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含氯消毒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措施论文_马应忠

我院含氯消毒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措施论文_马应忠

马应忠 (重庆市石柱县中医院 409100)

【摘要】目的 针对我院含氯消毒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检查、现场监测的方法对全院各科室含氯消毒剂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测分析 结果 我院在含氯消毒剂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结论 采取干预措施后,能规范合理使用含氯消毒剂,发挥其最大消毒效果,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含氯消毒剂 问题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240-02

含氯消毒剂是一种古老而非常优良的消毒剂,以其广谱、高效、速效的杀菌性能以及低毒、价廉、使用方便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食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的消毒,使用极其广泛,是现今医院消毒工作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化学消毒剂,给医院消毒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保证了物品的消毒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含氯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和芽胞均有较强的杀灭能力,且对人类HIV、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亦有较强的灭活作用,但它最大的缺点是稳定性差,容易分解、在储存中易发生氯化还原反应而失效,需要现用现配,其消毒效果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使用不当,常导致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合理正确使用含氯消毒剂尤为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全院所有临床使用科室

1.2方法 采用现场检查的方法,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院感科每月到科室对操作人员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配制好的消毒液浓度进行监测、记录。

2. 存在的问题

2.1 含氯消毒剂相关知识缺乏

我院部分医务人员特别是低年资的护理人员,普遍缺乏含氯消毒剂相关使用知识,对含氯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杀菌作用、杀菌机理不了解,盲目被动使用,造成许多使用不当之处,使用前没有根据物品的污染程度、被消毒物品的性质来选择合理的消毒剂、合适的浓度,导致在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不规范,既造成资源浪费,又没有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2.2使用操作不规范

通过多次检查发现,部分科室医务人员,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如使用时间过长、使用方法不正确、配制浓度不准确、不及时进行监测等等。配制好的消毒剂使用时间过长,未按要求每天更换,或浓度不够时,随意添加消毒剂,继续使用;配制后没有及时监测浓度,未及时记录或记录不真实,未记录监测数值;浸泡消毒时,污染的器械物品在浸泡前未清洗干净,有关节的器械未打开,浸泡前未保持干燥,物品带过多水分;浸泡物品不完全,特别是氧气湿化瓶。浸泡中盖而不严或不加盖;消毒后未冲洗、未擦干而直接给患者使用,消毒容器也未定期清洗消毒。

2.3防护意识差,不注重自我防护

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人的呼吸道和皮肤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使人流泪、咳嗽,并刺激皮肤和黏膜,严重者可使人产生氯气中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消毒粉或溶液溅入眼内可烧伤眼睛。含氯消毒剂对金属物品和天然纤维纺织吕有腐蚀作用,对颜料有漂白作用,大量使用还会污染环境,所以消毒纺织品、金属制品时,使用浓度不宜过高,作用时间不宜过长,消毒后应尽快用清水将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含氯消毒的残留物三氯甲烷等对人体有害。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对正确合理使用消毒剂的重要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含氯消毒剂的毒副作用不了解,意识不到所带来的危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在配制配制和使用时不戴口罩、手套,必要时未戴防护镜,对残留在物品和空气中的消毒剂成分未能及时彻底去除,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3.干预措施

3.1 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全员培训

医院定期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消毒的相关法规、标准、管理制度以及消毒专业知识等。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全院感染控制知识竞赛,必须有医生参加;对全院医生、护士分别进行感染知识考试;购买医院感染管理三基训练分册,每科室一本,由科室组织学习;对护士进行《消毒技术规范》专项培训,重点是含氯消毒剂的配制、监测、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后进行有奖问答,并进行测试,确保培训效果。同时院感科每月进行现场指导、讲解,实施全员培训。

3.2 加强督查 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消毒质量与医院管理密切相关,抓好消毒剂的使用和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院感科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加强全院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控力度,使各级医务人员对消毒剂使用、认识、管理到位;进行《消毒技术规范》专项督查,院感科每月进行监测、记录,全院通报,从消毒剂浓度、消毒剂使用监测、消毒物品保存及记录等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全院通报;严格执行《监测技术规范》,使用液应现用,使用时限小于24小时。含氯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每月生物监测一次,标准是细菌含量≤cfu/100ml,并不得检出微生物[1];院感科制定全院统一的监测记录,发放到各科室,用统一品牌的监测试纸每天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反馈到各科室护士长,填写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记录表,确保持续改进。并要求将监测试纸粘贴到监测记录上,并注明每次监测的具体数据,确保监测记录的真实性。同时,每科室统一使用规格一样的容器,在容器上用标识标明刻度,并注明配制浓度、配药剂量,方便配备时掌握,确保有效浓度。

3.3 加强自我防护,保障职业安全

工作人员应认识到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会产生不同程序的损害作用,可引起皮为、鼻炎,甚至致畸、致癌等,因此配制和使用时应戴口罩、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在使用含氯消毒剂过程中,使用方法要正确,用于空气喷雾消毒时,应在无人情况下进行,在使用消毒液拖地时,应尽量疏散人员,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长期刺激,进行物体表在的消毒时,达到作用进间后应用清水清洗,以减少对对物品的损害。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防止过敏及对皮肤、粘膜的操作[2]。

4.讨论

目前,由于化学消毒剂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含氯消毒剂的广泛应用,给医院消毒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常导致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受到不同程序的影响,容易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因此,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含氯消毒剂尤为重要。医院应将消毒工作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领导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医院消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素质,提高消毒灭菌水平,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实施有效措施,强调科室全员参加,层层负责把关,互相监督,每个操作人员既是实践者又是管理者,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责任心,健全含氯消毒剂使用规程,必要的监测,严格的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3]。通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后,各科室的医务人员都能正确配制含氯消毒剂,达到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发挥含氯消毒剂最大的消毒效果,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因此,做好医院消毒与管理工作,正确应用消毒剂及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总之,在使用含氯消毒剂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准确使用,在保证消毒质量的同时,要增强自身防护意识,以确保化学消毒剂、环境、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万珍兰. 配制含氯消毒剂存在的问题[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1:3358.

[2] 李六亿. 张流波等 消毒技术规范,2012.8(3).

[3] 王洪梅. 常用含氯消毒剂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医学综合2011,12:162.

论文作者:马应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0

标签:;  ;  ;  ;  ;  ;  ;  ;  

我院含氯消毒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措施论文_马应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