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水土保持检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颖斯

分析我国水土保持检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颖斯

身份证号:44023319890424XXXX

摘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监测,才能使水土保持部门中获取到的数据准确、可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促进水土保持工作长久、高效的运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问题;对策

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1.1水土保持监测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基本依据

目前,我国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的监测预报来说,在监测设备、监测成果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了一系列适合本国的水土流失通用模型,运用此模型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水土流失的程度、面积和分布情况,使水土保持措施更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如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使其朝着现代化的水平发展,是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难点,因此,必须从现在做起,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更好地为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服务,提升我国水土保持行业的水平。

1.2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治理等宏观决策要从水土保持监测出发

水土流失防治、制定规划、执法部门的监督和依法行政、综合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水土保持宏观决策,要借助及时、准确以及详细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作为支撑。如果水土保持监测中提供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缺失,对水土流失的变化规律、状况和发展趋势就不能进行有效掌握,造成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存在盲目性,对宏观决策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3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土保持监测既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性强的基础工作,也是水土保持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事业。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已经从农业、农村、农业用地等的领域向非农领域中的交通、城市、能源等和水土流失有关的区域逐渐进行过渡;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工作起到监督和监视的作用,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以及预防水土流失和效益状况等都需要借助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才能完成。所以,在新时期内,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水土保持监测已经成为了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水土流失面广量大、监测任务重

水土流失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集中体现,是人类不合理开发水土资源或滥用水土资源造成的严重后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走生态文明之路,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治理难,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防洪安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GDP总量的3.5%左右,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央明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加大的凸显期。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重要举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水土保持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部分的项目建设单位对于水土保持方案没有进行编报,有的建设单位虽然制定了水土保持方案,但却缺少相应的防护措施,导致项目建设区内的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部门监督的执法力度不到位。在预防、治理水土保持的机构队伍建设方面的投资仍然匮乏。在监督过程中,缺少执法力度,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生产建设项目在申报“水土保持方案”和“办证”等方面的效率比较低,所以应加大对没有申报“水土保持方案”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督力度,在申报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应该严格审查,加强申报工作的管理,提升办理许可证的效率。

3、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完善对策

3.1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全面覆盖、提高功能、规范运行

通过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一、二期工程的建设,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下一步要根据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以提高监测评价、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科技创新和协调发展的能力为目标,通过进一步优化水土保持监测站网,提高监测设备配置水平和服务功能,加强监测工作规范化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协作机制,完善监测网络体系,为充分发挥监测预报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保障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一是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基础上,按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行政区划进行监测网络布局调整,初步解决监测分站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原则上一个地(市)设置一个监测分站,形成国家级、省级结构合理、职能明确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充分发挥站网的总体功能。二是推进各级监测站点的标准化建设。对现有站点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在全国建设30~50个高标准、自动化的水土保持监测基本站点,为监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进行有益探索。三是建立健全的监测管理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分级指导、自下而上逐级反馈的行政管理体制,保障监测网络的高效运转。

3.2注重创新,全面建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此,一定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并不断地加以总结完善,以卓有成效的创新成果来积极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3.3提高监测手段,实现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

对于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应加大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的力度,不断提高现代化的水平;加大GPS、GIS等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结合现代化的高科技和传统的常规监测技术,积极建立起集监测、传输、处理、发布为一体的数据信息系统,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水平。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利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将准确的监测数据提供给水土保持部门,才能制定出完善的对策,使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

4、结语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维护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水土资源的有效措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为了更好的治理水土流失,减小水土流失的危害,就要明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有效的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院.对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3,(02):45-48.

[2]孙冬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北京农业,2015,(09):193-194.

[3]刘震.新时期我国水土保持的形势与任务[J].中国水利,2011,(06):80-82+89.

论文作者:李颖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分析我国水土保持检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颖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