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的研究论文_曾巧云

邵阳洞口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223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女性更年期焦虑症焦虑、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6例更年期焦虑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于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HAMA、HAMD评分以及护理后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细心妥帖、全面专业的心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的评分则分明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其心理特点强化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更年期焦虑症;生活质量

大部分女性会在45~55岁间进入更年期,出现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诱发神经内分泌异常,使得激素对脑部单胺氧化受体的调节力大大减弱,影响到患者情绪的稳定和认知功能的良性互动[1]。当机体的不适、社会不良因素的刺激反作用于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使更年期焦虑症状进一步加剧,患者整日处于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心神不宁等境地,严重者甚至会有自杀的言行,后果十分严重。针对此种情况,在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的开导和心理干预十分重要。本文就心理护理对该症的干预效果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将详细内容汇总如下。

1 所选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本次研究的86例样本均自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更年期焦虑症患者中筛选,入选条件为:①均为45~55岁间的女性患者;②临床表现均与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中的相关描述相符[2],确诊为更年期焦虑症;③HAMA评分在14分以上,HAMD评分则在17以上;④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机体重要脏器如心、肝、肾脏等严重病变者;②患有甲亢、高血压以及内分泌疾病者。借由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全部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临床资料相较差异微小(P>0.05),可比。

1.2 方法 入院即为两组患者展开基础治疗,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具体举措如下:(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患者就诊之时就以真诚热情的态度与之交流,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从而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态度,从中找出其内心冲突的潜在原因,凭借熟稔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沟通技巧进行开导,使良好的护患关系得以建立,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健康教育。以患者最易接受的方式向其普及更年期焦虑症的相关知识,减轻其心理负担,并为其讲解疾病的成因、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治疗成功率,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乐观的处事态度。(3)自我心理调节。指导患者多看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影视,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培养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业余爱好,也可于运动健身中释放心理压力,同时保证饮食均衡、清淡,保证充足的睡眠。此期间,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联系,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予以积极解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若病情出现进一步的发展,则及时汇报主治医师,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缓解和治疗。(4)家属的积极参与。与患者朝夕相处的乃是其家人,因此应告知患者家属多关心、鼓励、理解和照顾患者,为其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使之情绪渐趋于平和。此外,还可投其所好安排日常生活,使生活内容丰富有趣,患者的心情可保持长期的舒畅与愉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以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为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予以评价,分值与其焦虑、抑郁程度正性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则以SF-36量表为依据,从生理功能及职能、生命活力、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等8个方面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值愈高则说明生活质量愈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均由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完成,计量资料均用(x±s)来表示,数据检验以独立配对t进行。检验结果若为P<0.05则提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的HAMA、HAMD评分对比 如表1所示,两组护理前HAMA、HAMD评分差异甚微,检验结果P>0.05;护理后俱有明显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程度更甚,数据检验存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HAMD评分对比(x±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当女性处于更年期这一特殊阶段时,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水平随之下降,致使其出现生理及心理的不适,更有部分女性因无法正确处理更年期焦虑等精神症状,使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遭受严重影响。既往临床对更年期焦虑症的诊疗将生物因素的致病作用看的过重,而忽视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绝经并非是造成更年期焦虑症的直接因素,只是其生理基础,而个体的心理因素及家庭社会因素才是其直接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3]。故而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通过充分有效的交流沟通获知患者的性格特质、人生价值观及生活观,找出其内心冲突的最大诱因,从而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凭借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充分了解到更年期焦虑的发生除了生理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自身心理素质及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此前提下,指导患者通过多种方式释放心中压力,并根据个人喜好培养健康有益身心的爱好,从中汲取力量,获得生活信心;并鼓励患者家属关心、爱护、理解并尊重患者,以爱和支持帮助患者平稳度过这一人生低谷。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细心妥帖、全面专业的心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的评分则分明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在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其心理特点强化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巫银燕.女性更年期焦虑情况与更年期保健策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7):5692.

[2]郝伟.精神病学(第 4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4-127.

[3]张莉,王彩霞,李萍.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6,37(4):16-18.

论文作者:曾巧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的研究论文_曾巧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