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论文_李博雅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天津宝坻 301800

摘要:目的:对产科病房护理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收纳的160例产妇,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80例产妇。实验组的产妇进行风险护理管理,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顺产情况,并发症出现的情况,以及两组产妇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顺产情况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的情况极少,实验组的产妇满意程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因素很多,对产妇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顺产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护患纠纷。

关键词:产科病房;护理风险;护理对策;效果观察

由于产科病房是孕产妇产程观察与助产场所,其护理质量优与劣直接与产妇、新生儿生命息息相关,加之产房内不可预测因素较多,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慎或疏忽,即可导致不良后果发生,严重时还会给产妇及整个家庭带来永久性痛苦[1]。因此,加强产房安全管理是预防护理缺陷、避免护患纠纷、保证母婴健康关键[2]。为了探讨风险管理在产科病房中的作用,本文选取我院分娩产妇80例,在传统病房管理基础上加用病房风险防范管理,致使母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分娩产妇160例,其中:年龄在23—41岁,平均年龄为28.5±2.1岁;孕周在38—41周,平均孕周为39.2±0.8周。产次分为:初产妇110例;经产妇50例。按病房管理方式不同将160例产妇分为风险管理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次等经统计学处理后,结果显示无明显性差异,相关对比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产房管理:产妇有分娩症状后,由助产士将其接至待产室中,密切观察产妇产程变化及给予产妇行产程指导;对于高危孕产妇做好相关护理及病情观察;胎儿娩出后及时给予行脐带处理、清洁呼吸道、Apgar评分、擦干身体等护理操作,在记录单上完成新生儿性别、体重、身长、新生儿左足印、产妇左手拇指印填写,并将新生儿手牌系于其左腕处;产妇分娩结束后,母婴于产房内观察2小时,若无异常,助产士负责将母婴送至病房。

风险管理组给予产房风险防范管理:(1)将安全文化应用于护理管理过程中:护士长定期组织助产士学习相关法律与法规,定期进行职业道德相关知识培训,把安全第一护理理念贯穿于护理工作每个细节当中,让助产士清楚自已的工作肩负着母婴两条生命,在产科病房内营造一种强烈职业安全氛围,以增强助产士整体风险防范意识水平。(2)采用五常法行风险防范管理:第一,常培训:每周五护士长均要组织本科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包括三基(基本操作、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三专(专科操作、专科知识、专科理论)、急救药品药理作用与应该方法、抢救器械原理与使用方法、新技术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对于低年资护士实施一对一带教方式,使其尽快熟练掌握助产技术。第二,常管理:根据产房护理特点,按卫生厅护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我科制定了产科病房护理工作常规及工作流程,护士长在行护理工作检查时,应注意护士对护理工作常规执行情况,要求每一位助产士不可忽略任一个操作细节。如,在给予产妇缝合切口时,对于阴道内填塞纱布应留有尾条,且取出纱布后,应常规做肛门指检与阴道检查,以避免护理差错发生;在给予新生儿佩戴腕带时,应与新生儿家属共同确定床位号、性别、体重等信息无误后,才可给新生儿戴于手腕处,并检查腕带松紧度及肢端血运与皮肤完整性,在每班交接时,均应观察新生儿腕带有无脱落、字迹有无模糊等现象,并将其做为交接班一项内容填写在交接班日志内。第三,常完善:根据产妇高风险病种制定出各级应急预案,并在急救护理中不断完善,以提高救治成功几率。产科病房主要应急预案有:产后出血急救应急预案;新生儿窒息急救应急预案;产妇跌倒、坠床事件应急预案;产妇猝死应急预案;产妇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产妇输液反应应急预案等,并定期举行产房应急预案演练,让每一位助产士均熟练掌握各病种急救护理流程,以提高急救护理技能。第四,常防护:产房内物品与设施均应保持清洁与整齐;采用空气净化设备,定时行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新;根据天气及时调整产房内温湿度,以增加产妇舒适度;及时清除产房内污物,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置;在产房墙面上贴上各种温馨提示图片、在卫生间、座便等处设有扶手及防跌倒标志,以避免意外事件发生。第五,常自律:护士长定期举行产房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让每位助产士都清楚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并使其能够自觉规范护理行为,主动参与至风险管理中,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产房内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对比数据均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中,给予其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率与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在给予数据间进行对比时,分别采用卡方或t检验。P<0.05为确定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 果

两组产妇产房内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较:风险管理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一。

表一,两组产妇产房内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产科是一个风险因素较多的科室,稍有差错极易酿成大祸,也是一个护患纠纷比较频发的科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工作能力来护理产妇以及应对病房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若在护理操作时稍有疏忽,即可引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本次研究对产房护理中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出护理风险产生因素有:第一,助产士因素:由于助产士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护理中不履行对产妇及家属告知义务,易引发护患纠纷[3];助产士护理技能较低且缺乏责任心,在护理操作中随意简化工作流程,不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不能正确运用助产技术,不能细致观察产妇产程进展,不能熟练、准确应用抢救器械与药品等,均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第二,产妇因素:由于部分产妇未做过产前检查,在其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不可预测意外[4];产妇及家属缺乏对分娩相关知识了解,加之部分产妇及家属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易导致意外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产科病房护理风险无处不在的事实,临床只有加强风险防范管理,才可保证母婴安全,对改善护患关系及减少医疗纠纷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莉,侯静静.五常法在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09(27):575-575.

[2] 岑春华.产房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法及意义探究[J].当代医学,2014,32(6):124-125.

[3] 马华.产房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医药前沿,2014,26(22):260-260.

[4] 戴慧玲,石中兰.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4,24(19):250-250.

论文作者:李博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论文_李博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