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例急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贾伟

十九例急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贾伟

贾 伟

100144 北京,北京军区总医院京西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在诊断急性腹泻中的价值。方法2015 年05月2日至4 日某部相继发生急性腹泻症状19 例,男性战士,年龄18~27 岁,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了血、便常规检查。收集该单位食堂的炊具、餐具、食堂工作人手进行病原学检测。以这些资料为基础进行最后诊断。结果19 例病例最后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结论流行病学调查可迅速明确急性腹泻原因。

【关键词】腹泻;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性腹泻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驻京部队某分队于2015年5 月2日至4 日期间,相继发生了19例急性腹泻。为了解腹泻原因,以明确诊断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我部防疫机构立即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研究对象

2015年5月2 日至4日该营19名战士相继发生急性腹泻,对此“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 2 方法

1. 2. 1 病例资料 19 例均为战士,男性,年龄18~27 岁,均为急性腹泻。进行现场调查、餐具病原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收集资料。

1. 2. 2 流行病学调查 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总则》,参照《全军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情况、个人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关因素,并对餐具病原学进行了检测。

2 结果

2. 1 发病情况

19 例患者中最早于5月2日凌晨发病,以腹泻、腹胀为主,并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低热等症状。其中11 例发病后次日就诊,有5名患者送上级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感染性腹泻),6名在门诊部隔离治疗,实验室检查大便培养白细胞均在10—20之间,红细胞1—5之间,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增高,临床症状已基本控制, 全部战士均在食堂用餐,该营食堂5月1日晚餐食用自制的肉夹馍,肉夹馍制作过程未在凉菜间加工,青椒、香菜洗净后切碎与已蒸好的熟肉一起夹入已做好的馍中,放入蒸箱保温 ,所有发病人员均有肉夹馍食用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2 流行病学调查

(1) 时间分布:发病从5月2日6时始至4日24时止,共发病19例。其中5月2日发病11例,5月3日发病6例,5月4日发病2例,5月5日后疫情终止,罹患率6.4%,发病者均为战士,男性,年龄18~27 岁。(2) 人群分布:首发病例为二连某战士,发病时腹泻,伴发烧T39.0°C,当日该营相继出现11名战士出现相同临床症状。(3) 单位分布:疫情全部集中在该营人员中, 一连3例,二连8例,三连8例。各连发病无固定的集聚现象。 (4) 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全身乏力。实验室检查大便培养白细胞均在10—20之间,红细胞1—5之间,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均增高,因流行病学调查时距1日晚已过48小时,未能取到留样食品进行化验,故本诊断为临床诊断。(5)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根据个案调查结果分析,初步考虑为制作过程未按照食品加流程导致部分肉夹馍制作过程中有污染,加热不彻底,所致食品污染暴发疾病流行。(6)最后诊断:全部诊断为感染性腹泻。主要依据:一是根据感染性腹泻的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二是根据发病时间推算,距离发病最近用餐为5月1日晚餐;三是根据水源水质情况,整个营院饮用同一水源,水质检查结果无污染,排除水媒引起的可能;四是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因5月1日晚餐为肉夹馍,且发病人员全部食用了肉夹馍,未食用其他食品,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行流行病学调查,无类似患者,这说明其不具传染性。五是对该营食堂熟食用具大肠杆菌培养提示:熟食刀、板强阳性,根据以上调查,判断为一起因食品加工过程污染导致疾病发生的一起疫情。

3 讨论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部队官兵是集体就餐,食品不安全因素在部队原料采购、食品制作、烹饪过程、储藏、食用等多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此次腹泻事件提示我们, 在部队基层门诊就诊过程中发现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多例急性腹泻患者,应引起注意,立即上报卫生防疫部门,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其生活工作环境、饮食情况、临床表现以及病原学分析,要对接触人群调查、随访,疏导以迅速明确病因,消除恐慌。军队基层医疗卫生、防疫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食品安全防护意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坚持把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同部队全面建设相结合,确保官兵饮食安全,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有力保障。

论文作者:贾伟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十九例急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_贾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