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理疗仪配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论文_杨通

吞咽障碍理疗仪配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论文_杨通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广西合浦536100)

【摘要】目的:探究将吞咽障碍理疗仪配合冰刺激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成实验组(n=30)和参照组(n=30),在实验组患者中行吞咽障碍理疗仪配合冰刺激,参照组患者中不配合冰刺激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SA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效果优于仅行理疗仪治疗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配合冰刺激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吞咽障碍理疗仪;冰刺激疗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分析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吞咽障碍的发生几率可高达60%。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来说,对于其日常饮食等产生了严重阻碍,病症严重的患者只能依靠鼻饲来进行吸取,长此以往,患者将出现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情况,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伤害。所以本文将以吞咽障碍理疗仪和冰刺激疗法为基础,探究将其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数据

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本次所有入选的患者均依据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标准来确定,所有患者均得到了确诊。入选依据:①经过CT或者MRI诊断检查,皆为初次或者首次发病,并未出现吞咽障碍后遗症。②患者均意识清楚,具有稳定的生命体征,未伴有消化道感染。③可以紧密配合医务人员的相关要求。排除依据:患有心脏功能病症等患者,如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以及心率失常等不予以本次研究。在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最长病程一周,最短病程1日。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最长病程8日,最短病程2日。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发病的第5日就可以进行治疗,① 应用美国Vitai Stim 吞咽障碍治疗仪,其中治疗仪最大输出强度为25毫安,最大输出脉冲频率为80Hz,1000Q为电阻,波宽700ms。其中所有的仪器有两个输出通道,配有专用的体表电极。1、2电极为通道1,3、4电极为通道2,本次研究应用的具体方法为:①沿照颈部的正中线位置垂直排列电极,在舌骨上方为第一电级,甲状软骨上切放置第二电极,根据第1、2电极的距离,向下放置第3、4级。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类型、病情程度和刺激感来决定治疗强度。电流量的选取可以根据患者的主观直觉判断。其中通道1是用来对舌骨的上下肌肉群进行刺激,通道2对舌骨下的肌肉群进行刺激。每日完成两次,总共60min。

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冰刺激疗法,将在零下20摄氏度保存的已经冰冻成棒的湿纱布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刺激数量为20次,如果刺激出现的液体过多,则进行冷冻按摩,每日两次,一次10分钟。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的SSA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数据呈现为p<0.05时,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SSA评分对比,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为(22.0±2.4),参照组为(29.6±3.5),组间对比t=9.8088,p<0.05。

3 讨论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对脑卒中后90日患者死亡率指标判定,吞咽障碍可以作为其评价指标[1]。对吞咽功能障碍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荧光吞钡造影录像、repetitive salivas wallowing test PSST[2]、内镜吞咽检查等。作为主要几种评定方法,荧光吞钡造影录像作为金标准之一[3]。但是荧光吞钡造影录像虽然可以对食物误吸情况等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口咽部情况进行确定,但是对其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配备好完整的装备,并需要患者的体力可以配合完成此项检查,因此这一方法并不适用于临床推广。

本次研究的Vitai Stim 吞咽障碍治疗仪方法,其主要对口咽部的神经肌肉群进行刺激,采用低频点频率[4],从而对局部神经冲动、肌肉群进行被动收缩,并阻碍肌肉萎缩,强化其肌体能力。另外,采用这种低频电刺激的形式可以对大脑皮质的血流量进行加速增强,提升口咽部的肌肉力量,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本文对两组患者的SSA评分对比,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为(22.0±2.4),参照组为(29.6±3.5),组间对比t=9.8088,p<0.05。

综上所述,采用吞咽障碍理疗仪配合冰刺激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能够提高肌肉群的力量,并增强其协调能力,本文研究的相关数据和卢展宏,柯绪林,历三明[5]等专家的研究结果相符,具有临床可参考价值,值得临床的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国华.吞咽障碍理疗仪配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8):1293-1295.

[2] 郑欢华.吞咽障碍理疗仪配合冰刺激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5):33-33,34.

[3] 全莉娟,黄经纬,覃波等.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脑卒中真、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4):31-34.

[4] 李沛,冯卫星,张军等.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2121-2122.

[5] 卢展宏,柯绪林,历三明等.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40例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09,30(13):1253-1255.

论文作者:杨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  ;  ;  ;  ;  ;  ;  ;  

吞咽障碍理疗仪配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论文_杨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