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阅读论文_苟鹏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阅读论文_苟鹏

苟鹏(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巴中 636025)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一直是重难点,而拓展阅读对学生视野的开阔、思维的启迪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阅读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可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因材料选择、训练方法和阅读方法的不同而迥然不同。笔者结合多年一线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123-01 无论身处哪个年龄阶段,阅读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接触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可以更加深入地解读社会。对于小学生来说,课本是他们进行语文阅读的首选,因为小学生还处于识字词的阶段,只有在理解课本的基础上才能向书面语言发展。语文结合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对课本的阅读固然重要,但对语文的延伸和补充的课外拓展阅读更关键。进行扩展阅读教学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整体阅读品质。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老师和家长对其要进行正确引导和指导,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做出合理安排。下面本文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阅读谈谈体会。 1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育家洛克曾指出,孩子们兴致很高,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就是他们进行学习的最佳时机。而语文中的扩展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者补充,内容不受课堂教学的约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故而能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内容,为他们推荐一些贴近生活和学习的阅读材料,比如古代的名人轶事,成语或者神话故事等等;或者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喜好,为他们推荐不同的种类的读物,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让他们在某一方面的优势刺激更深刻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小学生对阅读不可能顷刻之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在每个教室都有一个图书角,教师要求学生开学初从家里拿两本课外书放到图书角,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引导每个学生主动将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借回家阅读。通过规定养成学生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书籍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成败。阅读效果与阅读材料的难易有直接关系,所以我很谨慎地为学生挑选合适的材料。太难,学生读不懂,失去兴趣;太简单,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达不到阅读目的。学期初,我并没有规定学生阅读范围,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喜欢看一些图文并茂的书籍,因为他们现在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知道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再结合图书角图书和教材内容给学生推荐十本图文并茂、贴近生活的书籍。根据学生反馈,他们都觉得很有趣,每到课外阅读时间都很自觉地阅读。 2拓展阅读材料选择要有所侧重 小学生还没能力完全自主制定拓展阅读目标、计划,不能一味任由学生课外自由发展,自由选择爱好阅读。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阅读活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以书籍来源和需要而定,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和所要完成的阅读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立足语文教材,拓展阅读内容 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知识底蕴不丰富,阅历和经验较少,造成学生理解能力较差。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文教材出发,尽量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阅读,加深学生对语文教材背景材料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学生再阅读语文教材时,就可以主动地利用已有经验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通过语文教材对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拓展性阅读训练,进而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更深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拓展阅读内容时注意选取一些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阅读的大海里遨游,认识大自然的美好,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热血澎湃的战争,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语文活动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再延伸 在课堂中,开放的活动渗透于教学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仅仅课堂上的活动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要把这有生命力的开放形式延伸到课堂以外更广阔的教育领域。学生通过朗诵、讲故事、演课本剧、编语文小报、调查采访、写调查报告、我是一个小记者等课外语文活动,多参加实践活动。课堂向课后延伸,既把问题带出课外、带向生活、家庭、社会,学校向家庭开放,以便家校合一,齐抓共管,学校向社会开放,充分利用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 5自主式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扩大阅读面,阅读材料多样化”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表现形式,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主渠道之一。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报馆、书店等文化中心去自主阅读,既可以是语文方面的书籍,也可以是数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籍;既可以是报刊杂志,也可以是小说传记,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就可以读。对内容深刻、难懂的书,要鼓励学生反复读,仔细读,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 自主式阅读以学生自读为主,遵循“读中悟、疑后想、探后练、练中创”的教学原则,注重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还给学生真实的阅读。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进入多维的研究空间,将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让学生阅读时心无牵挂,完全自主,完全放松。 总之,拓展性阅读作为学生语文课堂阅读的延伸,是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对阅读材料的搜集、整合以及开外阅读活动的组织来不断拓展语文阅读教学,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高。把这些方法真正落实,才能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赵荣.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14):56. [2]杨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阅读[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5(9):66.

论文作者:苟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阅读论文_苟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