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与美欧安全关系_军事论文

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与美欧安全关系_军事论文

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与美欧安全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快速反应论文,部队论文,关系论文,欧安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围绕着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组建,美国和欧盟之间以及欧盟内部意见和分歧、矛盾和争论、斗争和妥协交织在一起,表明美欧安全关系和战略利益已进入一个深刻的调整阶段。在大西洋两岸之间建立一个新的利益平衡机制势在必行。

一、冷战后美欧安全关系的调整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已经崩溃,冷战时期美国和西欧固有的那种战略伙伴关系也就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美国为进一步实现其“一超独霸”的全球战略,开始调整美欧关系。

冷战时期西欧没有自己独立的防务能力,必须依赖美国在欧洲强大的军事存在方能保全自己,这种主次分明的欧洲安全结构决定了美国同欧洲盟国的政治关系具有不平等性质。冷战结束后,美欧安全关系面临严峻的考验,欧洲原有的安全格局已被打破,美国失去了在欧洲屯兵驻防的基础和理由。与此同时,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使欧洲人独立自主的防务意识日益增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必须进一步加强自主防务”等呼声四起,美欧安全关系在格局转换时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注: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第六章,第376~37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从欧盟构建自己独立防务体系的进程看,在整个90年代经历了“法德军团”一“欧洲军团”一“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法德军团”是1991年10月由法国和德国共同提议组建的,它的构想基于两方面战略考虑:一方面,德国在1990年10月实现了统一,这必然会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自然也包括构建欧洲自己的安全防务体系在内;而为了防止德国日后在欧洲重新称霸,法国也必须考虑通过组建“法德军团”这种联合防务部队来约束德国,将德国纳入欧洲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这个大框架内。另一方面,“法德军团”的诞生,既适应了欧洲共同外交与安全防务政策的需要,也符合90年代初欧洲地缘战略关系的变化要求。当时的欧洲已步入一体化的快车道,欧洲一体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因此,“法德军团”的诞生完全是“法德轴心”传统理念在逻辑上的延伸,通过组建“法德军团”,法德两国政府就向全世界宣告了欧洲安全防务体系的基石已经确立。

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将“法德军团”在90年代中期扩大为“欧洲军团”,这正是欧洲独立防务体系不可或缺的战略力量。波黑冲突及科索沃战争使欧洲有远见的政治家都深感欧洲一体化进程目前还只是用单腿走路,还缺乏共同防务这条腿,因而他们要求加快构建欧洲独立防务体系的愿望愈加强烈。科索沃战争后,这种自主防务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那就是欧盟各成员国通过协商努力,形成了在2003年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战略决策,并且在1998年底通过的《阿姆斯特丹条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冷战结束后,作为冷战时代产物的北约自然失去了它潜在的对手,因而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北约不但没有消亡,反而通过自身职能的转变以及实施扩张性战略,使自身的力量得以增强,并且使北约这块招牌在局部地区比联合国安理会还要管事。而使北约获得如此强大生命力的就是美国。美国人很清楚,欧洲人搞独立自主的防务是迟早的事,但如果要遏制欧盟在欧洲安全防务上另搞一套,就需要重新“包装”北约,把欧洲防务的战略行动纳入北约这个框架之中,以继续保持美国在欧洲安全上的主导权。

在美国积极推动下,北约首先在90年代初迅速转变了职能,由一个冷战时期单一的军事组织转变为冷战后一个地区性的政治军事组织。90年代中期后,美国又推动北约东扩,将北约的防务范围扩大到了俄罗斯的边界,它首批接纳了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作为其正式成员国,还吸纳了一批具有“和平伙伴关系”的联系国,而这些联系国远及中亚国家。1999年4月, 北约华盛顿首脑会议又通过了新的《联盟战略概念》文件,即“北约新战略”。北约新战略概念共65条,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加强了北约的干涉主义性质。它可以以“捍卫民主价值观”为借口,对一个主权国家随意进行军事干预。二是将“集体防御”原则扩充为“捍卫共同利益”,并把干预范围扩大到欧洲防区之外。三是把北约“一致同意”的决策原则改为“自愿联合”原则,即北约在对外实施军事行动时,其成员国内部可采取“自愿结合”原则,不必求得“一致同意”就能采取军事措施。北约新战略的实质就是通过政治、经济及军事全方位的渗透,将北约的势力范围扩大到欧洲以外的地区。美国则在北约职能转变之后,继续主导欧洲事务,并利用北约继续推行其称霸全球的扩张战略。因此,北约新战略的出台格外引人瞩目。

