另外,一旦发生工程变更,工程量清单计价法也是合同价格调整或索赔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习,明确这种新的计价管理模式的内涵。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与定额计价法相并列的一种计价模式,其核心是为了配合工程价格的管理制度改革。这种新型计价方法一旦普及开来,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必须重新学习,改进传统的计价方法,加大新方法执行力度,加强企业人员的相关的培训,最好能建立一套全新的计价管理制度。
2、加强企业自主报价的能力。该方法有效实施的关键是企业的自主报价。这就要求大多数施工企业形成自己的企业定额,不再沿用定额计价方法,而是应该依据所建立的企业定额体系,去制定和填报综合单价。
3、建立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作为重要文书的工程管理合同,应该加以修改以适应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法,企业群策群力,当力主建立起一套新的合同管理模式后,新计价法就能得以顺利实施,最终也使得招投标所确定的工程合同价在具体执行市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
(三)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1、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于设计变更尤其是影响甚大的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投资、变换设计、更改标准、更改建筑面积等行为,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还应追究其相关的责任。
2、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新经济改革的情形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一是坚持各项原则,如信息公开、竞标自由、程序合法、评审公正等,对投标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确定一套有效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信息发布机制,提高评标专家的深度培训和业务能力的不断升级,对合理确定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指标加强监控;三是在批准项目招标申请时应认真审查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施工企业必须做好自我保障工作,不要盲目投标,谨慎择标;四是各级建设管理者应该加大力度针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工作,一方面充分尊重交易各方的竞争自由,不去干涉,另一方面确保价格竞争的合法、合理,维护参与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
3、加强工程预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工程预决算管理较为混乱,鉴于此,除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将预决算混乱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组织一次工程预决算的检查。工程决算后由审计部门审查,这样就能多方共抓,对工程建设造价进行监督,加强预决算断环节管理。
4、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管理。一方面加强对咨询企业的监督,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咨询企业与建筑企业的高效合作直至融合,促成咨询工作的科学高效、与时俱进、精准可控等。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工程造价咨询执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工作,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在咨询服务和市场中介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涛, 王亚军.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18).
【2】陈婕. 新时期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江西建材, 2017(23):232-232.
【3】付江婷.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黑龙江科学, 2017, 8(9):28-29.
论文作者:巩传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定额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量清单论文; 企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