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道路桥梁作为社会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桥梁施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我国道路上的汽车不断增多,不断增多的汽车同时也为道路桥梁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荷,使道路桥梁磨损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又由于道路桥梁过渡段本身就只有较弱的承受力,还会出现不同沉降的情况。除此之外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方面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尤其体现在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上,在投入使用后往往会出现许多状况。目前,我国认识到了道路桥梁的重要性,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对过渡段的填充材料做出了必要的改善。但是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桥头跳车和路面损坏等情况仍然存在,还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解决。
1交通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常见施工问题分析
1.1桥头地基处理问题
第一,软土沉降问题。在进行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沉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桥头软体地基处理达不到工程施工标准,在实际的施工中,这也是施工人员通常会忽视的一个环节,一旦未能对路桥软土地基沉降问题进行很好的处理,将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性问题的出现,比如桥头出现跳车问题。现阶段,在进行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检修以及维护过程中,对出现土地基问题都给予一定的忽视,造成桥头频发跳车事故性问题,对人们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第二,地质钻孔布置过少、深度不够。在路桥过渡段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钻孔布置过少、深度不够引发的事故性问题也比较常见。一旦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很好的处理,将会给路桥以及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施工人员在路桥过渡段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方式不当,对路桥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以路桥过渡段路基的实际情况为主要出发点,制定出与之相适合的施工方案,降低不利因素对路桥过渡路基面施工的影响。
1.2过渡段桥头出现渗水现象
路基路面一般是由软土建筑而成,这种材料的缺点是非常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形变等情况。在交通道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过程中,渗水问题也是需要格外关注的问题。施工结束后,道路桥梁过渡段的桥头可能会出现渗水现象。这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选择的粒料的级配不符合要求,导致细粒料流失,一旦细粒料流失过如雨雪天气,当路面的雨雪进入过渡段路基的伸缩缝中时,下渗的水分很容易进入建筑材料内部,使结构本身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因此,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结构层的含水量。道路桥梁过渡段的结构层或路基路面的含水量就会增多,而过多的含水量会使桥头出现渗水现象,进而缩短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时,极有可能会遇到恶劣的天气环境。
1.3搭板设置不科学
大量施工案例表明,搭板的使用在道桥施工中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它并不能改善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的跳跃问题。原因是搭板接桥梁一端台背混凝土是刚性的结构,另一端接的是路基路面,是柔性和半刚性的,不利于搭板进行均匀受力,容易使搭板发生损坏。在汽车不间断的行驶状态下,汽车到达搭板末端时,搭板末端下面的路基的应力值最大,产生的非弹性变形也越大,进而搭板末端会出现沉降问题。
2交通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松软土路基路面填筑技术
为详细了解施工现场基本情况,提高松软地基处理效果,应该按要求布置观测点,掌握现场施工基本情况。如果松软地基土层较深,土质差,地质条件复杂,应埋设足够数量的观测设备,并布置观测断面,动态观测并掌握现场施工情况,有利于对沉降量有效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正式填筑前开展试验工作,详细全面掌握现场施工参数指标,并对现场施工动态观测,了解填土速率、固结程度、沉降变形、稳定情况等。根据施工现场动态变化情况作出适当调整,优化施工参数,改进施工工艺,保证路堤稳定可靠,增强结构的稳固性,让工后沉降符合技术标准。施工中要做好观测和记录工作,重视填土速率控制,保证结构稳定。根据观察所得数据资料绘制相应曲线,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加固,促进施工效果提升。
2.2排水措施
众所周知,水对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影响巨大。在整个路基路面的施工和设计中,如果出现了降雨季节,需要做足排水措施,需要设置合理的排水管道和排水沟槽,确保不会出现道路桥梁过渡段的积水出现,以防对路基路面造成侵蚀从而影响桥梁的承载。由此没在施工过程中适当的对路基进行抬高,确保地下水不会对路基造成影响。
2.3桥头搭板设置
对道路桥梁的过渡段进行施工时,要严格遵循施工标准,合理地确定桥头搭板的长度,这是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关键。搭板长度确定的原则为:要与路堤的高度成正比,并结合路基的实际情况,以不均匀沉降的具体数值作为确定搭板长度的参照值。另外,还要考虑台背的回填高度以及材料等因素,并且根据所选用搭板的长度,计算道路行驶车辆施加在搭板上的均布荷载以及在这个荷载的作用下路面会发生的形变量。其次,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搭板的长度,并使搭板与面层的顶部平行。此外,还要注意将近台端的上边缘和牛腿上缘均设计成倒角结构,以有效地预防由于搭板的移动而导致的道路结构损坏。
2.4精选材料,加强勘测
不均匀的沉降是因为桥梁地基土质原因和道桥的自重荷载以及车辆载荷。所以在填料时要重点选择透水能力强的材料。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中桥梁和道路连接、施工的顺序不同,所以桥涵两端会留有较大的空隙,这就导致施工面狭窄,使施工条件变差。同时不排除有些工程承包单位提早结束工程而没有依据实际设计进行施工,导致连接处的回填达不到应有的标准,未施工后的路面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采用砂类及渗水性土,好让道桥的结构更加稳固。同时必须对填料反复加以对比,选择出最为理想的填料。施工时可以利用土工格栅的应力、应变分散来达到防止土体的侧边变形的目的。车辆使道桥的地基沉降,通过土工格栅的使用能重新分配其上部荷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基沉降。预防沉降重要的一点是要对桥梁或是路面进行准确的勘测,发现问题就要立即修正,相关人员至少进行三次勘测才能得出最终数据。
2.5确保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符合压强要求
在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段进行压实处理之前,施工路段填料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具有良好的防渗水施工材料。在施工顺序上,需要在桥台结构施工完工之后,及时的安排施工人员进行填土路堤与过渡段路堤施工,通过压实机械进行碾压与填筑。同时也要确保路桥锥形坡与路堤施工能够同时进行,在进行路桥填筑分层过程中,需要对每层的铺筑厚度进行控制,一般需要控制在15厘米左右的范围之内,压实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路桥施工相关规范性标准进行。
结语
交通道路桥梁建设和人们的日常出行息息相关,而道路桥梁的过渡段又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因此,应重视对其质量的控制,通过对当前施工过程的认真审视,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施工技术与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由此一来,不仅能保证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更能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资金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苏高峰.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技术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6(02):268+273.
[2]李正宁.交通公路桥梁沉降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4):228~229.
[3]李光.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管理及其信息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4.
[4]王国伟.基于散体平衡理论公式的软土地基桥台受力分析及处治[J].福建交通科技,2017(03).
论文作者:熊天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路基论文; 桥梁论文; 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桥头论文; 过程中论文; 路堤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