欧盟首脑会议通过的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决定,便是对北约新战略的回应,它表明欧盟和美国都正沿着既定的路线走自己的路,美欧安全关系的调整已进入一个实质性的阶段。

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和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1999年6月,欧盟科隆首脑会议作出历史性决定, 将西欧联盟并入欧盟,使它真正成为欧盟的“军事臂膀”。11月20日,欧盟布鲁塞尔国防部长和外长联席会议又决定组建一支独立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在3年内将使这支部队达到10万兵员、战机400架、军舰100艘的规模。同年12月,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正式决定在2003年以前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2000年12月召开的欧盟尼斯首脑会议审议通过了欧盟实施共同安全与防务的计划,这一防务计划由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以《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报告的形式提交。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创建欧盟快速反应部队。欧盟成员国必须在2003年具有可以在60天内部署一支由 6万人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的能力,这支部队的军事行动至少应能维持一年。二是批准建立3个欧盟常设性政治与安全机构,即把建立于1999 年的欧盟政治与安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军事参谋部这3 个临时机构转为常设机构,它们分别负责欧盟的防务政策、起草军事文件和战略规划。三是明确了欧盟防务与北约之间的关系问题。报告表示欧盟将继续致力于“建立这两个组织之间持久和有效的关系”,在北约不参与行动的情况下,欧盟将指挥快速反应部队参与应付欧洲危机的军事行动,但北约仍然是欧盟成员国集体防务的基础。

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和实施以及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组建,表明欧盟在近年来已经把构建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作为欧洲一体化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势必影响到美欧安全关系。因此,北约新战略的出台绝非偶然,它可以被看作是欧盟实施独立防务政策的一个对立产物。在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欧洲快速反应部队问题上,欧美领导人的观点和看法是有明显区别的,反映了两种利益不完全相同的安全观。欧洲人普遍认为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出台“是在欧洲联盟历史上迈出的一大步”。法国社会党领导人弗朗索瓦·奥朗德说:“欧洲防务已成为全球经济实力最强的力量。我们现在必须使它在政治和军事上也变得最强大,以确保全球不仅只有美国这一个警察。”(注:美《国际先驱论坛报》文章“欧盟领导人支持单一防务政策”,2000年6月4日)这样的观点明确无误地表达了欧洲人的心声——欧盟决心改变欧洲军事上无能的“纸老虎”形象。

但美国人对欧盟实施独立的防务政策以及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表现出来的心态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美国的确希望欧洲人能独立地解决一些欧洲的重大问题,包括欧洲安全与防务问题,这样可以减轻美国的防务负担;另一方面,美国人又不希望欧洲人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另立山头,极不情愿看到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欧洲重新崛起。这种矛盾心态在2000年12月10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篇评论中暴露无遗,该文章认为欧洲加强防御使美国进退维谷,科索沃战争既让美国人痛恨欧洲的无能,又让欧洲人痛恨美国的越俎代疱。(注:美《华盛顿邮报》文章“欧洲防御”,2000年12月10日)美国领导人一方面表示“我们希望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取得成功”,认为这可以“减轻美国现在处理每一个危机时不得不承担的部分责任,并使美欧关系成为一种更加平衡的伙伴关系”;(注:美《亚洲华尔街日报》文章“建设一个更强大的欧洲”,2000年3月27日)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对欧盟这一政策作出了“3D”评价,即:美欧离心(decoupling)、 防卫资源重复(duplication)、歧视未加入欧盟的北约成员国(discrimination),(注:日《时事解说》双周刊文章“欧盟与安全”,2000年10月3 日)说明美国对这一政策实际上是持否定态度的。

三、建立美欧新的利益平衡机制

美欧不同的安全观只是美欧安全关系中诸多矛盾和分歧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实际上冷战结束以来,在巴尔干地区冲突、欧洲防务、北约东扩以及NMD等问题上,美欧双方始终存在着矛盾和争执。比如, 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反映出一个明显的矛盾就是美欧对欧洲安全事务主导权的争夺十分激烈。又如,美国本不想介入巴尔干地区冲突,只是由于欧洲在军事上的无能以及巴尔干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才使得美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巴尔干事务中,但美国一旦在科索沃战争中赢得了主动,就骄横霸道、颐指气使,引起了欧洲人的反感。再如,在NMD 问题上,欧盟认为NMD 的部署尽管可以解除所谓“无赖国家”发射导弹的威胁,但事实上它劳民伤财,效果不大。欧盟很担心美国通过部署NMD 牢牢掌握欧洲事务主导权,直接影响“欧洲防务支柱”的建设,因此,欧盟各成员国包括英国在内一开始便协调一致,坚决反对NMD。 只是在近期,由于小布什政府的强硬政策和一再游说,德国和英国的立场才发生变化。

