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除了要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以外,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才能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和回报,可以看到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工程中的浪费现象日益突出。新形势下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并不断完善适合建筑行业自身特点的工程造价管控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建筑工程行业可持续长远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也得不断兴起和发展推动着市场竞争的出现,并不断地激烈化。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价格的竞争,工程的造价控制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对建筑工程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手段。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保障,是加强对建筑工程监督和管理的有效手段。要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建筑工程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整理,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管理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需要加强该项目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经济管理。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的过程中按照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多次计价,即按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精度,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进而保证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不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是工程造价的源头,这一阶段的项目总投资额约占总项目投资额的0.15~3%,但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投资的效益,所以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是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1)人为因素造成概算的减少,一些在申请立项阶段的项目为了尽快的通过审批,就故意压缩投资项目,预留资金缺口。(2)在初步设计阶段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在设计上存在较多的漏洞,不按照市场行情定制设备和材料的价格。(3)建设单位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过度超过设计标准的要求。
很多人以为造价管理不重要,因而忽视了对它的管理。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和想法,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控制的重点应转移到项目的初期阶段,即转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一旦投资决策后,重点就要放在项目的设计阶段。
2.2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控制工程造价、进度和质量,这三个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监理工程师失去了其中任意一个目标就意味着失去了对造价的监控,从而导致了工程质量与进度目标难以实现。资金的运作始终贯穿在项目的提出到项目的实现过程中,此外,监理工程师始终离不开技术和经济的分析和比较,如果不做这项工作那建设单位的委托监督就失去了根本上的意义。为了获得预期的效果,监理工程师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实现控制,其中经济措施至关重要,没有经济措施,投资目标同样难以实现。
2.3造价管理观念落后,政府过分干预
为了防止建筑工程造价市场的混乱必须通过政府的合理干预。但是如果政府对市场价格采取过多的行政干预时又会对工程造价市场形成阻碍,导致工程造价真实性和有效性的缺失。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观念陈旧,思想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对建筑工程造价缺乏整体的概念和认识。
对工程造价没有进行全方位动态的分析和认识,管理和控制机制不够完善,动态管理实施不够充分。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材料市场价格的监管由计划经济时的政府控制转变为市场调节。市场价格的管理是动态的,起主要调节的作用,市场的波动会引起材料价格的波动。
但是市场经济也存在弊端,其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使资源的合理配置不能完全的依赖于市场调节,它的自身调节机制不是万能的。这就要求政府在关系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上进行宏观调控,创新意识,改变落后的观念和思想,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于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进行规范。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不能应付复杂的建筑项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并且在许多方面并没有涉及到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内容从而造成了法律的盲区,使其在实际的操作中无法可依。此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如对签订合同后的管理监督不到位造成许多工程合同只是“纸合同”有名无实。同时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不严甚至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法律的不完善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在施工各个环节的体现和具体控制措施分析
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不仅仅对于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提高整体建设成效。工程造价是随着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就基本形成了,所以要结合施工管理各个环节进行具体分析,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3.1建筑工程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是首要阶段,也是重要的基础环节。一方面在项目决策投资估算方面,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建设标准、建设地点、建设工艺、设备等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效益,所以一方面要对投资预测所需要的资料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是,对于整个前期设计阶段需要应用的水电路情况、地质情况、材料设备采购及市场价格、周边环境、发展前景、同行业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和调查,在此基础上工程造价人员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分析,并制定投资预测和经济分析报告。既要对国内外市场在建项目计算期内在建现有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解,还要对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趋势等进行研判,才能全面提升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前期设计和规划整体水平,保证经济性、科学性有序施工。另一方面在工程设计阶段,在精心设计施工方案,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等,注重工程投资目标计划、限额管理、质量管理和造价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3.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该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①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和研究,注重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功能等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有效处理好质量、工期和造价手拿着之间的关系。②要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整个施工工序安排,施工人员组织,团队建设,材料采购和应用管理、设备使用和管理、人工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加强过程控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和约束考核评价机制,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进行处罚。
3.3工程竣工验收结算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该阶段主要是对施工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确保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执行工程款拨付等,对施工过程全记录,包括工程量、定额套用、施工记录、验收记录、台账等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对各类数据、票据等进行复查,进而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益等。
4、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对于工程造价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动态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培训,同时引导其充分了解和掌握整个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而以此为基础制定全面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方案,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监督,必要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等,进而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实现工程建设施工项目进度、质量、造价等有机统一,提高整体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朱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系列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90~91.
[2]梁思德.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6):67~68.
[3]周述发.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88~89.
作者简介:
范香,出生年月:1972.11.05 ,职称:工程师(工程造价),学历:本科,毕业时间:2016.01,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焦静,1970年10月4日,职称:工程师,毕业时间:1995年6月,毕业学校:青岛建工学院采暖通风与空调专业。大学本科。
论文作者:范香1, 焦静2, 李娟娟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造价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