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留守老人问题_留守老人论文

论农村留守老人问题_留守老人论文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老人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城镇化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移居到城市或到城市打工生活,留下了大量的老、弱、妇、孺在农村,俗称“386199”部队。文章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农村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在政策导向、制度安排、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提出了见解。

一、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现状

1、农村留守老人基本情况。中低龄老年人占的比重高;丧偶老人占了相当的比重;没有儿子留守在家的比重高;留守老人基本生活能够自理,但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居住在“空巢或独居家庭”以及“隔代家庭”的老人多。

2、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困难,劳作辛苦;教育孙辈,力不从心;生活寂寞,孤独感强;患有大病,缺人照料。

二、留守老人增多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1、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农业科技的应用;影响土地合理流转;影响多种经营,造成农村经济增收困难。

2、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农村老龄化严重,养老问题突出;家庭结构变化,老人家庭地位下降,传统伦理道德弱化;娱乐文化活动减少,农村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农村社会治安恶化。

3、对农村人口转移的影响。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是一体两面。留守老人问题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而儿重是农村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思考与对策

1、政策导向

政府在考虑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应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着力点,在经济布局上要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在政策上对到中西部地区落户的企业提供倾斜;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大省则要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充分发挥本地非农产业务工成本低以及打工和务农可以兼顾的优势,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2、制度安排

其一,给予进城务工农民以市民待遇。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化制度,在居住权、劳动保障权、子女教育权、医疗、福利等各方面给予农民工和城市市民同等待遇,降低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彻底实现外出务工农民的身份和职业转变,促使农民工由“单飞式”转移向“挪窝式”转移,暂时性转移向永久性转移方式的转变。

其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其次,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好宣传工作,扩大覆盖面;同时积极探索农村老人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3、经济供养

在外出人口庞大的农村地区,可以考虑建立留守老人照料基金,以政府为主导,多方筹措资金来源,特别是号召外出务工人员积极捐助,以达到互助的目的。

4、生活照料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养老,建立敬老院、托老所等,由专门的人员来从事照料服务。二是对“空巢”家庭,可以考虑改变农村单门独户独居的习惯,实行集中生活,以利于老人互助。三是倡导中华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以及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成立志愿者组织。

5、精神慰藉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通讯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电话的普及,为加强留守老人和外出子女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和老年活动室的作用。

标签:;  ;  ;  

论农村留守老人问题_留守老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