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论文_冯春辉,张智德

建筑工程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论文_冯春辉,张智德

摘要:如何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是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建筑的安全,在按照国家规范的前提下,注重抗震设计,加强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设计规范的安全储备;应合理使 用设计软件,能够合理判别计算结果的对错。同时,施工单位应 该加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以及对整个项目的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的质量要求,提高其安全性。本文将从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等方面,简要分析影响建 筑安全性因素,提出了一些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合理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安全性;结构设计;建筑施工

目前,建筑行业依然是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的主题,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形式千变万化,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等方面,简要分析影响建筑安全性因素,提出了一些提高建筑安 全性的合理化措施,旨在解决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问题。

1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主要是为了提高建筑的抵抗能力,确保 在外力作用下仍能保证建筑的稳固性。而要想提高建筑结构安 全性,首要工作就是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严格按 照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条文和规范制度进行操作,减少问题的 产生;另外,还要加大对设计人员的监管力度,优化设计人员的专 业技能水平,以减少结构设计中误差的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也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条件,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有必要认识到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在满足相关规定的 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提高整 体建筑的建设质量。

2建筑结构安全隐患

2.1 建筑结构布置不合理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带,寸土寸 金,使得每一栋建筑物的用地面积都很小,建筑创新在所难免,许 多大型、复杂、超高建筑综合体不断出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既 要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又要在经济条件下保障建筑的安全,建筑 结构布置是关键。结构体系的选择、结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确定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在结构上满足强 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在建筑结构布置中,概念设计非常重要,结构设计要达到先进合理,首先取决于清晰合理的概念,而不是 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确定结构布置方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结构概念设计的过程。

2.2 结构设计安全储备不足

2.2.1 荷载分项系数偏小

建筑结构设计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 状态设计。任何一个结构的可靠与否都是一个概率事件,可靠度 越高,投资的经济代价也越高,相应的是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越高。由于受经济水平的制约,目前我国荷载分项系数比之国外来 说偏小,建筑结构的安全储备也是最低的,在保证“基本安全”的 前提下,人们不得不承受较高的风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 长,我们有需要,也有能力提高结构荷载分项系数来增强建筑的 可靠性,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度,这是符合人们对于美好生 活的向往的。

2.2.2 结构计算抗震烈度不够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将给社会造成 很大的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一栋建筑的地震作用抵抗度决定了其本身的安全性。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大部分建筑的结构计算都是考虑多遇地震作用下弹 性,通过抗震构造措施予以加强,不能保证建筑安全性,如果地震 灾害超过了建筑的设防标准,给社会带来的灾害将是毁灭性的,我国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地震灾害,值得我们 反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建筑施工企业因素

面对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在建筑施 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建筑工程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材料质 量问题在建筑施工中广泛存在,部分施工企业过于注重工程建设 施工效益,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手段,缩 减施工材料费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使得建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 患。部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建筑施工前对设计图纸没有 深入了解,对具体施工人员没有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过程中不能 很好的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对遇到的施工技术问题不能很好的 解决,不能按照规范要求实现结构关键部位的技术措施; 施工后 期对整体结构的维护力度不够,为了方便设备安装在主体结构上 随意开洞等。所以,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 接影响到建筑质量的好坏,只有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才 能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4 设计人员因素

结构设计工作的开展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会产生较大的影 响,在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时,需要对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全面把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由于 受建筑市场的影响,建筑设计单位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对项目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就开始组织 设计,部分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设 计人员没有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容易产生遗漏和错误; 设计单位 对图纸质量把控不严,校审人员没有尽职尽责,无法发现设计图 纸的质量缺陷等,难以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严重时还可能会 产生人员伤亡。

3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措施

3.1 重视抗震设计,提高建筑安全储备

通过对地震灾害的调查研究,我们都知道抗震设计对于建筑 结构设计安全性保障有重要作用。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该 注重建筑抗震设计,加强其建筑抗震措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同时应该认真指导落实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抗震 措施的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所 以,可以适当提高我国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有利于提高建筑结 构的安全储备。我国设计规范相比于国外来说,在一些具体参数 上还有些低,在安全储备上还不够,可以借鉴国外设计规范的优 点,在实验数据的支持下,调整各方面的设计参数,提高对建筑的安全储备。

3.2 建立健全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现代施工技术水平在当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取得 了巨大的进步,随着建筑的复杂程度和建筑规模化的不断提高,为了保证建筑结构质量的安全性,要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更 进一步完善发展。施工企业应该制定各项技术标准,保证整个施 工过程合理有序; 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和现场资料管理工作,让所 有施工人员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和明白自身的工作内容; 加强对施 工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监管,重视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施工企业应该重视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才能在市场竞争 中顺利生存和发展。

4 结语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 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目前,建筑行业依然是我国当代经 济发展的主题,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形式千变万化,绿色可持 续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水平和施工质量的直接保证,一栋建筑物的 意外死亡起源于骨架,亦即结构的破坏,在我国,建筑因结构破坏 而意外倒塌的案例从未间断过,不仅浪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更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在满足建筑功能和国家相关 规定的前提下,要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绿色可持 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文杰. 论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J] . 科技风,2014( 1):136137.

[2] 白为民. 刍议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安全性[ J] .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2):264.

论文作者:冯春辉,张智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论文_冯春辉,张智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