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论文_包喜康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论文_包喜康

摘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凭借施工水准的提升,有效增强建筑结构与功能环境的质量,以便强化工程体系构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根据施工技术体系的完善,可以为后续高层建筑施工体系的拓展提供帮助和参照,以此逐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本文基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展开分析,在明确施工技术的重点与难点的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高层建筑工程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难点;重点分析

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状分析

基于当前城市人口密度与功能环境需求所带来的压力,传统的多层建筑已经难以满足多范围适应的要求,并且随着地区经济环境的发展,更严重影响了建筑功能平台的构建。而高层建筑体系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建筑密度和空间多元化的问题,为城市功能环境提供了更加先进的发展渠道。由此可见,高层建筑体系构建本身便具备积极性,所以必须针对工程开展提供安全管理等工作的保障,才能确保工程构建顺利。另外,基于地区经济体系构建而言,地方政府对高层建筑的重视程度十分明显,并且出台了较多的工程施工条款,也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准的提升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

1. 建筑体量较大

高层建筑是基于城市人口密度压力提供的空间缓和措施,比较传统多层建筑而言,人口居住系数的提升意味着工程体量较大,并且施工量、工程成本和技术复杂性也相对较高,如此在施工期间人员基数较大,期间更会因为工程周期等因素时常变换施工方案。所以,若期望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必须确保施工流程和方案计划科学,才能避免施工风险状况。

2. 高空作业多

高层建筑凭借建筑高度虽然丰富了城市功能体系建设的形式,但因为施工器械等因素的局限性,也因此需要施工人员采取高空作业的形式对建筑高层进行人工搭建。所以,期间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否则极易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风险。

3. 地基开挖深

根据建筑体量与水平风荷载的关系可知,高层建筑体系的构建不同于传统多层建筑,在外界应力影响下更为复杂,且对建筑抗震性与稳定性要求也更为严格,出于工程质量的考虑,所以通常会采取深基础的形式增强建筑水平荷载的抵抗力。在地基开挖工作过程中,根据设计标准,可知基坑深度应当满足建筑总高度的1/10,且打桩深度不能小于建筑高度的1/14,由此可见在工程量方面,深基坑开发相对较大,且在落实深基坑施工时,多数施工环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必须针对性提供保障措施,才能够确保深基坑挖埋工作落实有效,并满足工程体系构建要求。

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与重点分析

1. 施工泵送技术分析

泵送技术是确保混凝土材料浇筑工作具备连续浇筑保障的设备措施。在技术落实中,能够凭借持续化的高空泵送技术,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提供持续浇筑的条件,以此提升了混凝土材料浇筑的整体性,同样也保障了工程的质量。而当泵送技术应用在高层建筑内时,需要施工人员对泵送机与布料机深入分析,并持续进行维护,以便整体泵送浇筑环境稳定,避免为施工人员操作带来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当前泵送技术多采用化学试剂与煤灰混合的双渗技术,既满足了混凝土配比便利且材料质量稳定的需求,巩固了整体高层建筑功能环境构建的质量,并且也随着楼层增加,极大程度上缩短了施工的工期,促使工程经济成本能够有效节制,同时更响应了城市功能环境的构建。

2. 基础与勘察技术分析

我国地质复杂繁多,所以对高层建筑工程地基进行挖埋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技术,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例如当在山地进行施工时,因其地质相对比较复杂,地基不易挖掘,所以地基一般采用的是桩打地基。但由于预制桩一般的造价比较昂贵,钢材耗用率比较高,施工噪音大,因此此项技术一般适用于地质较为复杂的山区或丘陵地形的地基挖埋。当在平原区域进行施工时,一般采用浇桩施工,采用此项技术的优点是造价低、噪音小、地形的适应性强,可作为以后高层建筑地基施工的重点发展项目。另外当地形过于多变,前两种方法施工技术不能够满足本地区域的地质结构时,应该更换思路,采用沉箱法或沉井法等其他施工技术;在测量技术方面,在施工前应该将各种测量仪器进行校对,制定好测量方案,建立管理控制系统,及时将测量数据反映到施工单位,数据要反复审核和校对,确保数据万无一失。

3. 钢结构技术难点分析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结构的运用十分的广泛,类型主要包括了混凝土钢结构、轻型钢结构、高层钢结构等。各种钢结构的生产大都是通过个钢铁公司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产量大,速度快。值得引起关注的是钢结构有其自身的缺点。例如,钢结构导热性能良好的特点常常会导致很重大火灾的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在高层建筑使用钢结构时,建筑设计时必须具备优良的防火设备和明确的逃生安全通道。此外,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注意钢结构在运往高层时,塔吊对于整体钢结构的影响,要严格控制吊塔的各种运送技术和钢结构的焊接、装吊技术。

4. 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衡量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的指标是抗压强度,根据建筑学理论知识我们知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沙子、水的比例有关,根据公式计算,当水和灰的配比相等时,高号水泥比低号水泥的抗压强度大很多,当水和灰的比例越大时抗压强度也会越大。因此,某些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不可行的,这样往往会造成工程质量底下,建筑物内部结构松散,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重难点有两点,一是工程使用的混凝土质量能否达到施工的要求,二是,在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的减少成本的支出,缩小成本。这两点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施工方能够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这种标准差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小到最小值。所以这种标准差往往能够反映出施工方的实际管理水平的好坏,水平越高,标准差就会降到最低。

四、结语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难点的有效落实,既能够凭借当前城市功能环境需求提供完善的建筑质量保障,以此巩固地方经济环境构建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根据施工技术理念的深入,为后续高层建筑工程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措施,以此增强施工质量水平,并为经济化的工程体系构建埋下扎实基础。故而,在论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过程中,必须针对施工技术流程和特性深入分析,这样才能确保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华. 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J]. 装饰装修天地, 2016(3).

[2]马文武. 浅谈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J]. 建筑与装饰, 2017(7).

[3]王智. 浅析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 2017(12):121-121.

[4]杨光军.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分析[J]. 城市建筑, 2016(24):91-91.

论文作者:包喜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论文_包喜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