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_股票期权论文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权论文,会计处理论文,股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股票期权会计确认与价值计量

股票期权是指当买卖合约签订后公司授予买方在合约规定时间内可以按照双方约定的价格和数量购买卖方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也被称为认股权,是企业所有者制定出的一种制度,其目的在于激励企业经营者。

(一)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入账时间若股票期权属于固定型的,则其授予日即为其计量日;若股票期权为可变动型,则将买卖双方都已知的价格和数量的第一日定为其计量日,因此在授予股票期权的当天不对其进行会计处理,而于会计期末估计可购数量和行权的价格,计算出报酬的成本,在此以后的每个会计期末修正之前的所估计出的数额,直到服务期结束。期权费用与等待期的时间的比例即为每期预提的费用的金额,采用这种处理方法能够令企业每一期分摊的费用金额变小,从而减少其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公司利润的波动变小,有利于公司股票价格的稳定,且谨慎恰当。

(二)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价值计量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时其价值的计量主要用于补偿成本计量的问题的解决。美国的会计准则关于会计处理提供了两种价值计量方法:内在价值的方法与公允价值的方法。(1)内在价值的期权计量方法。内在价值指的是股票的市场价格和行权的价格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的数值越大,则股票期权就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反过来,如果这一差额的数值越小,则股票期权就具有较低的内在价值。在这种计量方法下,股票期权内在价值取决于行权价和期权授予日的股票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2)公允价值的期权计量方法。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双方在对情况有所熟悉并自愿的情况下,以公平交易为基础进行债务结算或资产交换。在公允价值的期权计量方法下,公司股票期权的递延报酬的成本的确认是以授予日的期权公允价值为标准,并在期权服务期间摊销递延报酬的成本。

二、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案例分析

美国的安然公司是位于德克萨斯州的能源公司。在2001年该公司宣告破产前。安然公司拥有雇员两万一千人,可谓是世界上电讯、天然气及电力公司的领头羊,2000年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中的营业额一项高达1010亿美元。安然公司被《财富》杂志连续6年评为“美国最拥有创新精神及意识的公司”,然而,使得安然公司闻名于全世界的真正原因,却是这个资产近千亿的公司2002年在几个星期内破产,连续几年的精心谋划,乃至系统化制度化的在财务方面造价的丑闻。

(一)安然事件概况 安然公司作为曾经风靡美国一时的能源公司,在宣布破产的前两个月,该公司宣布了令人感到怀疑的资产负债表和数目巨大的季度亏损额,至那之后安然公司股票的价格一路下跌,最后达到每股不到1美元。安然种种表现使得投资人和债权人对其丧失信心,是其公司股票价格下跌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从其披露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安然公司的会计处理具有下面几个错误:(1)没有将巨额的公司债务入账。安然公司没有将应该入账的两个特殊的目的实体其资产负债情况纳入会计报表,但是在其业绩内却将两者的利润收益包括在内。其中之一的SPE(特殊的目的实体)被纳入合并报表的时间应该在1997年,而另一个应该在1999年被纳入,这一事件发生之后安然公司表示将重新编制其公司的会计报表,并追溯至1997年,这影响安然公司利润达5亿美元。(2)将公司未来的还不能确定的收益算入本期的收益中,而且在财务报告中没有标注此收益的不确定性。依照现有的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可以以对市场的未来预期和市场的目前状况为依据,将这些未来收益纳入本期收益,但是安然公司却没有充分的披露该收益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3)安然公司利用合同中的某种安排,财务入账时多记股东权益和应收账目12亿美元。这一做法违背了会计准则中的规定,使得股东权益虚增。事情暴露后安然公司按照会计处理准则调整了账务。(4)公司发布的会计报表使投资者难以理解,而且不够详细充分,有误导的嫌疑。

(二)安然公司在1998年至2000年间损益分析 从表1显示的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从1998年到2000年,安然公司的金融非衍生工具的收入逐年增加,分别为27215万美元、34774万美元、93557万美元,2000年的金融非衍生工具收入增长幅度为前一年的2.7倍多,几近10亿美元。然而,安然公司的金融非衍生工具成本在这三年内也是连续增加,1998年为26381万美元,1999年为34761万美元,2000年为94517万美元,其在2000年成本增长幅度也在2.7倍左右,。此外,在表中明显可以看出,金融非衍生工具的成本的增长速度大于其收入增长速度,且2000年的金融非衍生工具的成本已经大于收入。这三年的金融非衍生工具的利得属于逐年递减分别为824万美元,13万美元,-960万美元,如图1所示。