美欧在安全观上的差异以及在上述问题中表现出来的矛盾,说明美欧安全关系的调整迫在眉睫,这实际上是大西洋两岸关系在冷战后的一种自我调节,只有建立美欧新的利益平衡机制,方能缓和美欧业已存在的矛盾。对此,美欧政要和学者普遍认为,新型的美欧安全关系应该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其主要特点就是“平等”二字。它向世界表明美欧之间的关系将不再是一种“主仆”关系,而是一种相对平等的伙伴关系,它体现了美欧双方在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方面的均衡性。美国和平研究所发表了《21世纪实现欧洲和平与稳定的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美国在对欧洲的态度上不要太专横”,“就欧洲来说,它应该继续奉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但侧重于发展真正的军事能力,同时避免在美国在欧洲的作用问题上、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和北约的关系问题上与美国争吵”。美国国防部2000年12月发表的一份题为《21世纪的美国战略》的报告中强调,大西洋两岸的安全是不可分割的,美国欢迎欧洲人为集体防务和在对北约范围内的危机作出反应方面所做出贡献,并努力加强在欧盟的领导下,在北约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介入的地方采取军事行动的能力。

欧洲人对新型的美欧安全关系也有类似的论述。法国总统希拉克指出,欧美间应建立新型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除了加强欧盟之外,建立新型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目标意味着美国将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各种因素都鼓励我们建立以共同价值观和命运为基础的新型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并使之成为世界稳定的基石之一。”(注:美《华盛顿邮报》文章“越洋的牵手:今日美欧首脑会议”,2000年12月18日)法国前外长埃尔韦·德沙雷特也认为,在新世纪欧美应确定一种新型关系,“一方面,我们承认美国在世界平衡中现有的地位;另一方面,华盛顿承认欧洲渴望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注:法国《费加罗报》文章“欧洲—美国:新形势”,2000年12月18日)

美欧双方对构建新型美欧安全关系的看法表明,双方都有调整双边政治和安全关系的共识,都有重视对方并尊重对方利益的意愿,都承认彼此间信任的重要性,都强调要构建一种面向21世纪的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不过,构建欧洲安全格局必须要考虑处理好以下几对矛盾:一是美国和欧盟的矛盾;二是美国和俄罗斯的矛盾;三是美国、欧盟同俄罗斯的矛盾。目前,美国和欧盟的矛盾、美国同俄罗斯的矛盾都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对欧洲安全事务主导权的争夺上。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要构建欧洲军事安全结构,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该结构体系中各个战略力量的利益关系。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向来就是欧洲安全结构中的主要战略力量,因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协调和妥协,必然会对欧洲安全格局的走势产生重大的影响。美欧在调整双边安全关系的同时,还应该处理好它们同俄罗斯的关系,欧洲安全离开了俄罗斯,其安全结构将是不均衡的,因而是不稳定的。同样,从现阶段欧洲国家具有的防务能力来看,欧洲安全格局离开了美国也一样不能长久稳定。

总之,冷战后美欧安全关系的深刻调整充分说明:第一、美欧矛盾在欧洲安全领域有上升势头,欧洲安全急需得到保障。第二,欧盟正加快实施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欧洲独立防务体系的建设已进入实质性的阶段。第三,无论是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还是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在现阶段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欧盟内部还存在不和谐的声音,尤其是拥有一定军事力量的英国,对独立的欧洲防务政策表现得并不那么热心,英国政府更加重视加强英美的大西洋“特殊伙伴关系”,并不看重欧盟其它成员国坚持的“欧洲中心主义”。就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而言,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目前欧盟部队尚不具备足够的运载和投放能力,欧盟还缺乏自己的军事战略侦察能力,以及协调一致的行动能力等等,此外,在军费分摊和兵源组成等方面,欧盟也将面临挑战。虽说欧盟尼斯首脑会议只批准组建一个6 万人左右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实际上这支部队要想真正发挥其维护欧洲安全与稳定的作用,还需要至少3倍以上的兵力。第四,虽然美欧矛盾较为突出, 但美欧间存在着不少的共同利益,存在着调节能力极强的协调机制,所以,美欧关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仍然会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走势,只不过在这种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中,会增加更多的平等因素和色彩。欧盟快速反应部队同北约的关系目前已有了明文规定,这不是一种排他性的敌对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型的战略合作关系,仅此一点,就足以看出美欧关系依然是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战略伙伴关系,不能片面夸大美欧现有的矛盾,而忽略了美欧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所在。

标签:;  ;  ;  ;  ;  ;  ;  

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与美欧安全关系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