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在竞技体育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_竞技体育论文

关于“三论”在竞技体育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技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8.22 文章编号:1009-783X(2003)02-0120-03 文献标识码:A

“三论”作为独立的学科,各自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由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有综合发展成一体的趋势,在研究通讯或控制时,离不开系统;研究系统或控制时,又离不开信息。

1 控制论与信息论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原理

控制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美国科学家诺伯特·维纳在1948年出版的一本《控制论》为标志的,控制论的出发点是将系统区分为控制者与受控对象。例如:一个骑手和马组成控制论系统,骑手是控制者,马是受控制对象,骑手通过抖抖缰绳或做出某种暗示,控制马的运动。蒸汽机获得广泛应用,是由于给蒸汽机配备了一个控制者—离心调节器。在人体中,血液的浓度、脉搏、体温,都受身体内部调节器的控制,才得以保证有一个正常水平。那么在竞技体育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就成为控制者与受控制对象,要使某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获得优异成绩,比赛前,通过教练员对该运动员进行训练手段的调控,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此期间,教练员始终瞄准比赛目标,训练时及时调准焦距,与实现目标保持一致,调整是根据该队员的表现及训练手段的效果,这些都是通过教练员接受运动员的信息来完成的。于是控制就与接收、加工、处理、传输信息的“通讯”过程联系起来了。

信息,是事物相互联系的重要方面,从它的本质属性来说:“信息就是由事物发生的并表征事物性质及其运行状态的消息和信号。”包括情报、指令、数据等。教练员对收集的信息包括:运动员反馈回来的信息;历届运动会该项成绩的信息;以及先进技术、先进训练手段的信息等,运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收集、录制、传输、交换、加工、存贮、检索,以保证信息的畅通,信息是管理工程的神经中枢,如果切断信息通道,训练将处于盲目之中。

我们将运动员参赛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运动员掌握裁判知识、规则的信息;另一类是运动员训练程度、竞赛调节和管理信息。

第一类信息属于实域的问题,运动员的理论知识;他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掌握技术能力和信息的反馈速度,以及信息反馈方式都朝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类信息属于控制域的问题,我们将设计现行的竞技体育管理机构无非分为两个阶段(训练阶段、比赛阶段)。第一阶段是闭环控制,第二阶段是开环控制(如图1、图2)。

从图1可以看出,控制者A(教练员)对受控者A(运动员)发生控制信息即控制变量U,受控者A对控制者A反馈信息,即信息变量Z(受控者A)和(受控者B)不互相影响,他们只和控制者发生关联作用。这是比赛前训练期。

从图2可以看出,除控制者A和B(教练员)对受控者A和B(运动员)发生关联作用外,受控者A和受控者B也发生联系,他们的联系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训练后的比赛期。

图1表示一种高度集中的控制;而图2表明集中控制下的某种分散化。

2 系统论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目标管理

系统论有它特有的研究对象,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及其运动规律,有它特有的思维方式,即从整体出发,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中间的联系和作用,以达到整体优化。

“系统”概念的基本特征是:(1)全局性(既系统性、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由部分组成的具有不同层次的整体,整体大于各部分之总和,全局高于局部。(2)相关性(普遍联系、流动性)。相关性要求重视系统各部分之间;各部分的内容;部分与整体;整体与环境之间有着丰富的信息联系,这种联系是动态中的,因而要特别重视信息的流动,切忌信息梗塞。(3)最优化(满意性、情意性)。构成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要完成特定的功能,且功效要最好,即应有最优计划、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和使用。

系统论的原理,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是十分科学和有效的。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功勋田径教练员勒·斯·霍缅科夫对运动训练体系作了较为完整的表述,竞技运动有它自身的规律,各因素又是互相联系的。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运动训练的宗旨是通过长年的系统训练,完成具体的训练任务,达到既定的目标(创造记录、取得优异成绩),对训练的合理控制和对训练的科学管理是直接关系到目标管理体制的优化程度。

目标管理是一种注重工作效果、效益的管理方法。所谓竞技体育目标管理,是对竞赛的具体项目,教练员、训练对象、参加对象等,按照竞赛任务落实到具体时间内,具体的竞赛指标和具体领导责任上,并实行有组织地评价和督促检查,即定期检查计划实施情况。目标管理机制是一个动态系统工程,它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制定目标(立标),即对所管理的内容提出具体明确的标准和任务。二是目标的贯彻落实(落标),即明确采取系统的措施和步骤,把制定出的目标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三是检查考核(查标),即考核奖惩制度。这三个方面,立标是核心,落标是关键,查标是保证。

执行目标管理是集先进科学模式与经验管理方式为一体。竞赛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与行政管理工作在程序上相似,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目标管理从立标到检验是一套先进的科学模式,而在落实过程中,又渗透了有效的经验管理手法,在系统管理过程中,需要人为地进行调整。

3 结论

正确运用“三论”的相关原理,使其为科学地进行运动训练管理开拓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有效的训练手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使它在竞技体育管理中发挥最优化的作用。运用控制论、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处理好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使其在赛前、赛期通过教练员对运动员训练过程及手段的控制,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优异成绩。竞技体育管理系统的设计应保证信息的畅通,它是管理工程的神经中枢,信息的畅通,能为训练提供有效的竞赛资料,同时能控制训练过程,提高训练实效,实现竞赛的目标。系统的运动训练一竞赛管理体制,是实现竞技体育管理整体优化的有效措施,是遵循所有基本原则中最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处理好系统论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是目标管理中的根本原则和取胜的法宝。

标签:;  ;  ;  ;  ;  ;  

“三论”在竞技体育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_竞技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