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供水项目设计审查的思考论文_袁定强

贫困村供水项目设计审查的思考论文_袁定强

宁强县水利管理中心 陕西宁强 724400

摘要:消除贫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饮水安全是贫困村与贫困户精准退出的必备条件,政府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实现建挡立卡贫困村供水项目设计,县级水利行业组织专家审查。本文针对贫困村供水项目设计审查进行总结归纳,力求在设计质量和审查水平上有所提高,确保工程审批后能顺利实施,饮水安全达标。

关键词:饮水安全;设计;审查;思考

1项目背景与标准要求

宁强系贫困山区县,全县辖18个镇办200个行政村,其中建挡立卡贫困村107个。饮水安全是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是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退出的必备条件。按照我省制定的饮水安全标准,要求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所有农户都要达到饮水安全,其主要标准为: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居民人均生活日用水量达20升以上;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

2贫困村供水项目的基本特点

宁强县贫困村存在的共性特点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落后,经济水平低下,群众自主增收的办法和能力缺乏而处于贫困。供水项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山大沟深居住分散;二是可靠穏定水源缺乏,竖向布置战线长高差大;三是供水工程规模普遍偏小,很难形成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统一解决;四是工程处数偏多,一个村少则3至5个集中供水,多则十多处,分散供水更是差别巨大,少则十多处,多则近百处;五是交通条件差,很多水源地和构筑物建设点无交通道路,需人力转运建筑材料,建设成本与施工难度加大。

通过多年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部分贫困村自来水覆盖率已达90%以上,之前的饮水安全工程多以修建集中供水为主,同步建有部分分散供水工程。集中供水因资金有限其建设标准与现实饮水安全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净化措施不够完备,消毒措施简易,水源保护措施普遍缺失。分散供水多以政府提供管材群众投工投劳完成,建设标准偏低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

宁强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供水项目基本分为两大类四个层次:两大类即巩固提升类和新建工程类;四个层次即巩固提升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新建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对已有的供水工程通过续建达到饮水安全目的,无供水项目区通过新建工程达到饮水安全目的。

3项目审查控制的关键要素

依据规范要求和贫困村饮水安全标准结合本县实施供水工程的方式方法,设计审查是履行行业监管的职责,科学准确的设计方案是饮水安全的基础,实施阶段的控制是饮水安全的核心。如何把好审查关口成为饮水安全的关键环节。

针对宁强县贫困村供水工程具体情况,设计审查一般分2个阶段进行,即根据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送审稿前往实地进行现场审查,依据现场审查意见由设计单位修改完善后进行详细审查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报发改部门审批后实施。

根据项目特征和贫困村特点,笔者总结审查中需控制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一个核心即以饮水安全为核心,要确保贫困村所有农户饮水安全,这是建档立卡贫困村退出的基本要求;两个重点即建挡立卡贫困村供水人口与贫困户名单是否齐全完整,是否达到了整村推进不留1人的目标。另一重点是主要建设内容是否准确完整,工程总体布局与结构是否合理。一个核心两个重点是建档立卡贫困村饮水安全的关键环节。

4审查方式与方法探析

审查方式分现场实地审查和室内技术审查2个阶段,现场审查重在查看水源是否稳定可靠,供水保证率是否达标,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等。技术审查重在审核总体布局与细部结构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工程布置和措施与实地是否精确对应,按照一个核心两个重点的思路是否完整,确保贫困村饮水达到安全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审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实地走访核实水源。水源选择是供水工程的关键环节,供水保证率能否达标水源是核心,贫困村小型供水所选水源一般均为无资料区,现场所看也仅能知晓当下流量,无法判别枯水期流量情况,故需邀请当地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深入了解水源情况,选好各工程水源,确保工程建成后能穏定可靠运行;二是以巩固提升供水工程为重点,对已有设施要最大化加以利用,对照现行饮水安全标准完善和新增部分设施,优化工程布局和结构措施,真正达到巩固提升目的;三是统筹农户现状驻地与移民搬迁的关系,严格按照八个一批的安置政策准确界定饮水安全的解决途径与措施,避免出现重复或遗漏;四是尊重当地民情民意,对一些居住分散的农户且多年已形成的取水方式尽可能充分利用,减小实施阻力同时方便运行管理;五是工程布局要兼顾绝大多数群众利益,个别高户和低户不宜作为取水位置和构筑物选址的控制条件;六是认真把握审查重点,要着眼宏观布置的合理性又要重视微观结构的科学性。

5供水审查的思考

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村供水设计的审查,结合规范标准和农村现行实际,觉得有以下问题需斟酌研究,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完善,把饮水安全推向更高更加适用的层次。

5.1关于供水规模计算中公共建筑用水量的确定

设计规范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即定额计算法和取其居民用水量的百分比方法。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大部分贫困村小学均已撤并,部分仅保留有学前幼儿园和1、2年级,生源来源于全村而非学校所在的供水区,故按居民用水量的百分比求取公共建筑用水量方法已不适用,定额法计算应区分教师和驻校生以及居住在本片的非驻校生用水实际计算较为准确。即使对集镇供水也因生源的不确定性应单独据实计算较为准确。

5.2管沟开挖宽度的合理确定

贫困村单项供水规模一般较小,所用管材现实为政府集中采购的pe管材,管径多小于dn32,盘圆管长度一般100至200米,管道热熔联接一般均在沟外进行,联接后置入管沟中。现实设计中大多按管沟中联接安装确定开挖宽度,形成宽度过大,开挖与回填量对应增大而加大了工程投资,尤其是量大的新建分散供水工程往往解决很少的几户几人但管道相对较长时投资居高不下而造成极大浪费,因此应结合施工实际科学确定管沟宽度。

5.3材料二次转运费在概算编制中的应用

对山区贫困村供水工程,因受交通条件和地形限制,建筑材料的人力二次转运非常普遍,库点至各工程点远近不一,用量差异大,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较为复杂,各自独立计算单价过多计算工作量巨大,实施与核定较为困难。建议工程单价按库点计算,库点至工程点按现场实际发生的小型机械和人力转运方式分别单独计列较为直接明了,也符合现场施工实际,避免实施中引发争议难以调处。

5.4加强阶段工作衔接,避免脱节现象

通过2个阶段设计审查,设计成果很难全方位达到标准要求,招标与实施时应进一步优化,确保饮水安全。

5.5建后管理

针对贫困村供水小而多的特点,工程建成后项目村应及时成立供水协会加强管理,建立建全各项制度,落实人员分片管理,加强水质监测与日常余氯检测,确保工程长久安全运行。

6结语

建档立卡贫困村供水项目,各地实施方法不同,自然条件与资源差异大,水利工程的单一性特点突出,通过宁强县供水设计审查的思考,渴望与同行交流共勉,力求提高供水质量与审查水平,确保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

[2]《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论文作者:袁定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贫困村供水项目设计审查的思考论文_袁定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