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选择论文_邵静,管世友,郑娟

浅谈教育选择论文_邵静,管世友,郑娟

黑龙江省牡丹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157000

摘要:

在这个全球化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作为一名中国家长,应当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本土的,双语的,还是国外的?在面临众多选择时,你是否也曾困惑过焦虑过甚至出现过选择困难?当为孩子选定了某种教育之后,是否清楚这种教育的利与弊?是否知道该怎样帮助孩子在这种教育体系中趋利避害?

关键词:利与弊 有限性选择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麻烦守恒定律

正文:

在这个飞速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选择似乎变成了一种困难。为孩子选择何种教育几乎成了每一位家长的难题:选择公立教育吧,怕孩子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遗害终身;选择双语教育吧,怕孩子将来英语汉语都不好怎么办?选择把孩子送出国吧,又不知该选择哪个时间点去往哪个国家,再加上对国外情况不了解,心里总感觉不踏实……唉,真让人头疼啊!

那么我们在面对以上选择时,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应对呢?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在专栏里听到的故事,叫做《粪坑里的007》。现在想象你就是007,在平安夜11点35分,你穿上最好的礼服,在有壁炉的房间和一个金发美女喝酒,等待12点的来临。这个时候你手机响了,你拿起来接。因为信号不好,走到了门口。刚走出门口,一辆车向你飞驰而来,车窗里伸出3挺机关枪向你扫射,你想退回一步开门,发现门已锁上。一摸手枪,发现没带,这时,你选择跑还是不跑?跑,往前跑。于是你快速往前跑,左拐右拐,车也追上来,你跑着跑着进了一条死胡同,眼看车就要追上来。你发现胡同尽头有扇门,这时候,你选择进不进去呢?进,然后你冲了进去。发现是个小黑屋。地面上有一个盖子,掀开发现下面是一个洞,往里一看,是齐腰深的粪水。耳边隐隐约约听到了汽车追来的声音,这时,你选择跳还是不跳?跳。007跳了进去,屏住呼吸,把盖子轻轻盖好。屏住呼吸听上面的脚步声,你听到追来的人离开,松了一口气。这时,你抬手看表,正好12点。你,这位英俊潇洒的007,刚刚站在温暖的房间端着红酒准备和美人共度良宵,现在站在了齐腰深的粪坑里,周围满是苍蝇和臭味,全身湿透,冷的要死,但是你捡回了一条命。这个时候,如果你是电影导演,你会给007设计一句什么样的台词呢?是“真后悔当初的选择”,还是“真幸运捡了条命”?我相信很多人最后还是会说一句:我真幸运。为什么呢?因为追杀的事情实在太紧急,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跑,那可能就要死,站在粪坑里肯定比死是个更好的选择。说白了,007是一步步做了最好的选择,才进入了现在这个状态。所以现在这个状态,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以当时的情况、时间以及认知,007没有更好的选择。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常常会有一种心态叫做“后悔”。比如说007,如果他非要把现在的处境和温暖大房间相比,现在的境遇肯定很不堪,他甚至很后悔接那个电话——但是你又何尝有过那个选择呢?你怎么会提前就想过哪个电话要接那个电话不接呢?如果没有过那样的思考,你又怎么会接或不接某个电话呢?其实你根本就不可能不接那个电话,那并不是你的选择,而只是你的妄念罢了。拿妄念做比较,肯定会特别无奈和后悔,因为你在是和并不存在的选项进行比对。此时007还可能有另外一种心态,他爬出粪坑往回走时,可以反思自己遇到的问题,比如“下一次这么美好的时刻,尽量不要接电话,不要随便走到房屋外面,要带手枪;任何时候,去一个地方之前要记得附近的地形图”等等……当007不再抱怨,而是想该如何改变目前的处境时,他就开始创造了新的选择。

007的故事讲完了,虽然在为孩子选择教育时不像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面临生死抉择,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的纠结和后悔的心态都是一样的,通过这个故事来传递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所有的选择都是“有限性选择”,比如为孩子选择何种教育,你所能获得的信息、你本人的眼界和见识、你所能承受的经济负担都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有那种你能做出最完美选择的妄念。其实无论是选择公立学校,或是双语学校,亦或出国,都会有站在粪坑里狼狈不堪的那一刻,也就是说都会遇到困境,此时我们不要让妄念占据了头脑——要是当初没选这种教育体系,选另一种就好;此时我们要知道一切选择都是有限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去修正这个有限的选择,让它变得越来越好。

过分看重考试成绩,急功近利,不注重兴趣的激发,忽视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中国教育中不好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忽略了中国教育特别宝贵的另一面,比如通过刻意严谨地训练让孩子从小养成克己、努力、不断奋斗的习惯,这些都是中国人最该引以为豪的传统和民族特点,也是中华文明自有人类以来,成为唯一一个5000年延续不断的文明的重要原因。将自身的传统和优点统统丢弃,全盘接受西方国家的一切,这不是融入,而是被同化,一个被同化的民族和个人是没有资格谈全球化,谈融入国际的。西方教育从容而优雅,他的从容在于将教育示为一身的事情,而不是考上那所大学这么短视;他的优雅在于,源自基督教文化的超越自我的大爱。而这正是我们特别要向西方教育学习的。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心法,可以概括为“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要讲清楚这个概念,先来说个管理学里讲的寓言,叫“地毯下的蛇”:一个人在铺地毯的时候,发现地毯总铺不平,不是这儿鼓起来,就是那儿高一块儿,他一气之下就把地毯从地上揭了起来,发现下面有一条蛇——寓言想告诉我们的是,在不清楚有蛇的情况下,你总会有层出不穷的麻烦,只有把这条蛇清除了,麻烦才会消失。真的是这样吗——麻烦真的从此就消失了吗?地毯铺好了,接下来你在摆桌子、椅子、沙发、家具时,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再次出现麻烦。蛇开始是隐性的,后来你看见了,把它消除了,可是还有更多的你看不见的隐性麻烦等着你呢,只是你现在看不见而已。这就叫“麻烦守恒定律”:当我们消除一个麻烦的时候,常常也是在给自己制造新的、甚至更大的麻烦。

如果我们秉持着这样的心态去做选择,就会相对放松,既然麻烦是守恒的,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公立的、双语的,还是干脆把孩子送出国,每种选择里都有它层出不穷的麻烦,所以选择哪种教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做好准备与麻烦一生共处。一个人越优秀遇到的麻烦就越多,但生命不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向上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吗?愿我们做家长和老师的,能跟随着孩子的步伐不断成长!

论文作者:邵静,管世友,郑娟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  ;  ;  ;  ;  ;  ;  ;  

浅谈教育选择论文_邵静,管世友,郑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