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论文_甄晓菊

(徐州市广慈医院检验科 江苏 新沂 2214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利培酮药物进行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服用利培酮进行药物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结果:服用利培酮治疗后,肝功能正常患者38例,所占比例为63.33%,出现异常的患者有22例,所占比例为36.67%;其中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患者有20例,所占比例为33.33%;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患者16例,所占比例为26.67%;肝功能异常出现时间为(30.51±3.12)天。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利培酮药物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但均较轻,服用保肝药物后即可恢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肝功能;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177-01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的该类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青壮年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行为、思维、情感和知觉等障碍,患者的环境和精神生活存在严重的不协调,极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多应用药物进行治疗,但长期服药对肝功能具有一定的损害,引发肝炎的比例逐年上升[2]。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服用利培酮进行药物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探讨利培酮对肝功能的影响,现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服用利培酮进行药物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在18~75岁,平均年龄(35.41±2.12)岁;病程范围在2个月~21年,平均病程(5.62±0.51)年;本次住院时间在30天~1年,平均住院时间(95.6±5.6)天;利培酮的使用剂量最高为7mg,最低为2mg,平均使用剂量为(4.52±1.05)mg。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3]

纳入标准:(1)患者的病情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中第3版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是经肝功能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3)入院治疗前2周未使用抗精神病药;(4)患者入院后均只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5)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肾、肝功能障碍的患者;(2)吸烟酗酒患者;(3)不配合研究患者。

1.3 方法

在患者入院治疗前和治疗后给予肝功能检测:采集血液后将血浆分离出来,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各项检测,在治疗后一个月,若发现出现异常及时给予护肝药物进行治疗,若没有出现特殊的症状,需定期观察。利培酮(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规格:1mg/d)的药物使用剂量经1mg/d开始增加,观察时间至少一个月,多数患者在治疗后2周内将剂量提高到药物治疗剂量,约4~8mg/d,在药物治疗期间单纯应用镇静、催眠、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不选用其他抗精神病类药物。

1.4 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用χ2检验,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肝功能异常的频率和出现时间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肝功能正常患者38例,所占比例为63.33%,出现异常的患者有22例,所占比例为36.67%;其中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患者有20例,所占比例为33.33%;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患者16例,所占比例为26.67%;见表。肝功能异常多出现在服药后8d至158天,平均出现时间为(30.51±3.12)天。见表。

2.2 肝功能异常后的转归情况

出现肝功能异常的22例患者,恢复至正常的有20例(占90.91%),好转的2例(占9.09%)。其中有16例患者服用了保肝药物(占72.73%),另外6例未服用保肝药物。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长期处于严重的精神症状,该类疾病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并伴有持久的缺陷性症状,在青壮年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对于精神分裂症临床最为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服用抗精神病药,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4]。

长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引发肝功能损失,由于药物进入机体后经肝脏内细胞色素P450(CYP)系统进行分解代谢,由于药物CYP酶亚型各异,对肝功能具有一定的风险。利培酮临床上常用的一类抗精神病药物,药物经口服后进入机体经肝药酶进行代谢,可能导致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均表现在脂肪代谢异常、人体凝血因子合成,临床常见表现是营养不良、黄疸、消化功能异常等,给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带来极大程度的影响[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服用利培酮治疗后,肝功能正常患者38例,所占比例为63.33%,出现异常的患者有22例,所占比例为36.67%,肝功能异常患者恢复至正常的有20例(占90.91%),好转的2例(占9.09%)。其中有16例患者服用了保肝药物(占72.73%),另外6例未服用保肝药物。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利培酮药物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作用,但均较轻,服用保肝药物后即可恢复。

【参考文献】

[1]吴殿龙,何海霞.利培酮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15(11):72-73.

[2]徐丽琴,刘红,赵英,等.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18):108-108

[3]李永生,卢燕全,罗庆新,等.利培酮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36):127-128。

[4]沈丽华,杨辉.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5,45(6):841-842.

[5]顾冬云,薛莲,赵彩云,等.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对肝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8):106-108.

论文作者:甄晓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论文_甄晓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