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高文林

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高文林

高文林

青海省天桥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 810008

摘要:近年来,人们享受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城市部分居民依然存在着雨水过大带来的不便,这些都是建设现代城市所要解决的问题。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在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净化的海绵城市”。由此可见,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有关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的问题,针对海绵城市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同时创新性的提出绿化景观的策略,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绵城市在建设原则以及应用措施,并根据对全文的总结,针对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海绵城市;现代城市;措施

1.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

海绵城市意味着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它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城市建设理念。它突破了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依托建筑、绿地、广场、道路、水系等各种基础设施,充分考虑城市安全基础设施运行和城市供水。在此基础上,分析水文条件和规划指标的差异以及项目运行的可行性,综合运用渗透、保留、储存、净化,再利用等各种生态技术,并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的作用,并构建起新型的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降雨期间尽可能多地保留雨水。无论是湿地、草原、森林还是湖泊,它们都可以吸收大量的雨水,把雨水就地消化,有效地防止它们汇聚在一起形成洪水。当大量雨水被城市海绵吸收时,城市就不会大面积的积水。这些被“海绵”充分吸收的雨水可以被重复利用。例如用做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2.海绵城市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准则

2.1.1基本理念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源头的有效控制和可持续的合理开发,有可能实现与区域水文特征的一致性,使得场地开发前后的水文特性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在水文循环的层面上,有必要确保总径流量在特定的范围内。为此,可以通过渗透和存储等路径,以促使经过开发之后的特定量径流量不会出现排出的情况。同时,使用存储、渗透和科学调整来促进逐渐减少峰值水量保持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可以促使高峰时段有一定程度的延迟。

2.1.2基本准则

生态优先、规划指导、安全环保、综合考虑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如果要推动这一基本标准的实施,就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现代城市的建设。把低影响的开发雨水体系创建逐渐提高到城市规划与职能部门间有效协作的可操作层面上,并通过对各级规划实施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促进对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保护,同时逐渐降低对根治于城市敏感区域内的影响力度,同时将现代化城市规划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在确保城市基本性能总体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情况下,需达到城市生态这一基本需求,为此则要求城市基础设备安全文件及我国水文件、水资源现状做出综合性的考虑,以确定与自身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创建起新型的现代化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模式。

2.2海绵城市建设具体措施

2.2.1改变城市建设传统思路

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需要改变传统的建设理念。在过去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硬化路面占据了很大的面积。其中城市排水主要通过管道等隐蔽设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下雨时常会发生洪水灾害。在当前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建设是城市回归自然的需要,注重对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低影响设备进行拍放径流雨水的科学组织,利用现场设备对部分径流雨水进行二次回收,科学有效地利用,实现安全有序的顺利排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促使海绵城市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城市原生态系统、生态恢复、低影响研发。首先,要对海绵体实施具体保护,现代城市建设需要对固有的河流、湖泊、湿地、沟渠等有良好的保护,且不得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次,应针对长期遭受破坏的水体。对于湿地等海绵,有必要通过科学和生态的物理方法进行全面恢复,同时确保它们具有特定的生态空间,使水循环特性和生态性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3.现代化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建议

3.1 政府要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扶持

政府要妥善规划当地的地形地貌结构,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政策支持,更加重视海绵城市的建设。政府应合理绿化现有土地,提高绿地率和绿量指标,加强雨水控制量建设。有必要引入透水铺装技术和凹陷绿地技术,加强雨水利用工程建设。政府要与企业或个人就已转移的土地进行谈判,制定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企业建设海绵城市项目,要引入和落实海绵城市理念。

3.2 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宣传

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适应当地的条件。南方等地的气候湿度较高,降水量较大。因此,它更适合海绵城市的建设。政府部门要结合现代城市和海绵城市,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蓝图。要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宣传,保护原生态,并考虑不同用地的空间关系、建筑主体、排水防涝等因素。要加强城市水系规划,引进景观设计,运用植物栽培方法提高城市抗洪防洪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强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推广,提高人们对雨水利用的认识。

3.3 积极创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许多南方城市都有洪水和洪水的风险。因此,政府可以积极建立当地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结合雨水利用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加强引进先进的雨水利用理念和技术。在公园等公共场所发展项目中,整合海绵城市概念,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新途径。例如屋面绿化技术和可渗透铺装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雨水的影响,而且可以实现雨水的储存和净化,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还要积极鼓励公民参与施工和监理的海绵城市,让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履行监督职责。

3.4 加强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

在建设现代化城市时,如果要实施雨水利用工程,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生态系统,确保城市具备吸收和净化水的能力。政府必须对城市现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和其他水生生态区进行统计,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水生生态区。对于雨量较大的绿地和森林地区,有必要制定保护城市计划,维持自然水文特性。对于受损的绿地或水体,必须采用现代生物或生态手段进行恢复和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必须得到保证。

3.5 加强对项目总平面图审批过程把关

城市规划部门要加强对雨水工程项目的审批,尤其是总平面图等文件,要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来执行,政府部门要加强管理力度,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快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4、结语

现代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其不仅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能让城市的基础建设更加的完善。因此,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控制,同时还要不断提升海绵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谈旭辉.“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11):119-120.

[2]杜晓丽,韩强,于振亚,李俊奇.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应用的若干问题分析[J].给水排水,2017,53(01):54-58.

[3]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涂满章,郑建阳,郭英远,彭海阳.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01):79-97.

[4]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试点示范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兼论我国海绵城市创新体系平台的建设[J].中国名城,2015(05):16-25.

论文作者:高文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高文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