但是看这三年的净收入竟是逐年增加的,分别为703万美元,893万美元和975万美元。如图2所示。

(三)结论 在上部分数据的分析中,可知安然公司的金融非衍生工具利得属于逐年递减,在2000年公司处于损失阶段,但是该公司的净收入在三年中却逐年递增。显然,安然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并非金融的非衍生工具,而是另有其他。据安然的内部人员交易数据显示,在其财务方面的丑闻被曝光之前,公司的管理阶层始终以股票期权为媒介快速的抛售着公司的股票。安然公司的原总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近亿美元的收入;于2002年的1月自杀的前安然副董巴克斯特借助行使股票期权的权利这一方式获利近3520万美元。根据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调查,29名安然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禁止员工私自出售股票,但与此同时却根据内幕消息在股票将要暴跌之前加快股票的抛售和行权,总共获得利润11亿美元。由此可知,安然公司的利润的主要来源是金融衍生工具。

三、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应注意的事项

股票期权这一金融工具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直到20世纪的90年代才开始快速的发展。目前,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国内,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仍然缺乏统一的规范。股票期权在我国从出现到发展不过只有3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它已经成为国内金融界新亮点,广泛兴起于企业中。直到现在,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时仍没有相关法规及法律可循,故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所使用的方法仍较随意。为使会计处理所提供出的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得到保证,在对股票权证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股票期权成本会对公司资产价值与结构产生影响 从表面上看,股票期权是投资者对到期是否行使认股权购买已经确定好价格的公司股票的一种选择,没有成本的存在与否问题。事实上,股票期权是一种含有价值的资产,而且它的价值能够被计算出来。为了明确地表示出股票期权的成本,在我国关于股票期权的会计制度未被制定出以前,宜采用较接近历史成本法的内在价值方法,随着会计制度的逐步完善,可逐渐采用较接近市场法的公允价值方法,对具体科目加以明确,并且将计量结果记录公开在财务报表上。

(二)股票期权所引起的个人及公司所得税问题 从股票期权的整体的发展趋势看,采用股票期权制度的个人及公司,往往能得到税收上的优惠。如美国就有所规定,个人在行使法定的股票期权时免收所得税,只需对行权价格和出售价格之间的差额的资本利得缴纳赋税即可。在我国,针对股票交易征收的税赋,不仅有印花税,还有个人的红利及股息的所得税。这些规定在本质上使得经理人的收入减少,对于实施股票期权有害无利,而且还使得公司成本加大。行权者在对行权后所得股票进行转手销售时,从长远的角度看,应该以所转让的收入所得为依据对差价收入进行征税,但因国家现行政策中规定不对股票转让征税,故对股票转让收入免税;最后,建议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若其采取比市场价格低的约定价格提供给受权者股票,则这一行为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应列入公司的税前薪酬成本的列支中。但是,如果行权所得收入的纳税是按照十二个月进行分摊的,也可以对公司所得税的抵扣问题暂缓考虑。

(三)费用补偿的计量与确认问题 关于计量补偿费用的观点主要有:其一,认为应该以股票期权的授予价格和授予日当天的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为依据确定补偿费用,因为这一差额为公司付出的真正成本,是可验证的客观的数据。这种方法即为内在价值方法的观点持有者所主张的;其二,是公允价值方法,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补偿费用应该在股票期权的授予当天以公允价值的报酬为依据进行计量,同时采用模型B-S进行计算。因为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一旦被确定下来就不可以改变,所以采用公允价值方法的一个显著的优点便体现出来,就是没有期末的调整这一问题。然而,我国还没完全的具备能够采用公允价值方法进行计量的这种经济环境,因此在计算公允价值时不能采用上述的模型B-S。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补偿费用的计量时通常采用的是内在价值的方法,但是从国际角度看,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才是发展的趋势,它不仅具有广阔的适用范围,而且能够给会计提供的信息的可信程度提供保证,并且能够简化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时的操作程序。因此,公允价值的期权计量方法还没具备完备的条件时,企业应该对市场的公允价值方法加以考虑。费用的补偿到底确认为行权日还是受权日现在仍然是争议焦点。认为应该确定为行权日的人认为:只有行权日这天能以行权价和行权日当天的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为依据确定出公司补偿成本。在期权的授予日公司对经营者做出的承诺只是或有负债,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而且不能确定经营者日后行权与否,按照稳健原则,不应该提前确认补偿费用;认为应该确定为授予日的人认为:只有在授予日之后,经营者才具有远期行权权利,出于对公司股票期权计划实施的目的的考虑,该项权利基本上已经被确定下来。从另一个角度看,经营者获得股票期权这一权利,是其提供给公司服务赚取的分期收入。为此,按照匹配的原则也应该将补偿费用分期摊销。在上述理由的基础上,建议会计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采取第二种方法比较合理。

