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快速革新,社会对建筑工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在建筑行业有着重要地位,对企业的工程质量、安全与经济效益举足轻重。当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尚存在一些问题,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有利于提升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意图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分析研究,找出目前的不足和缺陷,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我国建筑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而现场管理在建筑项目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保障意义。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仅能使施工操作中的错误减少,还能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也要不断升级,使企业的竞争力得以提高,从而在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在建筑业如此良好的发展前景之下,建筑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因循守旧,有些低效、危险的传统的做法依然存在,并有传统的落后的建筑从业管理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且从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1.1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
纵观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建筑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普遍素质水平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目前建筑行业主要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的学历水平不到十分之一,其中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的比例更是连十二分之一都不到。目前,通过简单分析总结出引起我国建筑从业人员低素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个。一方面是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各色各样的人,在建筑业都能找到一口饱饭吃,且只有在没有太多其他选择的时候,甚至是只有在别无选择时,从事建筑业才是最佳选择;而另一方面是建筑施工本身的因素。传统的建筑从业者只要是健全的劳动力都可担当。至于管理人员的要求,只要人缘资历达到一定水平,其他方面也无伤大雅。最后是我国教育水平整体不高,尽管九年义务教育开展的成效颇高,但因为教育基础差,目前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这些在客观上导致了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1.2管理制度总体标准不高
目前建筑行业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总体标准不高,缺乏充分合理的安全措施、监督管理制度以及现场控制制度。首先,施工中安全措施不够充分带来的血淋淋的教训屡屡皆是,一些所谓的承包商为了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刻意忽略必要的安全措施。其次,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的规范也是很大的缺失。再者,建筑工程现场控制很多时候很难做到合理有效。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以及管理机制总体标准不高,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问题。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应属优化管理的当务之急。
2.1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提高建筑从业效率的必要措施。当然,管理人员素质不仅仅体现在高学历上,而且还在经验上。关于如何提高建筑行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方面,在宏观上应该健全施工现场管理的上岗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行业管理理论更新速度较快,即使是从业人员也要定期接受再培训,以保证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企业和建筑从业者应该改正自己固有的观念。建筑行业固然是传统的依靠人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绝不仅仅是靠人工,先进的科学理论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样重要。企业在管理人员的选择上应该注重素质水平,不应该以资历为重要参考原因。资历固然重要,但不代表其能力。为建筑行业管理领域注入新鲜的血夜可以有效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的发展。
2.2加大经济投入
加大经济投入说起来简单,具体做起来却有难度。首先要使项目经理的经济观念正确,正确摆正施工现场管理与工程实体管理二者的关系;关系摆正了,观念才能正确树立起来,才能毫不犹豫的加大对现场安全设施、文明及绿色施工要求的经济投入,从而为现场施工管理提供经济保障,为项目工程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切实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制度
是一切行动的约束,没有健全的制度,我们不可能取得在任何行业取得成功。建筑行业从业规范虽然已经逐渐完善,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方面还在路上。
3.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是确保建筑施工低成本、高效率的必然条件。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于安全责任的认识及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科学管理的强有力保障。在这一方面,应该切实地建立责任制,安全方面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一旦发现问题,责任严查绝不姑息。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的讲座,以此来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增强其安全意识。
3.2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机制
完善的监督机制如同警钟长鸣。监督的作用在于规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完善施工现场的监督机制。第一,保证第三方监督机构的权力。因为很多时候,第三方监督机构空有虚名,没有相应的权力,形同虚设,更不要谈履行职责和义务了,当然这与其单位的管理及个人业务素养有一定关系,但同时施工企业也应当积极配合第三方监督机构并遵守其相应权力。第二,规范监督机制。监督工作职权应当有清晰地规范和明确地规定。在细节方面做到适应现场施工监督所需。第三,强调监督的作用。企业应当把监督工作放在施工管理的重要位置,至少应该与其他工作平行。
3.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现场控制
建筑施工工程的现场控制的效率对现场施工的速度和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方面也正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极为重要的方面。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现场控制能力。而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在现场控制方面必然有有效的机制。为了提高现场控制应当首先完善现场控制机制,必须做到权责一体制,责任和权利规范到个人,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及时性和可控性。
4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行业之一,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效率,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全面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强化项目综合管理,安全、绿色、文明施工,才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经济效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永明.论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工业,2017,(2):00009-00009.
[2]张亭亭.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智能城市,2016,(8).
[3]袁庆英.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大科技,2016,(1).
论文作者:冯少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素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