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变局中引导中美战略竞争发展方向论文

在国际变局中引导中美战略竞争发展方向论文

在国际变局中 引导中美战略竞争发展方向

唐永胜

国际局势没有一刻不在变化之中,但像今天这样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却是超乎预期的,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大变局”的影响和制约下,美国为全力护持自身霸权进行了大幅战略调整,将与中国的战略竞争置于首要地位,中美关系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中国快速发展、美国战略调整以及中美步入战略竞争状态,既是国际变局的重要组成,也将给世界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攻坚期,如何在与国际变局的相互激荡中积极引导中美战略竞争发展方向,以良性战略竞争促进自身发展,并成功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必须有效破解的重要战略命题。

一、中美战略竞争是国际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变局的本质和起点是国际格局变化,而主要行为体之间力量对比变化则构成了国际格局变化中最为核心部分,是国际变局的决定因素。21世纪以来,中国在逐步深入融入国际体系过程中实现了自身快速发展,整体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不仅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于2014年成为全球第二个GDP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而且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也与日俱增,在主动塑造中美关系的能力上也不断加强。中美实力快速拉近令两国同时面临越来越大的结构性压力。对美国而言,这种压力主要表现为自身霸权基础不断销蚀,霸权效力不断衰减;对中国而言,则主要表现为受到来自美国更为强硬的制约和打压。中美之间这种整体力量对比的变化,既是两国步入战略竞争状态的结构性因素,也对国际格局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变局重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是国际秩序的变迁。中美战略竞争与以往大国战略竞争最大不同是,两国处于同一国际体系之中,正在并将长期围绕国际秩序变革展开博弈与竞争。二战后,美国基于自身利益逐步建立起一套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于冷战结束后将其扩展到全球,一直主导至今。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这一世界秩序在美国经济遭遇严重冲击下逐渐受到质疑,并面临新兴国家,甚至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挑战。作为新兴国家中最具实力且发展最快的大国,中国曾一度被美国定位为,可以通过“接触”政策转化为完全遵从现行国际秩序的角色。但十几年过去了,这种局面不仅没有发生,中国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改革等越来越多的国际问题上秉持自己的理念和主张。21世纪以来,中国先后组建了上合组织、亚投行、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等没有美国参加的国际机制,并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在国际上与美国形成竞争之势,还对国际秩序发展方向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一,排位首看加官。品级高者在前,同品则按照官职和衙门次序排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是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是正二品。师保的排序为师、傅、保,六部的排序为吏、户、礼、兵、刑、工。三孤在太子三师前,太子三少在六部前。

当前国际变局重要特点之一是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大,而中美两国不断增大的利益关系复杂性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中美建交,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两国之间的互动从安全扩展到经济,直至今天已涵盖科技、文化、军事等所有领域和要素。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双方经济相互依赖的模式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原有共同利益在一些情况下或一些领域内,可能转变为竞争性利益,甚至是利益冲突。曾经的“压舱石”已经成为双方今日博弈之焦点。而在一些新兴领域,共同利益与利益冲突并存与交织则表现得更为显著。两国不得不一边争相在空白领域制定规则;一边小心翼翼维护战略稳定这一共同利益。中美利益关系复杂多变,使两国越来越难廓清自身利益边界,也越来越难以精准做出利弊权衡。两国关系和国际局势前景也由此变得更加不确定和难以预测。

几份文件、食堂吃饭,这足以显示对方的轻慢,迟恒不悦:“不添麻烦了,我上库看看,请向魏书记通报,安排下午采访。”