四、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建议

我国当前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时其入账的方法有很多缺陷,大致表现为:首先,会计人员将股票期权归类为或有事项,这一行为将使得费用失衡和资产的虚增;其次,传统的三点式会计处理方法仍然被广泛使用,这种处理方法不能够准确地将股票期权相关的费用或薪酬反映出来,使得利润被高估;最后,将内在价值的方法应用于会计处理中,差错也经常出现,甚至利用股票的价格控制薪酬等。鉴于上述股票期权入账处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对我国关于股票期权的相关激励政策或制度的研究为基础,建议以美国的相关会计准则为模仿对象,制定股票期权的相关的会计准则,具体建议如下:

(一)股票期权的确认 (1)初始确认:在会计现有模式下,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将经营者的股票期权视为特殊权益。一般意义上讲,工作人员在对会计处理进行确认时,要以会计的相关要素定义为基础进行项目确认,与此同时也要满足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在会计确认的初始确认阶段,也应该将确认时间明确下来,包括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授权日期、赠与日期、出售日期和行权的日期。(2)后续确认:所谓后续确认指的是项目在经过了初始确认之后其价值发生了变动从而进行的再一次确认,后续确认是针对计量来说的。换句话说,调整初始计量的结果与后续计量结果之间的差额即为后续确认工作的主要内容。(3)终止确认:相对第一阶段的初始确认来说,终止确认指的是注销已经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项目,对经理人的股票期权而言,终止确认指的是消除已经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某一特定权益。使得终止确认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经理人的退休、离职、行权、公司的并购、行为能力的丧失等。会计终止确认的处理方法较为简单,即为将股票期权已经被经理人行使的部分转换成普通股,经理人没有行使权力的部分转换成企业的资本公积。

(二)股票期权的计量 (1)计量的属性:对经理人股票期权进行会计计量时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计量的属性、计量的时间和计量的单位三大部分的内容。计量的属性除了现行成本、历史成本、可实现的净值和当前市场价格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即为公允价值,这一属性不仅很重要而且还有现实的意义。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对于金融工具的计量,特别对金融的衍生工具十分有用,无可否认,其也有致命的弱点,即为如果没有公开标价制度做保障,主观的估价常常偏高,以使得计量的价值不能公允。(2)计量的方法:股票期权的价值计量方法有最小价值法、公允价值法和内在价值法。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前文已作介绍,因此这里只对最小价值法利弊进行分析。运用最小价值法对期权的价值进行计量时,要以最小价值的方法的模型为依据。实际上由于最小价值方法在计量过程中假设股票的价格波动是零。但在现实中,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经常波动,因此该方法不是很常用。综合比较三种价值计量方法的利弊来看,公允价值法在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中作用最为显著,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也十分明显。因此公允价值的方法应该作为主要方法被运用于股票期权的价值计量中。

(三)股票期权信息披露方面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可以分为临时报告和定期报告。这里主要针对定期报告(即为财务年度报告)中持有股票期权的经理人披露信息时出现相关问题提出的建议。(1)表内披露。就股票期权的经理的内容来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应该将经理人的股票期权与递延报酬的成本列入其中。所谓期权实际上是权益的一种,所以应该将其单独的列示在所有者权益里;但是,根据资产的定义,不能够将递延报酬的成本归为资产一类,因此应将递延报酬的成本作为期权减项进行列示。(2)表外披露。表内披露所反映出的内容只是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大致内容,没有将内容进行补充和细化,而表外披露弥补了这个空缺。表外披露应该包括的信息只要有两部分:首先是经理人所持的股票期权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情况;其次是会计的相关政策,即会计人员进行表外披露的说明和采取的相关计量方法。

标签:;  ;  ;  ;  ;  ;  ;  ;  ;  ;  ;  ;  ;  ;  ;  ;  ;  

浅谈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_股票期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