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徐妍

株洲市省直中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 探讨和总结急诊科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主要症状及其临床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2012年02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59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主要特征及其护理过程中的要点。结果 分析临床资料可知部分或完全的意识丧失、全身性强直性对称性阵发痉挛、双眼斜视、凝视、上翻等是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临床症状。1-3岁是该疾病的高发年龄段,本研究中该年龄段占了49.15%(29/59)。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占所有病例的44.07%(26/59),其次为支气管炎,占所有比例的28.81%(17/59)。经过治疗和护理,58例患儿得到治愈,治愈率为98.31%(58/59),1例患儿得到的好转。结论 对于出现小儿高热惊厥早期临床征兆的患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对于发病患儿除临床治疗外,采取优质的临床护理也是改善患儿生活治疗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体会;阵发性痉挛;意识丧失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2012年02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59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和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主要症状及其临床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59例均为我院2012年02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年龄在1-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6岁,其中男性患儿37例,占总数的62.71%,女性患儿22例,占总数的37.29%。

1.2 护理要点

笔者总结了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要点如下:第1:患儿发病时,应严格遵照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此时不宜抱起患儿或者让患儿走动,需要马上去除患儿的枕头时期平卧或者侧卧,解开患儿的衣领,时期头偏向某一侧,护理人员需要留意避免患儿的衣领的束缚从而影响患儿正常的呼吸,为利于排除患儿口腔内的异物或呕吐物,保持患儿足高头低位,同时需要及时帮助清除患儿口鼻腔和咽喉部内的异物或分泌物,避免由于分泌物引起患儿的气管堵塞从而导致窒息,注意维持其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给予患儿吸氧面罩吸氧,或者刺激患儿的合谷穴以及人中穴。此时注意敦促家长不要摇晃或搂抱患儿。采用纱布包裹或者牙垫等方法压舌板,防止患儿咬伤自己[1]。同时遵照主治医生的嘱咐,给予必要的止惊药物进行治疗;第2:控制惊厥的有效措施是快速的降温,由于患儿的高热会增加其脑部对氧气的需要量,从而增加了患儿脑血管痉挛的严重程度,导致脑水肿等并发症,所以临床上需要采用方法进行迅速降温。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主要包括温水擦浴,头周置冰袋,冰袋敷于体表大血管处,冷毛巾湿敷前额等。一般每十分钟更换1次,可以有效降低脑细胞的对氧气的需要量[2]。同时可以采用药物进行降温,常用的药物包括布洛芬、复方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第3:患儿高热惊厥时,其唾液的分泌量一般会减少,常常出现口腔黏膜干燥等情况,此时患儿的抵抗力相对较为低下,由于口腔内食物残渣的异常发酵,有害细菌的增殖速率加快。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儿口腔的护理工作,保持口腔的清洁状态,从而有效减少口腔内有害细菌的增殖;第4:小儿高热惊厥发病时,其全身的各个肌群会出现不自主痉挛、收缩从而引起患儿的皮肤出现损伤,并且容易坠床受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留意。患儿在高热退烧过程中一般会出现大量汗渍,因此此时需要勤还衣服;第5: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留意患儿的体温、意识、呼吸、脉搏、末梢循环、血压、尿量,以及是否出现抽搐复发等情况。同时密切留意患儿在用药后的各种反应,出现异常或者不良反应时护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生[3];第6:对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患儿需要适量给予补液,从而有效纠正患儿体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4]。

2 结果

分析临床资料可知部分或完全的意识丧失、全身性强直性对称性阵发痉挛、双眼斜视、凝视、上翻等是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临床症状,见表1。1-3岁是该疾病的高发年龄段,本研究中该年龄段占了49.15%(29/59),见表2。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占所有病例的44.07%(26/59),其次为支气管炎,占所有比例的28.81%(17/59),见表3。经过治疗和护理,58例患儿得到治愈,治愈率为98.31%(58/59),1例患儿得到的好转。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上儿科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机理是由于患儿的大脑神经元末梢突出出现异常放电所导致的,患儿疾病发作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性或者局部性的肌肉痉挛性或者强直性抽搐,并且多数患儿都会伴有较为明显的意识障碍,呼吸节律暂停或者不整,眼角上翻,一般患者疾病发作的时间持续在数秒至几分钟长短不等,疾病情况较为严重的患儿会出现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况,此时会严重损伤患儿的脑细胞,会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以及智力的正常开发[5]。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出现小儿高热惊厥早期临床征兆的患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对于发病患儿除临床治疗外,采取优质的临床护理也是改善患儿生活治疗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王琳.小儿高热惊厥120例临床护理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4):2770-2771.

[2]刘爱红.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153例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1,08(01):74-75.

[3]张智荣.7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31(03):1110.

[4]王雪梅.小儿高热惊厥76例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2,15(01):98-101.

[5]江静兰.健康教育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8(10):125-127.

论文作者:徐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徐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