二、竞争与合作并存是中美战略竞争的基本态势

从特朗普政府发布以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至今,中美之间战略竞争已经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外交、国际制度、发展模式等全维度展开。随着去年特朗普向国防部下达的制定“全政府对华战略”指令要求,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日益表现出带有军事色彩的“混合战争”特征,使两国关系呈恶化之势。特别是当前,两国处于战略竞争的磨合初期,双方都客观存在心态调整前的不适应,对各类意外事件的敏感度加强,导致发生直接军事摩擦或因卷入地区危机而升级为冲突的可能性有所提升。尽管中美战略竞争不断强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亦无法在短期内消除,但这并不意味双方原有合作将成比例地减弱,更不意味中美将步入某种不可避免的天然宿命。总的来看,两国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基本态势并没有因为步入战略竞争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当前国际变局中,霸权国家与崛起国家的战略竞争必然给地区和全球带来重大影响。中美两国也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与机遇。除了妥善解决好各自面临的国内问题,通过自身发展和进步确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外,两国尤其需要谨慎管理好彼此间长期战略竞争,才能有效回避双方都不愿看到的武力选项,成功跨越“修昔底德陷阱”。要达成这一目标,正确的战略选择和积极的战略互动是最为首要和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在美国已下了主动挑起对华战略竞争的先手棋之后,中国当下的战略选择就变得更为重要。

三、因势利导推动中美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实现战略进化

当前,国际格局多极化和全球权力重心自西向东转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非国家行为体不断涌现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权力扩散,也在不断加剧。大国关系性质与以往相比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国家间利益关系多维交织、错综复杂,“非合作即对抗”的零和思维越来越不合时宜,非零和博弈在国际关系中的成分逐步上升已是大势所趋。仅靠传统权力政治或武力冲突已越来越难以有效维护本国利益,国际关系民主化已经成为符合更多人愿望的潮流。核恐怖平衡以及防扩散的共同需求难以削弱,仍在强化的跨国跨区域联系等一些基础性要素在综合发挥作用,使得包括中美在内的大国间战略平衡得以继续维持。同时,随着全球化和科技不断发展,一些新作用要素相继出现,使国家间界限在网络、太空、金融等越来越多的新兴领域变得难以区分。跨国性和全球性安全挑战随之增多。霸权国家当前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已很难有效应对。这使得一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须兼顾战略对手利益,并与别国展开合作,国际协调和国际治理需求不断凸显。这些因素都将使美国霸权受到越来越多的外部制约,令传统霸权逻辑的效用不断弱化,而使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成为可能,从客观上促使中美两国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

历史上,美国没有与其他大国和平共处并共同获得发展进步的经验。中国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具有全球性影响力,需要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和互动。现在,国际变局对双方而言都是全新战略命题,需要以新的战略智慧加以应对。两国必须逐步适应一种竞争性共处的状态。当前,美国在整体实力上仍然对华占优,这一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中美之间在发展模式、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客观存在,两国利益分歧、矛盾和冲突也无法回避。美国挑起的战略竞争事关其霸权护持,决不会轻易放手,其根深蒂固的霸权思维短期内也难以扭转。中国尽管始终追求和平发展,无意主动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但与美国的长期战略竞争和博弈却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无法绕过的重大关口。这些因素决定了中美之间战略竞争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具有前所未有的全域性、复杂性和敏感性等特点。中国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

赫施在《解释的有效性》中说:“没有人能够确定地重建别人的意思,解释者的目标不过是证明某一特定的读解比另一种读解更为可能罢了。在阐释学中,证明即是去建立种种相对可能性的过程。”

尽管短期内中美间紧张局势仍将持续,困难和风险更多向中国聚集,但从长远看,国际变局的诸多发展趋势将带给中国更多机遇。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也将得到继续提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变局走向和中国和平发展进程都不再是美国凭一己之力可以逆转的。只要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坚守战略底线,运筹得当、进退有度,做出科学的战略判断和战略选择,就能在积极互动中塑造和引导中美战略竞争发展方向,使长久时势不断向中国聚积,这一进程必然是曲折和艰难的。因此,中国应更加注重提升自身战略能力,下大力气在周边建立稳固可靠的战略依托,有效化解和抵消美国现存的竞争优势。同时,中国应谋求在更广阔的国际体系中运筹对美战略竞争,积极发现和充分利用国际变局中能够约束中美结构性矛盾的有利条件,因势利导,通过不断积累和拓展对美战略竞争的主动性,推动两国在良性竞争中共同实现战略进化。

本文作者: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副院长、教授、少将

责任编辑: 李 冰

DOI: 10.19498/j.cnki.dbyxk.2019.03.002

标签:;  ;  ;  ;  ;  ;  ;  ;  ;  

在国际变局中引导中美战略竞争发展方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