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索之我见论文_谷社民

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索之我见论文_谷社民

河北省沙河市十里亭中学(054100)谷社民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传统的教育模式已 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发展。目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培养高素质人才,迎接 21 世纪的挑战,已经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而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 地,因此,只有转变和改革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对初 中物理这样一门有趣、逻辑思维严谨的实验性学科来说,就显得更为突出。

【关键词】自学质疑精讲释疑讨论排疑练习解疑 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是教育教学的目标。围绕这一目 标,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在教学 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启发式教学就是其中实践范 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教学模式。近几年来,我在初中物理 教学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 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实 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守旧的错误观念和不当的教法、 学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其能力的发展。如 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发挥学生的 学习主体地位是值得教师工作者深入探究的问题。启发式教 学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广大教师关注。本 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对如何将启发式 教学更好地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探讨。

1 精讲释疑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引起了疑 惑,产生了疑问。有的虽经老师巡视时的个别辅导已受到启 迪,但大多数学生仍有不少问题须通过老师点拨的精讲而得 到解决,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精讲,与一般的 讲课不同,它不是照本宣科或少讲,而是在学生通览教材并 经一般性思索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讲解。因此,要用精炼而概 括的语言把重点或难点讲透。须知,对学生在自学中遇到而 难以解决的问题,若不讲透,可能会使自学落空;不管学生是 否弄懂,讲得过细,也不给他们以思考的余地,可能又重新回 到满堂灌、注入式的老路上去,使自学流于形式。而要做到这 一点,教师必须善于在学生所掌握的全部知识储备中把解决 面临疑难所需要的那些知识抽取出来,通过精讲来启发他们 进行灵活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讲得精,学生听得也就认真。其实讲得 过多,学生的大脑兴奋点更不易集中,不易抓住要点,讲得 精,可以破除学生依赖教师讲授,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习惯,也 可以克服他们阅读不思考、自学不质疑的毛病。有经验的物 理教师在课堂上都是惜话如金,从不多讲、乱讲,而用精讲来 提高时效的。

2 练习解疑 练习的过程是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解答新疑难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解题练习并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对 抽象出来的概念与规律进行反思,使前后知识相互挂钩衔 接,促进智力的发展和知识和迁移,解题就是练习,就是解 疑。为此,课堂教学时,物理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 指导。要引导他们明确解题思路,即要求能正确理解题意,能 抓住问题的关键,灵活地选择有关概念和规律分析、推导,达 到问题的解决;还要指导学生善于以物论理,能简要地运用 语言文字。对于格式、步骤、单位选用、取值方法等都应规范 化,以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 讨论排疑 物理知识不仅是物理科学的结论,而且包括物理思维的 过程。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有必要给他们一个议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机会。凡是 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经过教师引 导、点拨后能解决的阳题,也尽量交给他们去解决。有了这样 一个机会,能促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潜心思考,提高使用参 考书和工具书的积极性;也能逼使他们在教师精讲过程中独 立分析,提高为取得讨论发言权而积极寻找理论依据的自觉 性,讨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 要善于“激疑”,善于提出适量的表面矛盾,让他们深思,让他 们亲自体验一下“跳起来摘桃子”的心情,从而激发出深入求 知的兴趣。

4 自学质疑 自学,尤其是在指导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 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自学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工作的基本 能力之一。指导自学无疑应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 里所要求的自学,不是一般浏览教材,而是阅读、钻研、思考。

教学时,通常要先给阅读思考题,并在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 (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让他们自学阅凄。教师通过巡视和 观察。了解他们提出的不同问题,予以个别指导,及时发现各 类学生自学时出现的不同情况,引导他们逐步养成正确的阅 读方法,即要能抓住教材的脉络(知识间的联系及基本思路) 和要点(重要、难点),能大胆的质疑。“疑则进”。能否质疑,不 仅是检验学生动没动脑,是否会动脑的重要标志,也是了解 各类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论文作者:谷社民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  ;  ;  ;  ;  ;  ;  ;  

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索之我见论文_谷社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